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要重视‘从0到1’的原始创新,更要重视‘从1到100’的产业化落地,让科技创新的种子真正成长为参天大树。”贾少谦表示,建议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牵头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共性技术研发供给,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满足国家需要和市场需求。
每经记者 彭斐 每经编辑 董兴生
在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新质生产力”成为各界关注的热词。
3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海信方面了解到,全国人大代表、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少谦建议,强化企业“出卷人”地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图片来源:海信供图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要重视‘从0到1’的原始创新,更要重视‘从1到100’的产业化落地,让科技创新的种子真正成长为参天大树。”贾少谦表示,建议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牵头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共性技术研发供给,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满足国家需要和市场需求。
除了新质生产力,新一轮“以旧换新”撬动消费备受关注。贾少谦建议,打通家电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高质量耐用消费品进入居民生活。
激光显示是新型显示领域中,摆脱了传统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
今年1月,工信部、教育部、科技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新型显示等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的创新发展作出部署,明确提出突破激光显示等显示技术并实现规模化应用。
“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这是‘加速跑’,更是‘耐力赛’。”贾少谦举例说,中国激光显示技术从原理可行、技术可行到产业可行前后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经过国内相关研究院所和企业的努力,中国在激光显示光源设计、光机模组、整机设计等关键技术方面做到了全球技术引领,激光显示产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处于领跑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第四代显示技术,激光显示技术一直被视作中国显示技术领跑世界的新机会,代表着“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激光显示专利技术申请量超过7000件,居全球领先,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占比约70%。
“科技成果只有推广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贾少谦表示,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相比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能够更好地把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市场需求。近年来,海信通过“技术孵化产业”模式,成功孵化出激光显示、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产业。而这些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成为产业,通常需要10年之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新型显示领域,激光显示产业就是一个典型。海信自2007年布局激光电视,抢占下一代显示技术创新高地。整整7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于2014年发布了全球第一台100英寸超短焦激光电视。如今,在行业上下游企业的积极推动下,我国在光源设计、光机模组、整机设计等关键技术方面做到了全球技术引领,激光显示在全球市场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韩阳 摄(资料图)
作为激光电视领军企业,海信建立起强大的激光显示技术护城河。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信在激光显示领域已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2230件,累计授权1075件,成为全球激光电视行业持有专利数量领先的厂商。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一场加速跑,又是政产学研用各环节深度融合的接力赛。”贾少谦表示,激光显示正历经从技术领先到产业领先跨越的关键期,亟需更大力度的创新资源整合、更高水平的产业升级、更深层次的产学研协同,把科研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贾少谦建议,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支持龙头企业为主体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设立激光显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产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急需目标加快共性技术研发供给,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更有力地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
除了在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提出建议,贾少谦的另一份建议,则聚焦在家电行业新一轮“以旧换新”。
3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设备、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教育医疗设备等更新改造,积极开展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形成更新换代的规模效应。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消费领域,上一轮“以旧换新”活动属于大件耐用品普及的阶段,而本轮则从解决“有没有”升级为看重“好不好”。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为3.4亿辆,而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的家电保有量超过了30亿台,更新换代的需求和潜力很大。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坚持标准引领,更好地发挥能耗、排放、技术等标准的牵引作用。
贾少谦表示,当前汽车、家电等大宗耐用消费品正处于绿色转型的关键阶段,建议进一步打通家电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完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废弃、回收、流通和拆解处理的管理制度和行业标准,推动企业积极参与,让更多高质量耐用消费品进入居民生活。
“实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对于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既利当前、更利长远。”贾少谦表示,建议针对居民、回收企业、家电企业等打好政策组合拳,推动新一轮以旧换新有效落地。
贾少谦建议,积极培育消费者规范化回收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意识。参照2009年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交售旧家电并购买新家电的消费者给予补贴,补贴额度不超过家电销售价格的10%,并分品种确定补贴最高上限。同时,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废弃、回收、流通和拆解处理的管理制度和行业标准;建议对在产品设计和制造环节、绿色低碳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生产企业进行奖励,从源头上加快推动家电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建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