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实实种好自己的‘田’,是潍柴动力屹立不倒的长期战略逻辑。”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表示。
每经记者 彭斐 每经编辑 魏官红
有没有一种商业形态或者管理模式,能够不断增强企业韧性,带领企业穿越周期?
3月26日,在潍柴动力(SZ000338,股价16.51元,市值1441亿元)上市20年改革创新发展成果学术研讨会上,将潍柴动力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地方企业带到全球动力巨头之位的谭旭光,给出了一个值得借鉴的答案。
“老老实实种好自己的‘田’,是潍柴动力屹立不倒的长期战略逻辑。”当日,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向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机构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工业时代,还是互联网时代,行业周期似乎是一个难以逃脱的魔咒。对潍柴动力来说,这似乎并不是一个多大问题。
在谭旭光看来,正是有了“一辈子做好一种产品”的心无旁骛,有了“专注主业追求极致”的战略坚守,公司将发动机卖得比房地产更赚钱,将发动机做到了世界第一,带领中国内燃机行业真正在国际舞台上站起来了、强起来了。
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 图片来源:公司供图
就在谭旭光做演讲的前一日(3月25日)晚间,潍柴动力发布了其2023年财报。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9.6亿元,同比增长22.2%;归母净利润90.1亿元,同比增长83.8%;基本每股收益1.04元,同比增长84.5%;2023全年现金分红比例提升至50%。
“老老实实种好自己的‘田’,是潍柴动力屹立不倒的长期战略逻辑。”3月26日,在总结潍柴动力的发展逻辑时,谭旭光说,“无论面对何种境地,我们始终不为诱惑所动,不为困难所惧,不为杂音所扰,坚持非主营业务不做、低附加值产品不做、重复性规模扩张不做,专注做强中国动力心,奠定了在全球动力领域的龙头地位。”
然而,在过去的20年间,并不是没有诱惑出现,比如房地产行业突飞猛进,吸引着各路资金进入。但对这个能赚大钱的行业,谭旭光所带领的潍柴动力一直保持着冷静。
2019年11月,谭旭光在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上表示:“一家企业干主业都不挣钱,配上商业用地后,靠房地产挣了钱,核心竞争力一定是零。”
事实证明,没有在房地产耗费精力的潍柴动力,靠卖发动机同样赚到了钱。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过去的20年间,潍柴动力营业收入从2004年的62亿元,到2023年增长33倍,累计实现收入1.87万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004年的5.4亿元,到2023年增长16倍,累计创造归母净利润936亿元。
支撑起上述业绩的,同样是潍柴动力赖以起家的发动机,只不过这个动力巨头将业务在整个产业链进行了深挖与延展。
以2023年为例,财报显示,潍柴动力2023年销售各类发动机73.6万台,同比增长28%;变速器83.8万台,同比增长42%;车桥74.3万根,同比增长39%。数据显示,重卡发动机全年销售30.6万台,装机率同比提升8.8个百分点至41%,其中天然气重卡发动机销售12.2万台,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至65%。
在谭旭光看来,正是有了“一辈子做好一种产品”的心无旁骛,有了“专注主业追求极致”的战略坚守,公司将发动机卖得比房地产更赚钱,将发动机做到了世界第一。
除了种好自己的“田”,作为一家在全球布局的企业,潍柴动力显然还有其能够在全球竞争的逻辑。
在谭旭光看来,这个逻辑的关键在于“拥有别人拿不走的关键核心技术”。
2004年,潍柴动力登陆资本市场后,谭旭光请来著名战略咨询公司为潍柴动力“体检”。“如果固守现有柴油机,不进行产业延伸,不出5年,潍柴就会重新陷入市场困境。”这样的话让潍柴高管们心头一颤。
当时,潍柴管理团队对咨询公司的判断感到难以置信,但谭旭光有着自己的坚持,深谙这句话的意义所在。彼时,潍柴动力的WD615发动机卖得很火,市场占有率超过70%。
对于当时的处境,一位了解潍柴的人士向记者表示,潍柴动力当时的主营发动机虽供不应求,但确实存在着发展隐患,产品结构单一、无自主产品、过于依赖宏观经济形势,很难适应不同时期的市场环境,企业经营风险极高。
此后,谭旭光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坚持产品研发“三个一代”的原则,即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生产一代,不断促进产品迭代优势,通过长远布局规划,持续稳固市场领先地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谭旭光实施了一系列市场配套转移的措施。从单一重卡发动机向工程机械、客车领域配套转型,并进军农业装备动力领域,在随后的轻卡动力领域也进一步崭露头角,近年来更是在全球大缸径发动机市场异军突起。
潍柴动力2023年财报显示,以大缸径和液压为代表的高端战略业务持续发力,利润贡献显著提升。M系列大缸径高功率密度发动机全面进入数据工程中心、刚性矿卡等全球高端市场,产品结构调整迈出重要一步。
报告期内,M系列大缸径高功率密度发动机销售超8100台,同比增长38%,其中出口超5400台。工程机械液压动力总成产品差异化优势显著,全面突破大型矿挖市场,报告期内,潍柴液压传动实现销售收入9.8亿元,同比增长52%。
“打赢全球竞争靠什么?靠的是一流的产品、一流的科技、一流的人才。”谭旭光说,从价值链低端“内卷”到全球高端市场突围,公司始终将科技作为“头号工程”,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挺直了脊梁。实践证明,在资本市场靠炒作概念、靠夸大宣传、靠包装忽悠,是不可持续的,科技才是硬道理。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