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月23日),由每日经济新闻发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提供学术支持、联想集团特别支持的2023“中国行动派·ESG传播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
每经记者 黄宗彦 每经编辑 杨夏
今日(1月23日),由每日经济新闻发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提供学术支持、联想集团特别支持的2023“中国行动派·ESG传播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在历经长达一个半月的专家评审和综合评定后,“最佳新闻报道奖”“最佳案例奖”“年度贡献个人奖”以及“年度贡献机构奖”等系列奖项的获奖名单悉数揭晓。
本次颁奖典礼的主题为“价值向上故事力量”,一众ESG专业机构、权威专家、知名媒体和上市公司,在现场一起见证中国ESG传播的优秀成果,感受中国ESG实践的生动故事之余,还围绕当下中国ESG故事的特点以及2024年ESG传播的新趋势展开精彩讨论。
据悉,“价值向上”是这次评选活动的核心追求,“故事力量”是这次评选活动的重要特色。所有获奖者都用自己的行动和声音,书写了中国ESG实践的生动故事,并彰显出ESG传播的榜样力量。
ESG理念虽然是舶来品,但我国近年来推行的“乡村振兴”“美丽中国”“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等宏大的战略,实际上就是蕴含中国式现代化价值的ESG故事题材。
ESG理念,是中国式现代化价值性的重要内涵。中国推进绿色发展、践行ESG理念、落实“双碳”目标,不仅关注经济效益,更关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仅满足当下需求,更关乎后代福祉;不仅展现中国形象,更展示中国智慧、体现中国担当、彰显中国价值。
因此,做好ESG传播,讲好中国ESG故事,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具有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重要意义。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教授施懿宸在主旨演讲中表示,ESG传播可以产生三方面助益。首先是提高企业行业地位,“ESG传播时可以作为企业在行业发声的重要抓手,提早进入新兴赛道应对政策和宏观趋势变化”;其次是促进行业发展变革,比如作为行业案例标杆引领行业ESG发展,并且促进行业ESG标准建设;最后是推动市场ESG信息披露进程,提高企业ESG实践和信披能力,同时投资者也能提高对标的企业的ESG要求。
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二级)、博导高明华在演讲中表示,对于ESG来说,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很重要,但要理性对待,要立足于本企业和所在行业的实际,不能搞一刀切。尤其是,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要以公司治理合规为前提。
高明华建议,“在社会责任中,应把经济责任和创新责任纳入其中,经济责任能使企业的其他社会责任,尤其是自愿性社会责任,如慈善,有坚实的基础;创新责任能使企业有持久的竞争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ESG传播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宫贺在解读中国式ESG传播评价体系时谈到,ESG传播是企业与公众(包括投资者、员工、客户、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以及广泛公众)就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所进行的信息披露和沟通的意义共创与对话实践。
宫贺进一步指出,中国式ESG传播的载体和核心一定是传媒人的努力。
至于中国式ESG传播的要素构成及评价体系,主要包含三个维度,分别是内涵价值维度、内容质量维度和传播影响力维度。它们解决的是,意义共创与对话视角,从意义生产与消费的均衡性评估ESG的传播效果,即侧重企业“说了什么”“如何说”“说的效果如何”的问题。
讲好中国ESG故事,展现中国式现代化价值内涵。2023中国行动派·ESG传播大奖颁奖典礼同步揭晓。
包含“最佳新闻报道奖”“最佳案例奖”“年度贡献机构奖”以及“年度贡献个人奖”等系列奖项,共计超40个作品、企业、机构和个人斩获本次大奖。
其中,“最佳新闻报道奖”获奖篇目包含华夏时报的《从建造“避难所”到“盘活”生态圈专访安博中国:物流仓储企业如何搭建好绿色“火柴盒子”?》、南方周末的《“一场展会诞生一个垃圾场”,会展变绿难》等16组优秀的新闻作品。
“最佳案例奖”获奖案例包含美团的“乡村儿童操场公益计划”、腾讯的“腾讯X国家公园让生物多样性保护走进大众数字生活”等10个案例。
“年度贡献机构奖”包含中财绿指(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10个国内外知名专业机构。
“年度贡献个人奖”包含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GRI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等12位业内专家。
除了颁奖环节外,本次颁奖典礼还特别设置了2场圆桌论坛,分别从“ESG报道分享”和“ESG传播分享”的角度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业对话。
在第一场圆桌论坛,来自知名学府的新闻学院,以及多位资深媒体人,分别就ESG报道如何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和内涵,以及具体的选题思路和采写路径,如气候漂绿、减碳调查等作品发表了专业的观点。
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ESG传播研究课题组成员张亚斐表示,员工也是企业ESG的传播者,他们认为企业ESG做得好,就会去传播,增加公众对企业的认可。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临界点》月刊主理人刁凡超指出,要警惕企业气候“漂绿”的行为,也希望能出台有关气候承诺或气候减排的评价标准。
21世纪经济报道碳中和与ESG新闻部牵头人兼ESG频道主编、碳中和课题组研究总监李德尚玉在分享中谈到,ESG领域并非局限于某个狭窄的范围,而是覆盖了全行业和全产业链,能够满足众多企业需求。
36氪科技报道负责人、双碳与ESG板块“36碳”主编苏建勋称,通过ESG实践,企业可以让自身业务进入一种更有效、更积极的循环。
在第二场圆桌论坛,与会嘉宾就2023年ESG传播最受关注的议题、传播经验以及2024ESG传播新趋势为话题展开精彩的智慧碰撞。
其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执行院长柳学信表示,简单来说,ESG的传播就是“好人做的好事要让人知道”。
商道咨询首席专家、商道学堂校长、商道融绿董事长郭沛源认为,ESG的传播要从专业角度出发,也要针对不同人群,采用相应的话语体系,以确保信息的有效传达。
界面新闻编委李慎谈到,近几年我们ESG作了不少理论的研究和概念的普及,未来传播上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务实”或“落地”。
妙盈科技生态合作总监李礼分享称,媒体为ESG理念的传播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但ESG的真正落地和实施还需要依靠每个企业的具体实践。
关于中国ESG传播,还有很多故事可以讲述。这场盛典也只是一个开始,相信未来还将有更多关于ESG传播的精彩篇章等待开启。
(文中图片均为主办方供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