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苗梦羽:迎政策助力,工业母机怎么投?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3-05 09:01

    每经编辑 肖芮冬    

    直播嘉宾:苗梦羽工业母机ETF基金经理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9日

    精彩观点抢先看: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床生产和消费国。根据2022年的数据,工业母机产值和消费额都占到全球的32%左右水平,位列全球第一。但是国内的机床过往一直以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高端领域的国产化水平和能力相对较弱。国内高端数控机床的国产化率还是偏低,很多核心零部件也依赖海外进口。当前中国机床产业的状态,明确指向了国产替代这一大方向。

    目前,我们国家要向高端智能制造转型,要成为制造业的强国。随着转型的发生和推进,工业各类下游应用领域,如3C电子、汽车、航天、军工、机器人等,对加工的精细程度、效率及稳定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以匹配我们整个制造强国的转型。因此,对机床的高端化需求必然也会越来越强烈。

    高层会议提出要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出台有助于提振对制造业预期修复的信心。顶层政策设计之后,通常会有一些具体的细则措施随之出台,整套措施出台之后,可能会对整个制造业的资本开支起到直接有利的刺激和促进作用。

    从历史来看,整个通用机械行业存在周期性波动,大约是三到四年一个周期的历史规律。根据历史规律,随着下游制造业逐渐迎来一定的修复和复苏,我们也可以稍微期待下一轮上行周期的到来。另外,机床作为一种机械设备,会有自己的更新换代周期,大约在十年。从数据来看,上一轮我国内机床产量的高峰期在2011到2014年之间,到现在刚好是十年以上的时间,这与机床的自然更新寿命周期正好匹配上,所以国内的机床在最近这个阶段,理论上会迎来更新换代的大窗口期。

    最近几年,我们看到机床出口额的增长趋势是比较明显的,从2018年到2022年之间,增长了54%,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提升。因此,出海成为了整个工业母机产业一个比较重要的逻辑所在。为什么说国产机床能够在最近几年取得比较好的出海进展?一方面是因为地缘政治的一定变化,会对区域性需求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另外,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国产机床当前的性能实际上已经可以与国际上一些外资厂商的中高端品牌竞争,而且我们的产品优势在于性价比和配套服务都比较突出。

    当前工业母机的PE估值是不到36倍的水平,位于历史的大约20%的分位点,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一方面,经济还处于一个复苏修复的阶段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复苏,整体的估值空间受到的压制也可能会逐步得到释放。另外,随着国产化和高端化进程的推进,包括一些出海的推进,我们国内机床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会有一个不断的提升,那行业未来的估值也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工业母机作为关键设备,它的重要性可以和我们熟悉的芯片设备进行比拟。因为它们都需要进行迫切的国产替代。我们认为,其估值可能也是能够类比芯片,往更高台阶上去走。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关注工业母机ETF(159667)。

    正文:

    主持人:各位投资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今天的直播间。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了国泰基金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苗梦羽来到我们的直播间。

    苗梦羽:各位投资者,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进行交流。

    一、什么是工业母机?

    主持人:近期高层会议,强调了实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其中包括要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的更新和技术改造,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的以旧换新,推动耐用消费品的以旧换新。在这样的政策立场下,我们的工业母机板块的势头比较强劲,引起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我们相信投资者之前也听说过“工业母机”这一概念,但是对于它具体是什么,用来做什么可能并不是特别了解。首先,请苗总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苗梦羽:刚刚提到“工业母机”这个词,首先说到工业,大家可能会想到的画面是工厂,厂房里面有很多机器在运转进行生产。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用来生产的这些机器它们是怎么来的?就要说到工业母机这个概念。工业母机,简而言之,就是用来制造其他机器的机器,也就是机器的妈妈。它还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叫做机床。机床主要用于加工金属和其他材料的坯料或工件,使之达到我们所需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等级。

    在现代制造业中,几乎所有对精度和表面细节要求严格的零部件都是通过工业母机生产的,包括手机外壳和内部精密部件,以及日常使用的汽车、飞机和高铁的关键零部件。因此,可以说工业母机对于生产所有工业产品和设备来说是一项基础且至关重要的设备。正是有了工业母机,我们才能制造出各种机器,才能够拥有各种各样的设备和工具。因此,它真的配得上称为工业之母,也非常匹配“工业母机”这个高端称谓。

    工业母机,作为一种通用设备,需要在不同的场景和应用工艺工序中使用。因此,它有很多细分的种类。首先,如果我们按照材料成型的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金属切削机床和金属成型机床。金属切削机床是应用最广泛的品种,大约占到消费额的三分之二,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工序,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车床、铣床、刨床、钻床、磨床等多种细分的品类。如果许多工序集中在一台机床上,并且能够自动更换所需的刀具进行加工,这类机床就称为加工中心。这是一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高端机床品种。

    另一种分类方式是按照机床的控制方式来分,机床可以分为传统机床和数控机床。传统机床是非自动化的机床,例如古早的手摇机床。我们知道手摇机床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加工精度、效率和稳定性无法保证,这些可能与师傅的技艺、经验乃至当天的心情都有很大关系。为了解决这些不稳定的问题,我们需要使用数控机床。数控机床配备了数控系统,就好比拥有了“大脑”,能够通过编写设置好的程序进行零件加工。因此,其加工精度、稳定性和效率自然都会很高。特别是一些高端的数控机床,它们是工业母机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和方向。正如吴老师刚提到的政策所说,为了实现大规模社会更新和设备更新,高端机床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是对工业母机的一次简单科普。

    二、工业母机产业链解读

    主持人:了解了工业母机的分类之后,大家应该明白,工业母机实际上就是生产机器的机器。目前,我们知道政策为什么要大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的以旧换新。市场上的投资者对工业母机领域的热情也是非常高涨,他们也需要详细了解这类品种。我们也很好奇,在工业母机这一领域,其上下游产业链的布局是怎样的情况?

    苗梦羽:整个工业母机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工业母机是中游。上游是指机床的各种核心装置和零部件,主要包括一些结构件、数控系统、传送系统、驱动系统、刀具以及其他关键零部件等。其中,数控系统我们刚刚简单介绍过,数控机床的大脑,即其最核心的控制部件。高档数控系统在机床成本中所占比重非常高,达到20%到40%。越是高端的数控机床,其数控系统的价值通常更高。

    参考行业内龙头公司的成本构成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其他一些核心零部件也占有较高的成本比例。包括结构件,也就是机床的基础框架,包括支撑机床的床身、滑座、工作台,其成本比例大概35%。还有传动系统,辅助机床进行运动的部分,包括主轴、导轨、丝杠等,成本占比大约在20%。还有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及主轴驱动等,成本占比则大约为13%。这些核心装置决定了数控机床的精度和性能等核心因素。

    目前我们国家在数控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水平相对较低。国产中高档数控系统的市场份额,据我所知,加起来不到30%。另外,我们的技术水平与海外的龙头厂商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上游核心零部件的情况。

    再来看下游,机床产业的下游是各类终端应用,比如汽车、通用机械、3C电子、模具、航空航天等行业,都是机床下游的行业,范围非常广泛。

    其中,需求最大的是汽车行业,对金属切削机床的需求量非常大,大约能够占到接近30%。这也比较容易理解,因为汽车几乎全身都是金属,无论是车身、零件还是内部的一些动力结构,都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材料。作为大制造业的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的体量非常庞大。到了2023年,我国的汽车出口量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因此,对于汽车相关机床的需求也是非常巨大的。近几年,汽车产业出现了新的趋势,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动车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这一趋势将不断拉动国内高端机床需求的增长。

    另一方面,对机床要求最高的行业是航空航天。比如在飞机制造领域,飞机机身的结构件通常非常薄,且会采用高强度的特殊材料。因此,制造这些部件的设备有着较高的特殊要求。另外,飞机的发动机是非常精密的结构,对加工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因此,航空行业往往会使用到大型高速精密多轴的数控机床,比如各种五轴联动的加工中心,这可以说是对机床要求最高的一个下游行业。

    除此之外,最近两年还有一个比较新兴且受关注的广泛下游应用,即机器人。技术方面,我们最近看到许多新型的人形机器人发布出来。同时,在政策方面,我们也看到北京市印发了机器人产业相关的行动方案。因此,作为制造业转型和升级中的重要核心环节,机器人可能会成为重要的新发展趋势,对工业母机也可能会带来下游的需求增量。

    为什么这么说?我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像特斯拉代表的人形机器人,如果要进行量产,所需要的零部件是传统工业机器人的5倍这个水平。因此,大量零部件的需求将对生产这些部件的工业母机产生较大的需求利好,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随着AI大模型的发展以及硬件与软件结合的加速促进,可能也会加快机器人硬件的迭代速度。这有望为高端机床市场带来新增量的需求,标志着下游新兴产业应用方向的一种,即机器人产业。

    这基本上是对上下游产业的简单介绍。

    三、中国机床产业处于大而不强状态

    主持人: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工业母机在上下游产业内的应用非常广泛,远超我们日常的想象。同时,我们国家现在强调制造业强国的思路,这背后工业母机的发展无疑与之息息相关。在整个机床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苗总能否给我们回顾一下工业母机的发展情况,包括目前机床的格局是怎样的一个情况。

    苗梦羽:我们国家的机床行业拥有大约70多年的历史。从2012年开始,整个制造业迎来了一段比较低迷的时期。之前发展较激进的国营集团公司逐渐开始暴露出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过剩的产能没有办法消化或释放,另一方面,收购来的资产也没有办法进行有效利用。因此,逐渐出现了破产、倒闭等一些情况,慢慢地也就退出了市场。

    与此同时,好的方面是什么呢?我们看到,民营集团在这个期间获得了一些较好的发展机会,逐渐在一些细分的领域拥有了较为重要的地位,也实现了一些技术的突破,比如像我们国产的五轴机床,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技术突破。因此,行业格局在经历了前期的发展、演变、调整之后,又开始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历史的一个发展情况。

    再看当前的行业格局。首先,从全球角度来看,日本、德国、美国这三个国家在数控机床方面,无论是科研、设计制造还是使用等方面,都是技术先进、经验丰富的。行业内的全球巨头公司基本上都聚集在这三个国家里,例如日本的山崎马扎克、德国的德马吉,这些都是营收在百亿人民币以上的大公司,属于全球范围内第一梯队的龙头公司。

    再来看国内,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床生产和消费国。根据2022年的数据,产值和消费额都占到全球的32%左右水平,位列全球第一。但是目前,我们国内最大的机床龙头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属于第二梯队,主要占据中端市场。一年的营收水平,相较于全球龙头的百亿人民币以上,我们的龙头公司大概能达到20亿元到40亿元人民币的水平。

    这背后的根源问题在于国内的机床过往一直以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高端领域的国产化水平和能力相对较弱。从进出口机床的均价数据上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对比。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从2020年以来,我国机床的进口均价水平在6万到10万美元一台,而出口均价只有300美元一台。

    另一方面,整体来看,国内高端数控机床的国产化率还是偏低。我们看到很多政策都在不断提到要重点支持工业母机产业发展。

    四、工业母机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主持人:刚才你也提到了整个工业母机的体量,它其实反映了我们的消费能力还是很强,但我们出口的大多是中低端的产品。我们的工业母机目前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政府也在大力支持工业母机的发展。近几年,国家对机床的国产替代方向大概会表现在哪几方面,从低端到高端的进程请苗总分析一下。

    苗梦羽:中国的数控机床,从历史中可以看到,基本上是从无到有,国产替代确实一直在推进中,但进展相对缓慢。到2018年,我们看到的数据显示,我国低档、中档和高档数控机床的国产化率分别是82%、65%和6%。因此,低端机床已经实现了基本的国产化,甚至存在一些产能过剩的情况。

    然而,高档产品的国产化率相对非常低,尤其是像五轴机床这样的高档机床产能严重不足。到了2018年之后,我们能看到整个国际贸易的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或者可以说是恶化了。再加上2020年疫情的开始,导致海外供应链的明显受阻,进口路径不通畅,这些因素让国产替代迎来加速的机会。由于海外路径不通畅,国内优势,包括服务上的相近优势,开始体现出来。

    从海关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机床历史上呈现非常高的贸易逆差额。到2018年左右,逆差额接近60亿美元。但这个转折点可能从2018年开始,数据显示,从2019年开始,逆差就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到2020年已经下降到了20亿美元的水平附近。再到2022年,整个逆差进一步缩小到了3亿美元附近。所以,机床贸易逆差确实是随着国产替代进程的加速呈现下降的局面,这也说明我们对于海外机床的依赖程度确实在降低,即国产替代的程度在提升。

    至于替代的方向,我们前面也介绍了一些,即国产机床的情况存在明显的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低档机床产能过剩和高档机床产能不足之间的矛盾和分化问题。因此,未来国产替代的主要方向还是集中在中高档机床及其核心零部件上,类似于一种结构优化的概念。这里面包括几个重点方向。

    首先是新能源汽车的大方向。汽车行业在工业母机下游占比最大,大约能达到接近30%的水平。过去,传统燃油车的厂商,我们知道很多都是外资。一方面,作为外资车企,实际上是和外资机床共同成长的,经历了汽车工业成长的时代。因此,他们多年来的配合,包括合作都会使得整个加工环节的流畅程度,加工工艺非常成熟和匹配。对他们来说,性价比也是很高的。无论是从品牌认知还是技术的实际水平来看,外资汽车厂商可能没有太多理由选择中国机床作为替代。

    但是,最近几年我们看到整个汽车产业经历了一次较大的变化,即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在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燃油车的大趋势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这也带来了国产机床快速发展的机会。

    其中一个原因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些比较知名的品牌和供应商很多都是国内的内资品牌,对国产机床的接受程度自然比外资要高很多。另外一个方面是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与传统燃油车存在很大的不同,比如车身的材质、工艺以及动力结构,还有对轻量化和电力装置的需求明显更强。因此,旧的机床无法满足新的要求,这也就给国产机床厂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我们可以看到,国内有一些龙头机床厂商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提供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研发出了一些性能非常强大且性价比很高的专用设备。因此,新能源汽车将会是机床行业未来一个重点的替代方向。

    另外,还有一个重点方向就是航天军工。在当前大背景下,航天军工这一类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点行业,实现国产替代肯定是有非常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航天军工的产品加工难度非常大,精度要求也很高,因此,其国产替代意味着对高端机床的需求会持续增加。

    在民营航空领域,已经能看到有国内厂商提供精密、稳定、多功能的数控机床用于加工一些关键零部件,如飞机的机翼、机身结构件、防护机翼轮等。这是我们认为的另一个重点替代方向,即航天军工。

    至于替代的空间方面,我们参考了广发证券的数据,机床本体的进口替代空间能够超过450亿元的水平。这个数据是基于海关2022年的数据进行的计算,在2022年,中国进口金属切削机床的金额大约是56亿美元,合人民币约390多亿元;金属成型机床的进口额是9.9亿美元,合人民币大约70亿元。因此,加总下来,整个机床本体的进口替代空间超过450亿元。

    另外,我们也提到了很多核心零部件,如数控系统、传动系统等,国产化率也相对较低,大概在百分之三四十的水平。如果将这些核心零部件加上,机床行业整体的国产替代空间预计能超过800亿元人民币。

    因此,从过往来看,国产替代确实在推进和提升过程中。替代的方向上,我们也提到了两个比较明确的重要方向:一是新能源汽车,一是航天军工。根据这些测算的情况,包括历史数据能看到,我们的国产替代还有广阔的空间,这基本上就是对国产替代情况的介绍。

    五、工业母机的双重周期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工业母机的周期性。我们知道机床作为一种通用工业品,也会受到制造业资本开支的影响,因此它也存在自己的周期。请问苗总,当前机床处于周期的什么阶段?是否是一个值得布局的底部区域?

    苗梦羽:好的,我们想从两个维度来讲这件事情。

    1、制造业周期

    第一个是制造业的周期情况,最新的1月份披露出来的制造业PMI环比略微有一定的上升,上升了0.2个点,虽然整体仍在荣枯线以下,但已暂时结束了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的下跌趋势,这反映了整个制造业景气水平可能有一定的略微回升。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我们看到最近有一个重磅政策出台,最近中央财经委四次会议提出要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这一提议引起了高度关注。为什么大家对此如此关注?我们认为有几方面原因。首先,它反映了国家层面对制造业有明确的关注,即注意到了制造业存在的偏弱压力较大的问题,政策的出台有助于提振对制造业预期修复的信心。顶层政策设计之后,通常会有一些具体的细则措施随之出台,整套措施出台之后,可能会对整个制造业的资本开支起到直接有利的刺激和促进作用。

    从历史来看,整个通用机械行业存在周期性波动,大约是三到四年一个周期的历史规律。金属切削机床属于通用机械的一个品类,上一轮周期从2019年三季度左右开始,见顶在2021年一季度左右。根据历史规律,随着下游制造业逐渐迎来一定的修复和复苏,我们也可以稍微期待下一轮上行周期何时到来,这是整体制造业的周期情况。

    2、更新换代周期

    第二个大的周期是更新换代周期。我们知道机床作为一种机械设备,会有自己的更新换代周期,大约在十年。从数据来看,上一轮我国内机床产量的高峰期在2011到2014年之间,到现在刚好是十年以上的时间了,这与机床的自然更新寿命周期正好匹配上了,所以说国内的机床在最近这个阶段,理论上会迎来更新换代的大窗口期,这个客观需求可以说是现实存在的。

    而且,过去的疫情三年期间,很多厂商的资本开支在主客观上都受到了一些限制。以往他们可能想要进行一些更新,但需求可能因为大环境不好、整个经济的情况而暂时搁置了。在整体的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政策出台,包括后续可能的财政和金融措施支持下,前期未完成的被搁置的更新换代需求,有可能真正转化成为实际的替代需求落地。

    另外,从过往情况来看,机床的更新换代和整个制造业需求变化的相关度非常密切。在21世纪初,我国进入工业汽车工业之后,机床和汽车产业之间的相关度明显增强。当时,可能最高时60%到70%的机床都是服务于汽车及其相关的生产制造需求。然后,大约2010年后,我们迎来了3C电子时代,机床开始大量应用于加工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外壳以及一些精密零部件。这些需求显然与汽车的需求不同,变成了对高精度、高柔性的需求。

    到了目前阶段,新能源车、航空航天军工、机器人等代表的高端产业,对机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要求加工精度更高,形状更加复杂,表面细致程度要更精细,这些零部件的需求在加工上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且,还可能需要应对一些特殊新材料的加工需要。

    所以,虽然理论上机床的寿命比较长,能达到十年之久,但不同设备实际使用的寿命是不尽相同的。随着技术及需求的演变,许多机床可能在未达到自然寿命的十年之内,就因需求变化而提前被替换掉。尤其是在我国正处于高端制造转型过程中,新兴和高端的生产制造需求会越来越多,对于加工的精度、效率以及稳定性的要求也会逐渐增高,这些都会驱动机床行业更新迭代的速度可能迎来一个提升。

    因此,从两个周期的维度来看,首先在制造业周期方面,虽然现阶段可能暂时压力还是相对较大,但一方面短期数据可以看到一定的回暖,另一方面大规模更新换代的直接政策支持也在路上。所以,我们觉得在制造业周期方面是可以期待可能的改善。第二个大周期是更新换代方面。一方面,当前正处在更新换代的时间大周期,另一方面还有政策的支持,可能会促使这成为实际的需求落地,而且下游需求的高端演变也会促进更新换代迭代进程加快。因此,从工业母机的两个周期维度来看,目前我们认为是可以关注和布局的阶段。

    六、工业母机投资机会详解

    主持人:总结来看,工业母机的周期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回暖和更新替代周期到来,这样看来,目前也是布局工业母机比较好的机会。接下来,请苗总给我们系统地介绍工业母机的投资逻辑。

    苗梦羽:我们来做一个梳理和总结,工业母机的投资逻辑有以下几方面:

    1、国产替代

    首先,最重要的逻辑就是国产替代。

    比如高端整机、数控系统以及其他的核心零部件等。我们提到了很多重点方向,比如新能源汽车、军工、航天等,都是可以并且需要去做的替代方向。国产替代的空间方面,刚刚也提到了一个测算数据,大概有超过800亿的测算规模。所以国产替代逻辑是工业母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2、高端转型

    第二个大方向就是高端转型。

    从更长远的维度来看,我国已经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了,随着转型的发生和推进,工业各类下游应用领域,如3C电子、汽车、航天、军工、机器人等,对加工的精细程度、效率及稳定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以匹配我们整个制造强国的转型。因此,对机床的高端化需求必然也会越来越强烈。

    3、更新换代

    第三个方面是更新换代。一方面,距离上一轮高峰期的旧机床,已经经历了自然的10年周期,到了客观上需要更换的时间窗口期。另一方面,下游产业的需求变化和技术演进都会使得旧机床无法再适应新的需求,这两者共同指向了更新换代的客观要求存在。

    再加上我们看到的最近政策提到了大规模设备更新,直接指向了制造业方向。等到具体的落实措施推出来之后,可能会促使理论上的更新换代需求,以及一些暂时被搁置的换代需求,直接转化为实际真实落地的更新换代。

    4、机床出海

    还有一个逻辑就是机床出海。最近几年,我们看到机床出口额的增长趋势是比较明显的,从2018年到2022年之间,增长了54%,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提升。因此,出海成为了整个工业母机产业一个比较重要的逻辑所在。

    机床行业如何进行国际竞争?它靠的是产品的实际性能、可靠性以及配套服务。我们知道,设备的操作是很精密、复杂的,需要有后续的团队进行良好的跟踪服务。过往来看,我们国内数控机床的问题主要在于精度和稳定性相对较差,以及故障多发的情况,这些都是其相对较大的竞争性不足的问题所在。

    为什么说国产机床能够在最近几年取得比较好的出海进展?一方面是因为地缘政治的一定变化,会对区域性需求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比如说一些被国际管制封锁的国家,它之前可能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进口机床,但现在被制裁后就无法再走这条路了,就要转而寻求向其他国家进口机床设备。

    另一方面,我们觉得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国产机床当前的性能实际上已经可以与国际上一些外资厂商的中高端品牌竞争,而且我们的产品优势在于性价比和配套服务都比较突出。从国内一些龙头公司的数据上也可以看到,他们的海外营收额占比在最近几年有明显的提升。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认为出海的趋势可能还会不断加强。因此,工业母机出海也是未来阶段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逻辑。

    总结来看,我们认为整个机床产业比较重要的逻辑有四个方面:国产替代、高端转型、更新换代以及机床出海。

    主持人:最后我们来看一下目前工业母机的估值情况。您觉得目前工业母机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估值水平,适合我们投资者现在去进行布局吗?

    苗梦羽:我们可以通过中证机床指数来看,这个指数从沪深市场选取了50个业务涉及到机床整机、关键零部件制造、包括服务的上市公司,它覆盖了工业母机制造业中的核心领域的一些公司,能够比较好地反映整个工业母机产业的情况。从这个指数的估值来看,按照2月28日的数据,PE估值是不到36倍的水平,位于历史的大约20%的分位点,这算是我们觉得较低的一个位置。

    一方面,整体经济还处于一个复苏修复的阶段中。在低点逐步度过之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复苏,整体的估值空间受到的压制也可能会逐步得到释放。第二个,刚给大家介绍的很多,即国内的中端和低端机床占比相对还是较高的,而高端产能相对较不足。随着国产化和高端化进程的推进,包括一些出海的推进,我们国内机床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会有一个不断的提升,那行业未来的估值也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工业母机作为关键设备,它的重要性可以和我们熟悉的芯片设备进行比拟。其估值可能也是能够类比芯片,往更高台阶上去走。

    因此,我们会认为在目前阶段,工业母机产业指数的估值实际上并不处于很高的位置。基于刚刚提到的几个逻辑来看,未来还是有提升的空间。所以,当前阶段可以说还是可以考虑去关注和配置的机会,可以关注工业母机ETF(159667)。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韵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3只股票型ETF份额增加超1亿份,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增加4亿份

    下一篇

    今日10只基金分红除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