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研究报告:预计到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应聚焦三条主航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4-01 21:09

    ◎《报告》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达到10644.6亿元。

    ◎《报告》认为,华东、中南地区创新活跃度最高,华北地区逐步增强。中国低空经济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由2014年的852件增长至2023年14134件,增长近16倍。

    每经记者 张蕊    每经编辑 陈旭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是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4月1日,赛迪顾问举办《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杨岭介绍了报告的重点内容。

    就在上周,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发布第二天,低空经济概念领涨沪深股市。

    杨岭在发布会上介绍有关情况 每经记者 张蕊 摄

    低空经济发展打开三层万亿发展空间

    杨岭在发布会上介绍,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催生的综合经济形态,具有拉动区域经济新增长、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提供社会治理新手段、催生跨界融合新生态、整合产业发展新要素等典型特征。

    具体来看,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以无人驾驶飞行、低空智联网等技术组成的新质生产力与空域、市场等要素相互作用,带动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等领域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谈及低空的边界范围,杨岭表示,目前行业内普遍将高度为3000米以下的空域认定为低空区域,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低空是真高1000米以下的地区。“我们认为,当前发展阶段不管是3000米以下还是真高1000米,都基本涵盖了常规的低空飞行活动,高度范围理解的差异对实际开展低空飞行活动的影响较小。”

    杨岭从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四个环节介绍了低空经济全景图的相关内容,并提出“低空要素化、要素场景化、场景经济化是低空经济发展本质”。

    《方案》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杨岭对低空经济发展的三层万亿发展空间作了解读,即促进轻小型固定翼飞机、民用直升机、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低空飞行器制造发展,培育更加丰富的低空应用场景与服务新业态,核心产业规模成长空间过万亿元;拉动以通用机场、直升机起降点、低空新型基础设施等相关产业链上下游投资空间过万亿元;以制造创新协同促进科技服务发展,服务模式延展促进空中交通运输发展和飞行体验促进消费变革等各类经济活动,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空间过万亿元。

    低空经济发展的三层万亿发展空间 图片来源:赛迪顾问

    低空经济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10年增长近16倍

    杨岭围绕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区域基础作了进一步介绍。他提到,2023年,受到民用无人机产业高速发展、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工作持续深化等影响,中国低空经济高速发展,与2022年相比经济规模增速进一步提升。

    根据测算,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具体而言,低空飞行器制造和低空运营服务对低空经济规模贡献最大,接近55%;间接、引质产生的围绕供应链、生产服务、消费、交通等经济活动接贡献接近40%;低空基础设施和飞行保障的发展潜力尚未充分显现。

    随着低空飞行活动的日益增多,低空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成效的逐步显现,《报告》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达到10644.6亿元。

    在低空经济创新资源区域分布方面,《报告》认为,华东、中南地区创新活跃度最高,华北地区逐步增强。中国低空经济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由2014年的852件增长至2023年14134件,增长近16倍,且近三年持续保持超万件发明专利申请公开。

    据赛迪顾问统计,低空经济创新资源聚集TOP50城市的专利有效量共有39307件。从具体城市看,北京、深圳、南京位列前三,广州、成都、西安紧追其后。从区域分布看,低空经济专利有效量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其次是华北和中南地区。

    此外,杨岭还围绕低空经济前沿赛道作了详细介绍。根据测算,2023年我国eVTOL产业规模接近10亿元,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接近1200亿元。

    最后,针对当前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杨岭认为应当聚力三条主航道,即聚焦“新”低空装备、“新”低空场景和“新”基础设施,并提出加强四个“并重”的建议,即经济统计监测与成效评估评价并重,标杆场景示范与规模应用推广并重,产业特色集聚与区域成片协同并重,优化政策保障与加强安全监管并重。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蕊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九号公司:刘德辞去董事职务

    下一篇

    豪恩汽电:收到DMS OMS摄像系统产品提名信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