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燕表示,截至今年3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1%,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2个百分点。
◎金融监管总局将落实党中央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突出支持科技创新、专精特新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对小微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项目研发等方面的中长期贷款支持。
每经记者 李宣璋 每经编辑 陈旭
4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有关情况。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吹风会现场提问: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个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请问当前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如何,下一步有哪些工作考虑?
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负责人冯燕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年来,金融监管总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监管引领,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稳步增加小微企业信贷供给,初步建立了又普又惠的中国特色普惠金融体系。
冯燕表示,截至今年3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1%,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2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42%,较2023年下降0.35个百分点,2018年以来累计下降3.51个百分点。
冯燕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更好地促进小微企业融资:
一是要求银行实现保量、稳价、优结构。保量就是要保持普惠信贷支持力度不减,努力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稳价就是稳定信贷价格,指导银行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要求银行严格规范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优结构就是优化信贷结构,加大首贷、续贷投放,增加小微企业法人贷款。
同时,落实党中央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突出支持科技创新、专精特新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对小微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项目研发等方面的中长期贷款支持。除信贷支持外,也鼓励银行构建“信贷+”服务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结算、财务咨询、汇率避险等综合金融服务,更好满足小微企业多样化金融需求。
二是优化三项监管制度。将修订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丰富评价维度,突出服务效果的评价,完善监管协同联动机制。修订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根据小微企业贷款特点,完善差异化的分类标准。优化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制度,进一步细化尽职免责认定标准,进一步提高尽职免责与不良容忍制度的结合度,更好地保护尽职信贷人员的积极性。
三是完善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良好环境。将继续联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等部门,深化涉企信用信息共享,继续扩大信息共享范围,拓展信息共享深度,优化信息共享方式,更好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也将联动财政部、税务总局,落实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等政策。构筑良好服务环境,将政策红利撬动的金融资源有效转化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动能。
近年来,我国市场化征信机构发展迅速,在提升信用融资匹配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任咏梅在吹风会上表示,我国征信信息建设一直坚持“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市场化征信机构是我国征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人民银行大力发展多层次征信市场,广泛覆盖社会征信需求。
一是积极稳妥发展个人征信市场。人民银行根据市场需求,结合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要求,先后批设了2家个人征信机构,这2家征信机构在2023年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分、反欺诈评分等各类征信服务达420亿次。
二是培育和发展企业征信市场。引导有数据、有技术、有市场的机构进入企业征信市场,整合企业的注册登记、生产经营、合同履约等各类涉企信用信息,2023年149家备案管理的企业征信机构提供各类征信服务223亿次。
三是积极推动地方征信平台市场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在31家省级地方征信平台中,有26家由专门设立的市场化机构运营,这些机构全面采集当地企业的公共信用信息以及商业等其他信用信息,实现各类信息的深度融合应用,为金融机构提供专业化征信服务。
任咏梅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关于建设覆盖全社会征信体系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实施方案》部署要求,持续做好征信市场的培育和管理。
一是进一步优化征信市场布局。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深化征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征信机构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产品创新,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多元化、差异化的信用信息服务。
二是进一步推动各类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会同发展改革委,共同推动信用信息平台依法合规向征信机构稳步开放数据,充分发挥数据乘数效应。
三是持续加强征信监管。坚决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将所有征信活动依法纳入监管,全面保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和信息安全。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李宣璋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