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李泽东
据新华社1月23日报道,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开展以来,截至2023年底,经过四个多月的推进,第一阶段工作实现“开机看直播、收费包压减50%、提升消费透明度”的目标。
有线电视和IPTV开机广告全面取消,开机时长从治理前的最多118秒减少到不超过35秒。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221794773
这是记者23日从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阶段性总结部署推进会上获悉的。会议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有关部门单位召开,通报了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第一阶段工作进展情况和成效。
在压减收费包方面,据悉,各类收费包大幅压减50%以上,其中有线电视压减72%,IPTV压减79%,互联网电视压减55%,单个终端由治理前最高的86个收费包压减到现在每个终端都不多于6个收费包。对页面、导航、收费、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清晰化、醒目化、透明化升级,收费免费内容都有显著标识。
据介绍,有线电视、IPTV和互联网电视都加强了优质免费内容供给。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上线的“重温经典”免费专区,两个月时间累计点击收看达2365万人次,累计收看时长达1078万小时。
根据会议部署,2024年治理工作要推动逐步实现一个遥控器看电视。对于存量遥控器,通过广泛宣传或上门服务帮助观众使用红外遥控器学习功能,初步实现“一个遥控器看直播”;对于增量遥控器,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研发推出新型遥控器,实现一个遥控器看电视的目标。此外,也将开展酒店电视操作复杂专项治理,积极推进电视机机顶盒一体化。
据经济日报报道,“电视开机率跌至30%”话题近日引发关注讨论,不少人将大屏电视的“没落”归因于小屏手机的冲击。其实,与其“甩锅”给小屏,不如正视电视生态存在的不足,提升用户体验感。
移动互联技术深度改变了人们的娱乐、观影习惯。相比于电视,移动互联终端生产者和内容供应者更好满足了人们个性化、差异化的交互需要和精神需求,将众人共看一屏的家庭娱乐场景迭代为一人一机、一人一屏。而面对新兴业态的挑战,电视相关企业不仅在内容供给上树起壁垒,在电视盒子等硬件配套上还提高了使用门槛,为消费者制造了许多不便。
“套娃式”的层层收费也让人们诟病。消费者除了要为电视、盒子等硬件埋单,观看优质影视作品还需另外缴费、充值会员。无论是对比从前一触即达的电视观看体验,还是对比如今丰富多彩的手机使用体验,电视大屏的竞争力都大打折扣。
在科技进步加持下,电视产业已经迈入智能时代,一些企业在内容交互、人机交互、设备交互等方面作出了诸多尝试与优化,然而持续下滑的开机率,反映出消费者对电视产品的智能升级缺乏认可。调查显示,内容生态不丰富、多场景社交不完善、设备操作不灵敏等仍是智能电视使用的痛点。
如何让开机率止跌反弹,是当前电视行业亟待破解的难题。对身陷“开机困局”的电视行业来说,破局的法门蕴藏在“不变”与“变”之中。
不变的是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理念。要认识到,消费者是企业在市场中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最终主宰,只有精准贴合消费者需求,企业发展才能提质增效。面对小屏冲击,电视企业要寻求大屏、小屏差异化共存,关键在于回归用户需求,开发最优应用场景、配套最佳服务体系、提供最快触达路径,在小屏无法替代的领域实现开机率回升。
变的是树立“生态”发展思维。“生态”不止是数字经济的热词,也深刻影响了传统行业。大屏电视作为内容产品的播放终端之一,企业需将自身视为内容生态中的一环,在不断改进技术、优化体验的同时,努力构建涉及内容供给、终端展示等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回首过去,企业在市场变局中成功转型的案例不在少数,化险为夷的关键正在于紧跟用户需求,及时转变思路。循着前人走过的路,坚守“用户至上”始终不变,顺应市场趋势积极应变,才能更好应对一波又一波的竞争与挑战。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新华社、经济日报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