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肖芮冬
事件:2月以来,7家以上车企宣布降价促销,优惠金额从0.5万—6.5万元不等,其中包括新能源品牌小鹏、比亚迪、长安启源、哪吒等,也包括燃油车品牌现代、通用等。
1、受春节月份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高增,春节后属于传统车市淡季,需求相对疲软。春节假期后,车企陆续开启降价促销,有望带动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回暖。
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进入新阶段,车企实现新能源车相对燃油车平价是关键。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由2021年底的17.6%提升至2023年12月的37.5%。各家车企在过去几年都推出了各自的高端新能源品牌,而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逐渐增长,新能源车会更快地向主流价格带渗透。据机构预计,2024年新能车的增量很大程度上来自于10万—20万元的插混车以及2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新能源车。2024年依然是“油电之争”的关键年份,新能源尤其是龙头企业的降价导致燃油车阶段性的降价促销是必然现象,新能源车上行的过程中,燃油车零售或将继续承压。根据乘联会数据估算,2024年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1150万台(新能源乘用车与商用车批发量),同比增长约25%。其中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980万台,相比2023年增加约217万台。2024年燃油车国内零售量将同比下滑80万—100万台左右。新能源车的平价将成为推升大众市场新能源车渗透率的主要驱动力,建议关注新能源车后续销量增长情况。
新能源车降价一方面是由于汽车消费步入淡季,另一方面也印证了目前新能源车企在份额与利润面前对市场份额的高度重视。对市场份额的激烈竞争将倒逼车企在整个产业链的成本管控、渠道销售、营销体系等环节做进一步优化,有助于进一步扩大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优势,建议关注出海方向。
伴随市场竞争加剧,整车企业对于降本与差异化的诉求将更加强烈,国产零部件企业大有可为,有望走出世界级零部件企业。一方面,激烈的价格竞争将使整车企业面临成本压力,选择本土供应商成为迫切需求,国产替代有望加速。本土供应商市占率较低的零部件行业将会有望获得更大机会。另一方面,通过新技术追求差异化、增加车型卖点,是近年来整车企业的重要抓手。比拼算力、智能化程度、配置等,已经成为近年来新车型宣传重点。在成本压力下,车企将会优先选择解决用户实际痛点的功能或者让用户直观感受强烈的功能进行搭载。以提升充电效率为目标的800V技术、以提升用户驾乘体验为目标的智能座舱和智驾方案等,有望成为发展重要方向。看好零部件国产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
本次新能源车降价的另一原因是新车上市前的清库准备。二季度,多款重磅新车将密集发布,例如理想MEGA、小米SU7、坦克700Hi4-T、极氪001改款、深蓝C318、坦克300PHEV、秦L、元UP等。与智能手机行业类似,新的新能源车车型,尤其是旗舰车型,不仅仅是车企自身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重要的营销引流的节点,有助于带动自身目标客群的需求增长,看好短期产品周期更加强势的车企。新车周期下的购车需求有望激活,当前乘用车板块短期悲观预期反应充分,建议关注估值修复与景气度上升。
展望2024年,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趋于白热化,伴随重磅新车陆续发布,车企有望迎来新车周期,驱动销量增长确定性提高。随着汽车业务增速换挡,产业链板块性机会的时间窗口或将更紧凑、幅度更小,建议关注板块内轮动:(1)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定档2月22日,有望透露SU7相关信息,关注小米汽车产业链。(2)理想2024年迎产品大年,新车将密集登场,其中理想MEGA定位纯电MPV新车,将在今年3月1日发布,且发布即交付,预计售价将在60万元以内,关注新车供给催化。(3)比亚迪首款A0级SUV元UP目前已于官方公众号亮相,预计3月上市,年内腾势将推出三款旗舰车型,秦L、豹3、豹8、仰望U9等车型也有望上市,关注比亚迪相关产业链。
相关产品:
1、新能源车ETF(515030)及其联接基金(013013/013014)
新能源车ETF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指数代码:399976.SZ,指数简称:CS新能车)是新能源车行业的代表性指数。指数选取涉及锂电池、充电桩、新能源整车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成分股,以反映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成分股“少而精”,聚焦行业上中下游产业发展机遇。
2、智能车ETF(159888)
智能车ETF跟踪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指数代码:930721.CSI,指数简称:CS智汽车)选取为智能汽车提供终端感知、平台应用的公司,以及其他受益于智能汽车的代表性沪深A股作为样本股,反映智能汽车产业公司的整体表现。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