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王帆 每经编辑 杨夏
2022年7月创业板过会,但至今仍未登陆A股,深圳市达科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科为)的IPO(首次公开募股)进度缓慢。
达科为是一家生命科学研究服务及病理诊断提供商。明面上看,达科为似乎为医疗器械企业,实际上,由于公司代理销售第三方品牌科研试剂等产品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50%,根据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达科为所处行业为“批发业”。
换句话说,达科为主要的角色还是国际医药器械品牌的国内代理商。因此,公司代理业务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也受到监管部门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深交所曾重点要求公司说明代理业务是否具有成长性及可持续性,是否符合成长性创新企业定位。
由于代理业务占比较大,因此根据有关文件规定,达科为所处行业为“批发和零售业”中的“批发业” 视觉中国图
对单一代理品牌存在依赖
招股书(2023年9月注册稿,下同)显示,在生命科学研究服务领域,达科为主要从事科研试剂及仪器的代理销售,以及部分科研试剂的自主研发、生产及销售;在病理诊断领域,公司主要从事病理诊断设备及试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020~2023年上半年“三年又一期”(以下简称报告期),达科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05亿元、8.37亿元、10.39亿元、5.23亿元。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0.98%。报告期内分别实现净利润8133.45万元、1.04亿元、1.01亿元、4095.26万元。2020~2022年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1.41%。
在达科为的营业收入中,代理业务占比超过七成。报告期内,达科为代理品牌收入分别为4.72亿元、6.64亿元、7.74亿元和3.9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 78.15%、79.5%、74.59%和75%,主要代理供应商为BioLegend、PeproTech、Nexcelom Bioscience、LGC等国际生物技术品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代理品牌中,达科为存在对单一品牌的依赖。报告期内,达科为向国际主要流式抗体生产商之一 BioLegend的采购金额分别为1.68亿元、2.48亿元、3.40亿元和1.93亿元,占报告期各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4.90%、51.43%、50.19%和58.43%。
由于代理业务占比较大,因此根据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达科为所处行业为“批发和零售业”中的“批发业”。
记者还注意到,尽管达科为从2013年开始自主研发病理诊断设备产品,由单一产品拓展到多产品线,且在疫情期间自主研发了病毒保存试剂(2023年不再销售),但是目前自主品牌占比仍较小,2023年上半年占比仅为25%。相比国内主流医疗器械企业的创新研发属性,达科为以代理销售为主的业务模式在盈利空间和发展前景上存在一定差距。这也导致达科为被交易所重点问询代理模式持续性、研发能力等相关问题。
2023年9月披露的“问询与回复”文件显示,深交所要求达科为结合研发能力、研发路线,进一步说明发行人自研品牌试剂相较于发行人代理销售试剂的优势特点,自研品牌试剂能否逐步替代发行人代理销售试剂份额;说明近年来我国进口科研试剂、仪器相关政策环境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发行人代理业务是否具有成长性及可持续性,并作出相应风险提示;进一步论证发行人的成长性,是否符合成长性创新企业定位。
研发费用率低于行业均值
或许意识到代理业务的发展掣肘,2023年11月,达科为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24周年讲话”中,公司董事长吴庆军表示:“达科为已经走在了更多的研发、更多的自主创新的道路上。”
那么,目前达科为的自主研发能力究竟如何呢?
先看专利技术,招股书显示,公司拥有专利147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在试剂产品方面,公司掌握了细胞因子定量检测技术、细胞分离培养技术等核心技术。对比同行来看,截至2022年末,泰坦科技拥有专利134项,安必平拥有专利95项,亚辉龙拥有专利206项。
再看研发人员数量,截至报告期末,达科为的研发人员共141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5.56%。而同行其他企业研发人员占比大部分为20%~30%。
最后看研发投入,报告期内,达科为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59%、3.94%、3.85%和4.67%,而同期行业平均值分别为4.46%、5.23%、5.08%、7.64%。
总体而言,达科为在一些研发指标上低于行业均值。
在本次IPO募投项目中,达科为拟募集的8亿元将投入2.8亿元到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项目围绕病理诊断、体外诊断、细胞治疗、AI(人工智能)诊断等研发方向具体建设抗体工程中心、诊断试剂工程中心、细胞工程研究中心、实验病理学工程与技术研究中心和AI诊断工程中心。
2024年1月1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尝试就自主研发战略等问题采访达科为,拨打公司电话并发送采访邮件,截至发稿尚未获回复。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