每经编辑 杜宇
4月16日早间,在社交平台上,有网友爆料,水贝市场一黄金珠宝商家暴雷“跑路”,涉及400公斤黄金原料,金额或高达两亿元。网传图片显示,该商家门口聚集着围观群众,还有警方出现在现场。
4月16日上午,红星资本局致电涉事商家,其老板接听了电话,回复称“(网上)是谣言,只是往来货款有点卡顿。”
图片来来源:红星新闻视频截图
深圳水贝是国内最大的黄金珠宝交易集散地。4月16日上午,红星资本局联系到两位水贝市场相关人士,他们均表示听说了该事件,称该商家“千百万珠宝”是黄金原料买卖中间商,暴雷或是因为在上游拿黄金原料赊账,然后收下游商家货款,但是一直未发货。
据企查查APP显示,深圳只有一家“千百万珠宝”位于水贝市场。企查查显示,深圳市千百万珠宝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注册资本100万元,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翠竹街道翠锦社区水贝二路47号贝丽花园21栋一层北106号。
3月以来,背离美元指数一路“狂飙”的黄金,令经济学家与投资者抛弃传统的黄金分析模型,尝试找出更符合逻辑的原因,不过,在10日美联储公布降息可能再次推迟的消息后,黄金价格短暂回调后转向再创新高,令投资者们直呼对当前的黄金价格“看不懂”“可能已没有逻辑”。
国际贵金属继续走高,截至4月15日收盘,现货黄金日内涨幅达1.64%,报2382.95美元/盎司。截至发稿,现货黄金报2385.17美元/盎司。
国际金价屡创新高,带动国内足金价格接连跳涨,从每克630元逐步逼近每克730元。作为一种“顺价格周期”的消费,金饰的需求常常与国际金价的上涨同步。不过,当前消费者已逐步转向观望。
当前,不少投资者静待回调,市场对黄金价格的涨跌已极为敏感。上周五金价有冲高回落迹象,不过,上周日中东局势恶化或又为接下来的贵金属市场价格高位提供支撑。
据新华财经4月16日报道,“本来准备为婚礼购买黄金首饰,现在价格太高了。准备观望等降价。”相较于清明假期热闹的金店,当前消费者明显更加理性,转向观望。记者采访至周生生一家金店,消费者普遍表示当前金价“太高了,一天一个价”“想等降价再买”。
据广州日报,对于广州华林国际珠宝市场来说,4月是一个繁忙的月份。随着金价飙升,黄金这种贵金属作为投资工具焕发出新的生机,大批跃跃欲试的买家蜂拥而至,希望加入新一轮“淘金”热潮。
广州的这个市场原本以玉器和珠宝交易而闻名,但现在新开业的金店越来越多。一位店主本周早些时候称,新开金店有数十家之多,顾客数量也与日俱增。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店主说:“有时感觉这里像个拥挤的菜市场。”
瞬息万变的价格令市场变幻莫测。他说:“年初以来,不断有客户以几万、几十万元的价格购买金条。但由于目前价格已非常高,消费者也变得谨慎起来。大多数新客户都在购买克重较低的产品。”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据北京商报,趁着金价处于高位,不少消费者打算将持有的金条或黄金饰品变现,消费者林琳(化名)就是其中一员。最近,她打算将十年前买的款式相对老旧的黄金饰品出售,在咨询和对比多家提供黄金回购业务的机构后,最终她以530元/克的价格将黄金变现。
短期来看,金价仍具备较强的波动性。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美国通胀虽然具备较强黏性,但仍处于持续改善进程中,且美国劳动力市场降温,为维护劳动力市场的合理增长,美联储大概率将在今年开启降息周期。待到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后,美国实际利率可能会迎来快速下行,进而带动黄金价格进一步上涨。此外,全球央行购金需求是近年来持续推升金价中枢的重要因素。预计在全球去通胀进程较为缓慢,以及国际地缘政治形势波动加大的环境下,全球央行购金需求还将长期保持强劲,对金价中枢也将形成较强支撑,预计黄金价格还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金饰、黄金ETF等都是具备较强投资价值的产品。
金价等贵金属交易的波动也引发银行关注。4月15日,建设银行发布关于近期贵金属交易业务市场风险提示的公告称,近期国内外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提升。请投资者提高个人黄金积存等贵金属交易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合理控制仓位,及时关注持仓情况和保证金余额变化情况,理性投资。
而在黄金变现方面,“结合市场情况和金价走势,现在是否是黄金变现的较好时点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市场行情、个人财务状况、投资目标等,黄金变现过程中消费者应该注意避免陷阱,全面考虑和评估相关费用和风险”。外汇交易员袁玺玺认为,对于不同渠道的选择,建议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变现渠道,如银行、金店等,并注意比较不同渠道的回购条件和价格,以实现最大化收益。同时,考虑到各家银行和金店的回购政策可能存在差异,建议保留好购买凭证,以便在需要时能够顺利变现。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红星新闻、新华财经、北京商报、广州日报、公开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