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城市的出圈,其实是打通了一种路径,让中国旅游界和文旅职能部门看到了一种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就是打通了人和地方的关系,从而让旅游者愿意“埋单”。
每经记者 张蕊 每经编辑 陈星
冻梨切盘、地瓜配勺、机场交响乐、冰上热气球……最近的哈尔滨使出浑身解数花样宠爱南方“小土豆”,让本地人直呼“尔滨你变了”“尔滨你让我感到陌生”。
在微博搜索“尔滨”,出来的是一长串热搜词条,从层出不穷的冻梨新花样,到一场“砂糖橘”的双向奔赴,再到东北三省一家亲,哈尔滨的一举一动都为广大网友津津乐道。
如今的哈尔滨可谓是当之无愧的香饽饽。哈尔滨为什么火了?能不能火得更长久?
1月11日,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罗秋菊在由知萌咨询机构主办的“2024消费趋势大会”上发表题为《内容文旅,共创出发》的主题演讲。
大会结束后,围绕上述问题,罗秋菊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的专访。
NBD:当下国内最火的旅游目的地非哈尔滨莫属,您怎么看这次哈尔滨的爆火“出圈”?
罗秋菊:哈尔滨的冰雪其实一直都存在,为什么原来没有爆火,而现在火了?这体现了两个转向,第一个转向是,以前一个地方的旅游可能更偏重景观,要有名山大川,要有景色,甚至要有大投资才能够制造景观。但是现在内容变得更加重要,一个旅游目的地营造的不完全是景观和空间,更多的是内容,我愿意把它叫做情感。
情感是一种新的生产力,其实哈尔滨“宠”游客也体现了一种感性、一种情感。我们现在很难抵御这些,因为现在社会发展速度太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各种压力也比较大。在非常理性或者格式化的社会,当有一个地方拥抱你,用各种方式来宠你,你会觉得这跟日常生活不一样,我愿意把它称之为感性城市。
原来游客去到一个地方,跟目的地的生活、跟当地的居民其实是很难真正融在一起的,但这次哈尔滨用“南方小土豆”这样一种情感的营销,让游客感觉到它是可触摸的,和当地居民也是可以在一起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新的转向。
第二种转向是,过去游客去一个目的地,很多时候是去享受本地没有的东西,比如异文化,但是异文化有时候看不见摸不着,就会被一些景色所取代。现在像榕江“村超”、淄博烧烤,以及哈尔滨冰雪旅游,有学者就认为是“意义脱贫”。
我们特别是“Z世代”群体,现在生活在中国最富足的时代,在物质上已经比较富裕了,但是在后现代社会,人的精神是相对贫乏的。很多学者会认为游客去哈尔滨,实际上是完成了一种自发的、集体的仪式感,它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丰富,所以叫“意义脱贫”。当然,这个概念重不重要另当别论,但至少可以说明现在游客的行为方式、行为模式已经跟过去传统的不太一样了,他们更多追求的是一种放松、一种舒适、一种情感。
NBD:您觉得哪些因素促成了哈尔滨的爆火?
罗秋菊:首先是DMO(目的地营销机构)包括文旅部门、旅游机构、营销机构等转变了思路。就像故宫一样,过去的故宫就是一些建筑,但是现在的故宫不仅仅是建筑,它用一些文创产品一下子拉近了紫禁城和消费者、旅游者的距离。所以新的时代,不管是文旅职能部门,还是旅游从业者,开放思想之后就会海阔天空,重投资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是轻资产的运营。
第二个因素就是如何通过洞察旅游者的新变化,去击中或者触摸他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把人和地方紧密地连接起来。冰雪不只是哈尔滨有,但哈尔滨触摸到了旅游者或者潜在旅游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所以人们愿意到哈尔滨来。
再比如“村超”,“村超”对热爱足球的人是一种治愈,因为“村超”是一种很纯粹的足球比赛。哈尔滨也是一种完全的冰雪旅游,但它是在地化的。哈尔滨、榕江县“村超”出圈,其实都是有一些共性的。
NBD:现在有一些声音,认为无论是淄博还是哈尔滨,都有可能是昙花一现。对于这些出圈的城市来说,怎样才能火得更长久?
罗秋菊:其实我并不认为网红城市、网红景点就一定要长久。比如淄博因为烧烤火了,贵州榕江县因为“村超”火了,现在是哈尔滨火了,这些城市的出圈,其实是打通了一种路径,让中国旅游界和文旅职能部门看到了一种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就是打通了人和地方的关系,从而让旅游者愿意“埋单”。
长沙其实也是网红城市,它是通过时尚出圈;河南的唐宫夜宴,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遗产活化。所以我认为看待这样一些城市,实际上就是看到一种方法论,每一个地方都应该在地化,学习怎么来挖掘当地的文化,同时又能够洞察旅游者需要什么。这种方法论有助于当地的旅游产品不断提质增效,在全国形成一种示范。
所以要把它放在全国范围内,要“算大账”。在“算大账”的情况下,它其实是一种迭代的思路,就像电子产品不断迭代一样。在找到一种方法论之后,让更多的城市不断追逐、不断挖掘在地化,包括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等,不断地迭代旅游产品,这实际上是好事,会让整个旅游行业走上高质量的发展路径,超越过去的传统模式。所以“淄博们”不一定要一直用烧烤来保持红火。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蕊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