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晚间,国泰航空发布2023年全年业绩。2023年,国泰航空实现收入944.85亿港元,同比增长85.1%;实现股东应占利润97.89亿港元,扭亏为盈。
每经记者 王帆 每经编辑 杨夏
3月13日晚间,国泰航空(0293.HK,股价9.18港元,市值591亿港元)发布2023年全年业绩。2023年,国泰航空实现收入944.85亿港元,同比增长85.1%;实现股东应占利润97.89亿港元,扭亏为盈。
国泰航空董事局主席贺以礼在财报中表示:“2023年,我们终于从疫情的阴霾走出来。集团已达成对2023年底设下的目标,客运航班恢复至疫情前的70%,联系中国香港与全球约80个航点⋯⋯2023年是自2019年以来首次录得盈利的一年。”
“经历三年疫情限制后,旅游需求显著飙升,以致供求失衡,为上下半年带来高收益率及强劲的财务表现。”贺以礼在财报中如是说道。
首先,客运方面,国泰航空2023年的客运收入为559.51亿港元,同比增长超3倍。2023年运载乘客约1800万人次,平均每日载客49300人次,同比增长约5.4倍。运载率为85.7%,同比增长12.1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末,国泰航空在内地、其他北亚地区(内地除外)、美洲、欧洲、东南亚、西南太平洋,以及南亚、中东及非洲分别拥有航点15个、23个、7个、8个、13个、6个、7个。
具体来看,北亚航线是国泰航空收入最大来源,占比约65%,其次是美洲、欧洲。《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计算发现,这三大地区相比2019年的收入恢复率,也保持同样的排名,分别是95.5%、88.5%、79.5%。
对于北亚市场(包括内地)的发展情况,国泰航空表示,往来香港及内地免检疫旅游安排于2023年1月恢复实行,国泰航空便迅速增加服务内地的航班,以应对强劲的旅游需求,包括往返香港的客运,以及途经香港枢纽的过境客运。服务其他北亚地区的客运航班于2023年初数月受该等地区的旅游限制影响,随着该等地区撤销旅游限制,前往该区的旅游需求亦大幅攀升。
在货运方面,国泰航空2023年的货运收入为221.62亿港元,同比减少17.9%。其中,对于首要市场香港及大湾区其他城市,国泰航空表示,从香港及大湾区其他城市出发的货运需求稳健,虽然高端电子产品等传统空运货物在2023年大部分时间较为疲弱,来自华南地区的电子商贸业务的出现,形成2023年间推动香港出口货运增长的主要动力。年底向来为货运高峰期,第四季的需求尤其殷切。
“我们已重建连接香港及大湾区的航班网络,每日提供两班设有腹舱载货空间的客运航班前往广州,以及往来香港与广东省六个地点的陆路货运网络。”国泰航空表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5月被指空乘歧视非英语乘客后,国泰航空曾陷入舆论争议。随后,国泰航空公布改善方案,其中包括提升服务文化培训、扩大普通话服务的范围、招聘内地机舱服务员三个方面。在财报中,林绍波介绍称,国泰航空已经在2023年首次在内地招聘机舱服务员及见习机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3年民航业强劲恢复,但仍有航司尚未扭亏。从业绩预告来看,内地七大上市航司中,仅有海航控股(600221.SH,股价1.4元,市值605.02亿元)、春秋航空(601021.SH,股价55.58元,市值543.88亿元)、吉祥航空(603885.SH,股价12.64元,市值279.85亿元)预盈。三大国有航司均预亏损:南方航空预亏35亿元到47亿元,中国东航预亏68亿元到83亿元,中国国航(601111.SH,股价7.44元,市值1234.57亿元)预亏9亿元到13亿元。另外还有华夏航空(002928.SZ,股价5.5元,市值70.3亿元)预亏9.3亿元到12亿元(币种均为人民币)。
不过,整体来看,七大上市航司业绩均有改善,同比上一年度合计减亏超1200亿元。造成上述内地航司2023年未能扭亏的主要痛点,是国际航线恢复不及预期。相比之下,国泰航空盈利水平走在内地航司前面。春秋航空预盈上限为24亿元,是内地航司最高,但仍不及国泰航空。
在财报中,贺以礼对国泰航空2024年的发展进行展望:“随着航班的持续重建,预计2023年经历的供求失衡问题将会减少,而近月所见票价恢复正常的现象预期于2024年余下时间持续。我们深知全球航空业持续面对重大挑战,包括前线员工的招聘及培训,以及供应链的限制。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参与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航空业输入劳工计划,并尽力针有关挑战采取相应的缓解策略。”
“2024年的焦点放在实现有质量及可持续的增长上,为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于年底前全面投入运作做好准备。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下,香港在国家整体发展中担当重要角色。香港及大湾区其他城市是我们的首要市场,因此我们继续为促进国泰及香港国际航空枢纽的增长及发展作出投资。”贺以礼如是表示。
林绍波则表示,在客运方面,国泰航空集团(包括国泰航空及香港快运)营运的客运航班将于2024年第二季达到疫情前的80%,并希望在2025年第一季度内达到100%的水平。在货运方面,预计来自香港及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电子商贸活动将继续带来强劲的需求。然而,预计贸易流向失衡的问题将会持续,令整体运载率受到影响。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王帆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