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一表述,精准表达了决策层、企业经营管理者、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殷切期待。对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要求,实际就是对定价稳定性的要求,即市场不要大起大落,更不能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系统造成风险。资本市场直观表现为各种金融资产的买卖交易,而金融资产的价格是市场参与各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关键在于进一步提升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让各种影响价格的因素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得以充分呈现,市场更有效,市场的内在稳定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需要政策的稳定性。政策因素是A股长期以来的一个重要变量,稳定的政策有助于形成稳定的预期,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政策的稳定性包括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的稳定性,这涉及投资、融资和交易制度等多个主要环节,完善注册制应当是坚定不移的方向。同时,政策的稳定性也包括可能对A股构成重大影响的各类宏观和产业政策,这些政策可能不直接涉及资本市场,但对市场影响巨大。笔者留意到,“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位置处于宏观政策——货币政策之中,这相当于将资本市场放在了宏观层面加以考量,重要性得以凸显。同时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加强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涉企政策要注重与市场沟通、回应企业关切。实施政策要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防止顾此失彼、相互掣肘。当政策层面预期稳定,资本市场的走势也能更好体现经济“晴雨表”的作用。
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需要以投资者为本,保护投资者权益。在IPO环节要严把入口关,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上市公司;同时也需要加大退市力度,及时出清劣质企业;对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零容忍”,制度的设计要注重公平性,避免个人投资者处于明显劣势。但笔者认为,在保护投资者方面,不仅仅应当关注短期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从更长远的角度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比如新股发行的跟投、限售,压实了中介机构的责任,有利于新股成功发行、打新不易亏损,但新股首日高价、限售股此后解禁等情况,造成一二级市场传导阻滞,对股价长期走势构成巨大压力,投融资也很难实现平衡。
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需要引入长期资金。长期资金入市有投资范围限制、考核机制偏短期等堵点,但更大的堵点还在于资本市场尚无法充分满足长期资金的需求。无论社保基金还是养老金,对风险控制都要求极高,其追求的是稳健的长期回报,并不热衷于超额回报。A股从不缺热点概念,但宽基指数的走势缺少向上的持续性,导致规模巨大的长期资金难以作出合理的安排。从加强上市公司分红、提倡上市公司回购注销、央企市值考核等安排看,低估值的优质上市公司关注度有望提高,但A股生态层面的变化仍需要时间,对于长期资金的引入,也需要从长期视角出发,久久为功。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