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重回3000点”的新动力:主力资金护盘动作更加坚决,“以投资者为本”理念已日渐深入人心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2-27 13:03

    每经记者 王海慜    每经编辑 叶峰    

    多年以来3000点仿佛成了沪指的价格中枢,屡次跌破后屡次收复。去年10月中旬, A股市场经历了历史上第7次“3000点保卫战”,多空双方经过一番争夺之后,最终确认3000点失守。

    今年以来短短两个月的,A股市场经历了一轮扣人心弦的V型反转。2月初沪指曾一度退守2600点一带,不过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内大盘展开绝地反击,并在最近一度收复3000点大关。

    对比前期的“3000点保卫战”,此次3000点失而复得的“攻坚战”有着更多的内涵。在近阶段,政策面呵护一直是市场的主旋律,尤其是春节前夕各项利好政策密集发布。虽然在刚经历大幅波动之后,目前市场观望的情绪依然较重,但是最近各路主力资金出手护盘的动作已经表明了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决心,此外,随着自上而下的倡导,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已日渐深入人心。

    相同点:利好政策均密集发布

    从去年8月底到10月中旬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沪指一直在3000点附近围而不破,但彼时深成指、创业板指数、沪深300已经跌破2022年4月的低点,也就是说,当时深成指、创业板指数、沪深300实际上已经位于沪指在2800点一带;与此同时,以中证2000、中证1000为代表的小微盘指数则显得较为强势,中证2000对应的沪指点位大约在3600点。

    截至今年2月26日收盘,虽然年前小微盘曾经经历过一轮快速杀跌,但经过快速修复后,目前中证2000仍然位于2022年4月低点上方,而沪深300、深成指、创业板指数则比2022年4月低点分别折价近8%、10%、17%。

    另外在政策层面,最近和去年10月3000年保卫战前期同样是暖风频吹。去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资本市场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随后几个月,聚焦投资端的一大批利好政策先后落地,密集程度在A股历史上堪称罕见,其中不乏像大幅降低印花税、减持新规、收紧IPO再融资节奏、汇金公司出手增持四大行增持这样的重磅利好出台。

    截图自:招商证券研报

    春节前后,监管层连续发声,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交易监管、维护股权质押和融券交易平稳运行,对于缓解市场流动性风险担忧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于此前引发市场担忧的股权质押和融券业务,证监会提出引导券商等机构延长追保时间、动态下调平仓线,保持平仓线弹性等;并决定通过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且存量逐步了结、严禁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等一系列措施来确保融券业务平稳运行。第二,证监会表示将加大交易行为监管力度,严惩操纵市场恶意做空。沪深证券交易所也依规对个别机构的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监管措施、暂停其交易,并表示将借鉴国际监管实践,趋利避害,建立健全量化交易监管安排。

    2月18日至19日,刚过完春节,证监会召开系列座谈会,就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座谈会上,与会代表认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直接关系亿万投资者的“钱袋子”,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严之又严抓监管,汇聚合力强信心。建议严把IPO准入关,加强上市公司全过程监管,坚决出清不合格上市公司,从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加投资回报。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规范各类交易行为,提升制度公平性。

    不同点:“国家队”、北向资金、投资者心态

    去年10月尽管市场面临3000点保卫战,一些长期沉浸市场的投资者却显得颇为淡定。去年在3000点将跌破之际,曾有资深机构人士向记者表态,“不破不立嘛,(3000点)也不是第一次了,大风大浪都经历过的,强拧的瓜不甜,跌到位了自然就涨了。大家都被市场教育过好几轮了。”

    而现在3000点在某种程度上将成为考验市场上行动力的压力位,所以投资者的心态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对于目前大盘再度回到3000点,上述资深机构人士日前告诉记者,“3000点附近还是要反复下吧,毕竟我们公募都还没放开净卖出。救市资金最重要的是解决流动性风险,这个问题目前看来是解决了,至于什么时候涨上去,还得基本面的配合。之前在3000点附近多空反复了好久,所以真的要突破也没那么容易。”

    他表示,下一步市场的走向可能还是要进一步观察接下来政策面动向和一季度的数据,“现在,就算又回到3000点上方,其实也没啥意义,预计3000点一定会反复的。慢慢来吧,等待底部进一步夯实。”

    虽然市场目前观望的心态还是较重,但是最近“国家队”入市的动作显得较为坚定,这也有别于去年10月的3000点保卫战。2月5日,中证500ETF、创业板ETF、中证1000ETF等多只宽基ETF自底部创出历史天量,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2月6日,中央汇金发布公告称,于近日扩大ETF增持范围,并将持续加大增持力度、扩大增持规模,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随后在2月8日中证2000ETF也放出历史天量,在春节前几个交易日内中证2000ETF的份额出现了快速膨胀。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围绕3000点展开的争夺,今年2月北向资金的动向也和去年10月有着较大的差别。截至2月26日,今年2月北向资金净流入达305.5亿元,相比之下,去年10月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出448亿元。

    据招商证券统计,上周(2月19日-2月23日)北向资金净流入107亿元,行业偏好上,北向资金净买入规模较高的为银行、食品饮料、非银金融等,分别净买入83.4亿元、60.7亿元、34.5亿元;集中卖出计算机、传媒、医药生物等,净卖出规模达32.3亿元、25.3亿元、13.3亿元。个股方面,北向资金净买入规模较高的为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中国平安等;净卖出规模较高的包括药明康德、分众传媒、四川长虹等。

    招商证券策略团队日前发布研报指出,综合来看,在春节前的市场调整中,托管于中资券商的北向资金和逆势大规模净申购的ETF资金在其中充当了维护市场稳定的中坚力量,对于遏制市场的下跌趋势、防范金融市场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春节后随着流动性冲击结束,这些充当市场稳定资金的力量开始逐渐减弱,净买入规模有所下降,而市场企稳回升开始更多依赖市场自发力量。

    “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得到上市公司纷纷响应

    相比去年下半年的救市主要是政策端发力,最近,不少上市公司也在切切实实地展开行动,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

    2024年1月下旬国常会强调“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加注重投融资动态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随后沪深交易所分别开展“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和“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行动。

    截图自:比亚迪公告

    据中信证券统计,截至今年2月24日,共308家沪市和35家深市上市公司披露“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相关公告,披露公告的公司中超过70%为民营企业,其中深市公司平均市值较大。

    近日,“工程机械茅”徐工机械在《关于推动“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中指出,“市场投资和融资是一体两面。饮水思源,只有把投资者保护好了,市场繁荣发展才有根基,作为融资主体的上市公司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外,记者注意到,最近有不少上市公司拿回购做起了文章,例如,多家上市公司更改了回购的方案,把回购股份的用途从原先的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调整为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2月25日下午,“电车茅”比亚迪公告,拟把回购金额从2亿提升到了4亿,并用于减少注册资本。

    2月26日,“券茅”东方财富发布公告称,拟调整回购股份用途,由原计划“本次回购股份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变更为“本次实际回购的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此次回购公司已使用资金近10亿元。

    近期,发布过类似回购方案调整公告的上市公司还包括瑞联新材、太辰光、九号公司等。

    另据Choice数据统计,今年2月以来发布过回购方案的上市公司数量多达252家,环比1月大幅增长了713%。

    此外,今年1月24日,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首次提出将要把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中信证券预计,短期央企分红回购力度或将加强,现金市值比例相关指标值得关注;中期央企或推动A股并购重组,并助力相关港股标的估值提升。

    中信证券认为,结合证监会春节前后的表态,在“做优存量”的整体思路下,预计后续监管将引导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回购力度,增强投资者回报,同时鼓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A股的中长期预期回报有望提升。

    IPO准入将迎来更严格监管

    自从新任证监会主席上任以来,监管对于IPO的态度趋于严格。从最近的一些案例来看,对于带病闯关抱有侥幸心理,以为大不了一撤了之的套路未来在IPO市场将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

    近期,证监会官网披露对IPO排队企业上海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出千万元罚单。这家2021年8月提交科创板首发上市申请的企业,却因证券发行文件编造虚假内容而被判为欺诈发行,公司及主要管理人员被合计罚没1650万元,事实上,该公司早在2022年7月就撤回了IPO申请。此次处罚也是新《证券法》实施以来的首例。

    在业内人士看来,思而芯公司即使撤回材料仍然未逃过重罚表明了监管对于企业申报即担责的决心。此举会对目前正排长队等待IPO、尚未被查出造假的企业,起到较大的警示作用,未来IPO撤回企业的数量有望持续增加。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2月26日,今年来A股IPO主动撤回数量达47家次,同比大幅增长了38%。

    在2月23日证监会举行的龙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对于媒体有关IPO审查的提问,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司司长回应指出,“证监会系统坚持以投资者为本,从严审核拟上市企业,对违法违规、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严惩不贷,用监管的威慑力让企业不敢‘带病闯关’,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在发行上市监管工作中,我们正在持续加强全链条把关,严审重罚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我们也将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以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回应投资者的关切。”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司司长表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春和景明赏春花 2024成都世园会进入60天倒计时

    下一篇

    深成指、创业板指双双涨逾1%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