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寇敏芳
日前,省政府印发《支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提出13条支持政策,旨在激发省内企业的内生动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来川布局,提升我省相关产业的研发制造水平,健全绿色供应链体系,加快发展智能网联和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建设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推动四川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四川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重点支持领域,去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87.2%,正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此次出台的《政策措施》有哪些亮点?记者进行了采访。
系统全面施策,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经济和信息化厅汽车产业处负责人介绍,《政策措施》围绕提质增效、创新引领、推广应用、营造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13条政策建议。
具体来看,在提质增效方面提出5条政策,对重点项目引育、现有企业产线“智改数转”、扩大新能源整车产量、提升关键零部件企业能级、打造产业集群等给予支持,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在创新引领方面提出3条政策,对研发破解行业关键共性核心技术、制修订产业标准、围绕智能网联和氢能等新兴领域开展试点示范给予支持,提升汽车产业研发创新水平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推广应用方面,提出3条政策,深入贯彻落实“电动四川”行动计划,鼓励公共领域加快新能源替代,支持开放路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在营造发展环境方面,提出2条政策,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营造更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政策体现了系统化、集成化的特点,覆盖了我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教授彭忆强认为,13条措施有较强针对性,立足四川产业发展情况和行业趋势,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实际出发,推动措施落地见效
好政策关键在落地。据了解,为提高《政策措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我省坚持问题导向,先后十余次召开政策专题研讨会,深入市(州)及企业开展调研、全面分析,并书面征求了各市(州)政府、省级有关部门、重点企业及行业协会意见建议。
“从政策内容上来看,13条措施也比较贴合四川的发展实际,落地操作性较强。”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汽车工程系副主任丁渭平表示,四川在动力电池、智能座舱等关键零部件方面有较强优势,《政策措施》为关键零部件企业制定了支持措施,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增强配套能力和竞争力。
此外,13条措施中还有专门对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的支持措施,提出支持在化工园区外探索开展制氢加氢一体站试点。四川在氢能及燃料方面起步较早,有较强的技术积累,《政策措施》体现鲜明导向性,将极大推动四川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
“我们关注到13条措施中有一条是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内容。”《政策措施》明确,将在全省范围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各级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及更新车辆能采尽采新能源汽车。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汽车制造企业,将抓住政策风口,未来将加快产品开发和升级迭代,确保每年至少上市1款新能源产品,到2025年新能源在售产品达5款以上。
编辑:蒋华
校对:罗玉龙 袁玥
责编:王代林 赖永强
审核:叶建平
来源:川观新闻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叶晓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