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峰顶5588米,零下30度!5人违规登山,2人失联!当地政府通报:仍未发现,已停止搜寻工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1-19 19:34

    每经编辑 程鹏    

    1月18日,记者从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大姓乡乡政府获悉,5名“驴友”在未经报备的情况下,违规攀登阿坝州雪宝顶,其中2人失联。接到报警后,当地组织超过100人的搜救队伍展开搜救。

    CFF20LXzkOzFAO4svUFCMZTOgHvwVXpfAwGDY4mq4YandszS3dMslYgs9Aiao67ibTOYFTywnicvCztWa1jZRsmNg.jpg

    岷山最高峰雪宝顶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受访者供图

    海拔5588米的雪宝顶,地处四川阿坝松潘县境内,是岷山最高峰。它是许多山友进入5000米级攀登的优先选项,但是地形复杂:岩石、陡崖、碎石坡、冰雪坡、雪檐一应俱全,一座不折不扣的技术型山峰,绝不能因海拔不高而被低估。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当地通报:仍未发现踪迹

    已停止搜寻工作

     

    1月18日晚,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通报大姓乡境内两名登山人员攀登雪宝顶失联事件最新情况,详情如下:

    2024年1月14日19时16分,松潘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群众报警求助,5名“驴友”自行前往大姓乡上纳咪村攀登雪宝顶,过程中2人失联,3人被困海拔4800米区域。接到求助电话后,松潘县赓即组织公安、应急管理、消防救援、四川登协、川藏登山队专业救援队、大姓乡政府及当地群众成立联合救援队伍,开展搜救工作。

    1月15日16点,3名被困人员已救援下山并妥善安置。截至1月17日18时40分,共计发动搜救人员143人次开展3轮搜救,未发现2名失联者踪迹。因搜救区域海拔在4800米至5000米左右,多为陡崖、冰雪坡,目前,雪宝顶天气状况较差,16日至17日出现降雪、大雾等不利气象条件,山涧有较强横风,昼夜温差大,为确保搜救队伍自身安全,已停止搜寻工作。松潘县将持续开展失联人员家属安抚工作,待具备搜寻条件时再行搜寻。

    初步调查显示,该5名“驴友”在未经报备和批准的情况下,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和科学的路线选择,进入未对外开放区域、在并不适合登山的季节,选择非常规登山路线擅自进行攀登活动。

    在此提醒广大登山爱好者,违规登山可能会造成生命危险。如要进行登山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内登山管理办法》《四川省登山管理办法》,向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备案,选择安全成熟的路线进行攀登,不得擅自进入未开放区域。非专业人士或无专业指导,不要前往攀登。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此前报道:一行5人违规登山

    没有报备进入未开放区域

    近日,5名“驴友”攀登四川阿坝州雪宝顶,其中2人在登顶过程中失联引关注。

    1月18日,记者从松潘县官方渠道获悉,搜救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中,事发地是没有开放的自然保护区,这5名“驴友”登山前没有向当地报备,“他们5人中有3人先后因体力不支等原因放弃冲顶,另外两名男子继续攀登时失联,14日我们接到的报警。”救援队负责人称,队员们在海拔五千米处发现了失联者的绳子和手套,“那附近的山路很窄很危险,两边就是悬崖陡壁。”

    据橙柿互动,当地一家“川藏登山运动”专业向导团队有关人员说,雪宝顶是四川当地攀登雪山技术性相当强的山峰,也是对外开放的山峰,但并非随便可以上去,攀登雪宝顶首先要在四川省登山协会备案,拿到登山许可证才可以。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有些雪山可能有很多条登山线路,但雪宝顶只有唯一开放的登山线路,如果没有备案,就属于违规登山了。该人员表示,“我们从来不在这个季节组织登雪宝顶,通常是每年的5月至10月,他们这样去完全属于反季节登山,危险性太高了,在这个季节,雪宝顶上的气温低至零下30度,高海拔的零下30度跟在平原零下30度并非是一个概念。严重缺氧的情况下,人很容易冻伤。”

    雪宝顶,岷山最高峰,地处四川省阿坝松潘县境内,原始森林密布,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是许多登山者喜欢选择的路线之一。山脚就是松潘县大姓乡,很多登山者会选择从大姓乡攀登海拔5588米的雪宝顶。遥看雪宝顶,为三面体,呈金字塔型,坡面陡滑,只有东南坡面较缓,平均坡度40度。在海拔5000米的山脊上,深15米的对立岩壁骆驼背是通往顶峰的险关。

    有资深户外人士这样评价雪宝顶,“它是一个技术型山峰,地形、气候变化很大,攀登风险系数比较高,有滚石、雪崩、滑坠等危险。”

    据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在攀登雪宝顶的过程,曾发生多次“山难”事件。

    1999年8月1日,北京某高校登山队员周某霞在5200米左右的地方失去平衡,发生滑坠遇难。2003年5月1日,来自北京的登山者魏洪海,独自一人攀登雪宝顶遇难。2011年10月2日,两位来自浙江金华的登山驴友,在四川雪宝顶山4800米处遭遇雪崩,其中一人不幸遇难,一人受伤。

    CFF20LXzkOzFAO4svUFCMZTOgHvwVXpfLwvYmHTgXwaibpmiagB8ApnNnWhVSCGEyZkKnKU3RHniciccyRv4ypRJRA.png

    视频截图 去年6月的雪宝顶(受访者供图 橙柿互动)

    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会长刘建告诉记者,根据有关管理办法,这群“驴友”没有提前申报的操作是违规的,同时这个季节不适合攀登,他们在线路选择上也有问题。

    “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在攀登路线上找到了他们的手套、绳子,位置是在骆驼背,这条线路是在2008年地震以后变成了一条很窄很破碎的山脊,像一条刀背,宽度只有几十公分,两边都是上千米的悬崖,以前也出过事,在地震前我们就是走这条线路攀登。”刘建说。

    他提到,2008年地震后,很多“驴友”就没有走骆驼背了。这群“驴友”在线路选择上也有些问题,在搜救现场看到了绳子、手套,刘建猜测可能是两个人交替保护攀登,一个人在下面滑坠后把另外一个人一起拖下去了。

    刘建了解到,目前雪宝顶雪太大,无人机根本飞不起来,搜救难度大。

    与此同时,刘建发出提醒,要合法登山,登山前要到当地的行政部门进行申报,要科学、有组织地进行攀登,装备上、气候环境上都应该做好充分准备。

    编辑|鹏 杜恒峰

    校对|孙志成

    封面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微松潘、央视新闻客户端、红星新闻 、长江云新闻、封面新闻、橙柿互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国信证券:1月1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下一篇

    央行上海总部公告:暂停兑换!不少人通宵排队,抢到就是赚到?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