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两个合同收入确认不准确,中船应急2022年提前确认收入影响金额3137.24万元,合计增加利润1298.15万元。
每经记者 张明双 每经编辑 张海妮
由于提前确认收入、坏账计提不准确等原因,中船应急(SZ300527,股价7.09元,市值68.29亿元)及相关人员此前收到湖北证监局警示函。1月16日晚,中船应急公告称对前述问题进行了整改,并更正了前期会计差错。
经公司梳理查证,2022年两项收入确认不准确导致当年合计增加利润1298.15万元,两项坏账计提事项合计减少利润金额584.12万元。进行追溯调整后,中船应急2022年归母净利润减少了694.55万元,由盈利166.43万元变为亏损528.11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由于上述盈亏性质的改变,中船应急自2016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归母净利润亏损的情形。
湖北证监局警示函显示,中船应急提前确认收入涉及两个合同。
2021年12月,中船应急签订了8套应急装备销售合同,约定交付期限为2022年12月4日之前。实际上,公司2022年仅通过组织内部交验评审交付了2套,由于客户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等因素影响,另6套装备未交付。但公司在未取得客户现场验收报告的情况下,对8套装备全额确认了收入。
因此,公司2022年提前确认收入影响金额2442万元,确认成本金额1108.95万元,增加利润金额1333.05万元。
2021华20合同是中船应急与多个省份的交通部门签订的多批量应急交通装备销售合同,合同约定交付时间为120至180天。因客户未确定发货地点,2021华20-1合同、2021华20-5合同装备暂存公司未发货,而公司2022年按合同金额的95%确认收入。
因此,公司2022年提前确认收入影响金额695.24万元,确认成本金额730.14万元,减少利润34.9万元。
由于上述两个合同收入确认不准确,中船应急2022年提前确认收入影响金额3137.24万元,合计增加利润1298.15万元。
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在坏账计提时不准确,导致公司多计提坏账,减少了利润金额。对部分应收债权,公司应按照评估决议采取单项计提坏账,计提比例20%,但财务人员按照账龄计提坏账1192.79万元,多计提坏账536.62万元,减少利润金额536.62万元;对天津旺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应收债权账龄分类错误,多计提坏账47.50万元,减少利润金额47.50万元。两项坏账计提事项合计减少利润金额584.12万元。
1月16日,中船应急对上述事项造成的会计差错进行追溯调整,2022年营业收入减少3137.24万元,更正为16.58亿元;2022年净利润减少694.55万元,由1248.52万元调整为553.97万元,归母净利润则由盈利166.43万元调整为亏损528.11万元,出现盈亏性质的改变。
由此,中船应急自2016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归母净利润亏损的情形。记者注意到,进入2023年以后,中船应急的业绩进一步下滑,公司2023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2.14亿元,同比下降9299.07%。
湖北证监局警示函还显示公司涉及信息披露方面的违规。
2023年10月25日,中船应急公告,补充确认无偿保管湖北兴舟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舟公司)1800万元事项,并授权经营管理层根据协议约定办理后续归还事宜。兴舟公司为中船应急第二大股东的全资子公司,而第二大股东及中船应急的实际控制人均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本次事项形成关联往来。
然而,涉及上述1800万元的《资金无偿保管协议》签订时间为2022年6月,中船应急未将该笔资金情况作为关联交易履行审议程序及信息披露,直到一年多后,2023年10月才对该关联事项进行了补充确认。中船应急对此立查立改,已于2023年12月13日将该笔代管资金1800万元全部归还兴舟公司。
另外,中船重工集团应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应急科技)为公司控股股东的控股子公司,中船应急持有其42.3%股份,自应急科技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为其员工代付社保费用,应急科技已于2023年9月偿还了代付款项。
中船应急表示,应急科技由控股股东委托公司全权代管,员工均为公司派驻,但由于应急科技始终未实质运营,因此未开通社保功能,员工社保关系仍在公司,公司2018年至2023年6月合计代付社保费用383.66万元,公司在现场检查后进行了整改,应急科技已于2023年9月偿还了全部代付社保费用。
除代付社保费用外,中船应急还为应急科技代付19.81万元开办费;在应急科技全面接管“中船重工(赤壁)国际灾害体验城建设项目”之前,中船应急原拟自行建设该项目,项目前期投入费用629.56万元。应急科技均已向中船应急归还或支付上述费用。
2023年8月,中船应急决定注销无实质性经营业务活动的应急科技,并于当年12月完成注销。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gic19149759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