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延豪表示,移动终端功能的日益强大,使得科技人员能更方便地参与科普工作,这为科学传播提供了极好条件。
◎徐延豪呼吁所有科研人员、专业人士都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将各自的专业知识用通俗的语言和简单易懂的方式,随时随地向公众传播。
每经记者 石雨昕 每经编辑 陈旭
近年来,我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公民科学素质快速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存在高质量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网络伪科普流传较广等问题。
科普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可以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并培育良好的社会氛围。
如何为公众走近科学提供科普条件?又该如何挖掘公众的科普需求?3月7日,在全国政协组织的采访活动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徐延豪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徐延豪
徐延豪回答记者表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普工作的条件日益优越,也越来越便利。移动终端功能的日益强大,使得科技人员能够更方便地参与科普工作,这为科学传播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科技的发展改变了公众接受信息的渠道,同时也助推科普传播形式发生巨大变化。
2023年4月,快手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快手新知共同发布的《2023快手泛知识报告》显示,2022年快手泛知识类创作者数量同比增长24%,万粉创作者视频发布量达1.1亿,短视频成为“传播科学知识的新舞台、好舞台”。
记者注意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科普作品创作。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科普作品原创能力。依托现有科研、教育、文化等力量,实施科普精品工程,聚焦“四个面向”创作一批优秀科普作品,培育高水平科普创作中心。鼓励科技工作者与文学、艺术、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加强交流,多形式开展科普创作。运用新技术手段,丰富科普作品形态。支持科普展品研发和科幻作品创作。加大对优秀科普作品的推广力度。
“我呼吁所有的科研人员、专业人士都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将各自的专业知识用通俗的语言和简单易懂的方式,随时随地向公众传播。现在的科普工作不再只是专业机构、大学或科研院所的职责,每个科研人员都应该参与其中, 做科普工作者,形成全社会都参与科普工作的良好氛围。”
徐延豪表示,“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公众对所传播专业的重视,更能吸引年轻人,特别是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让更多青少年热爱科学,喜欢上科技工作者所传播的专业,发挥科普育人的价值。”
封面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