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郭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场马拉松,不是短跑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1-01 23:28

    每经特约记者 岳琦

    当房价高涨、环境堪忧、就业困难,你所居住的城市能可持续发展吗?这显然不是只看GDP就能得出结论。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全球共识,城市的可持续则与个人命运联系最为紧密。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联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开展的一项研究中,中国各省份以及110座大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表现被量化评估和排名。这项始于2014年的研究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环境和社会民生方面的24个指标。《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3)》2023年12月初在迪拜举行的COP28(2023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发布。

    郭栋指出,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标需要专注于城市自身的特色,而不是盲目从众,内卷、内耗。图为郭栋 受访者供图

    “城市是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核心,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战场。”该研究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管理学教授、可持续发展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栋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专访时说。

    新鲜出炉的2023年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排名中,位列前十名的城市分别是:杭州、珠海、无锡、青岛、南京、北京、上海、广州、济南、苏州。近年来城市可持续指数排名总体稳定,但也有升有降,可谓你追我赶。对此,郭栋说,可持续发展是马拉松,而不是短跑,想改变排名是很难的,需要持续的政策发力,以及公众行为的转变。这个理念在该项目指标体系和权重分配中反映得很科学,是非常创新的地方。

    “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标需要专注于城市自身的特色,根据自然禀赋、地理位置、人口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寻求自己的比较优势,找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不是盲目从众,内卷、内耗。”这是郭栋给城市主政者提出的建议。他还认为,要想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就不能单一指标论英雄。设计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也是希望评估指标可以多元化。

    谈研究初衷:不以单一指标论成败

    NBD:这项研究初衷是什么?郭栋:管理学有一个格言说“没有指标就没有管理”。现在很多省市、企业,都在制定达到双碳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达标的过程中就需要制定具体的指标,以此作为指引和评估进展。没有指标,就很难去进行城市间、机构间的比较和评估,没有对标,就不知道自己做得是好是坏,是快是慢,这是我们设计这个指标体系的初衷。

    我们建造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也是希望对于发展的评估可以多元化。不要以单一指标去论成败。近年来经历了疫情、地缘政治冲突,气候变化对我们生产生活所带来的冲击,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显然已经不是可以只以GDP增长率去论英雄的时代了。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定义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更加多元了。

    NBD:2024年的中国百城可持续指标排名有什么新变化?

    郭栋:2024年主要的一项改变就是在2023年100座城市的基础上扩充到110座城市。以市区常住人口做一个基准,市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所有城市都被纳入到排名体系了。

    杭州连续三年排名第一位,珠海第二,无锡第三。排名还是比较稳定的,长沙跌出了前十,苏州又重新回到了前十。中国城市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相比2023年均得到了提升,各指标间的城市排位波动变小,各城市都在平稳地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

    一线城市中,只有深圳不在前十,主要是因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普”)深圳市常住人口为1756万人,而上年度抽样统计公布的常住人口为1343万人,七普数据订正后常住人口增加了412万人,增幅达到30%,是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变化最大的,北京、上海、广州分别增幅为1.66%、2.4%、22%。因此,深圳常住人口暴涨造成人均资源拥有量下降,从而影响了社会民生、资源环境方面指标的排名,使得整体可持续发展排名下降。

    NBD:2024年的指标排名中有什么趋势和特点?

    郭栋:我们有分类排名。比如经济发展质量领先的城市跟2023年大致相同,单个城市排名稍有变化。从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排名来看,东部城市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表现得比较好一些。经济发展排名比较靠前的城市主要是长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这个地区的城市。

    南京连续两年经济发展这方面都是位居首位。除了南京以外,其他在社会民生领域表现好的城市都是在经济发展排名前十以外的。所以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发展还是比较不同步的。

    资源环境分类排名前十的城市主要是在南部省份。这些地方可能资源比较丰富,生态环境比较好。拉萨连续四年都是生态环境排第一的城市。自然资源环境这方面的指标主要是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每万人的城市绿地面积和年均空气污染指数。

    谈发展提升:光靠政府推动当然不行

    NBD:经济发展好的城市,社会民生上可能表现没那么好,这是为什么?

    郭栋:是存在这种不平衡。现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有17个目标,这17个目标是不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呢?按照联合国的标准,这17个发展目标都是同样重要的。

    但是毕竟自然、社会资源也好,政府资源也好,都是有限的,所以有时候必须得有一个取舍。先发展什么后发展什么?如果说所有目标同等重要,那各个国家、省市是否会专注于比较容易提高、容易改善的方面,反而忽略可以给当地可持续发展带来最大影响力的方面?其实可持续各个方面的可替代性一直在学术上也存在争议。

    不少城市在不同指标中的表现是很不平衡的。这涉及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本来就是一个多领域协同发展的概念。我们目前的很多评估、计算方式大多数依赖可替代的计算方式。如果认定为不可替代的话,改变一套算法,实际上很多一、二线城市排名会大幅度降低,因为这些城市的发展往往是最不平衡的,有些指标表现领先全国,另外一些指标,比如拥堵、生活成本可能垫底。

    NBD:蓝皮书中也有国际城市和中国城市的对比,有什么发现?

    郭栋:我们用一些单项指标去对比了中国城市跟国际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虽然在某些领域包括杭州在内的中国城市依然明显落后于国际对比城市,但指标的统计数据却也明确地反映出了国内城市逐年的进步。

    在消耗排放方面,国内城市还相对表现比较好一点。在单位GDP水耗方面,深圳连续三年在全国这110座城市里排名靠前,大概能达到国际水平。一线城市整体来看在节能减排这块儿做得还是不错的,主要就是这类大城市面临着很大的节能减排的压力。宁波、广州、珠海相对来说都是东南沿海比较大的城市,比较重视资源的高效利用。

    NBD:一个城市该如何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

    郭栋: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上,我们是要看可持续的改变,政策上要有很长期的发力。居民的生活水平真的有了质的提高,而且可持续的提高,才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城市的主政者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其实是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一个专注于城市本身的特色,而不是盲目地追求短期的利益。现在很多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就是一种多利益相关方的模式。全世界各个地方的政府手里的资源都是很有限的,光靠政府去推动可持续发展当然不行。所以要倡导公众积极参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改变自身行为,鼓励社会公众、私营部门、非盈利性组织等利益攸关方发挥更大作用。

    谈指标设计:在乎较为长期的改变

    NBD: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这个项目有何特色?

    郭栋: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漫长的提升过程。我们指标体系的设计比较在乎一些较为长期的改变。所以排名的提升是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会体现出来。这种设计主要是在权重的设置上,这是比较创新的做法。中国110座城市绝大多数城市的GDP增长率都在2.5%至4.5%之间。所以一座城市每年如果有一点点变化,对整体GDP增长率指标的排名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种就像短跑,0.1秒的差距就可以决定冠亚军甚至更多的名次。可持续发展是马拉松,而不是短跑。我们认为这种用很小差异去区别城市之间表现的指标,它不能很好地代表可持续。就像0.1秒的差距对于赛场上的运动员来说可能是重要的,但用其衡量人类体能的发展显然是不合适的。可持续是一个很长期的概念,是一个代际公平的概念。我们不能赋予这种表现差异不大的指标很高的可持续发展权重。

    NBD: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权重是如何分配的?

    郭栋:一般情况下要做类似的排名体系或指数,权重都是专家主观设计的。而我们的权重不是通过专家打分设计的,而是用统计学方法去计算的。

    在我们的指标体系里边,那些城市与城市之间表现差距不大的指标,权重会比较小。我们的指标体系中权重最低的就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是0.95。因为这个指标所有城市都在85%~95%。这就像考试,从98分提高到100分对于知识的获取本身没有太大意义,对这些本身已经很优秀的学生进行排名,同时赋予这个排名很大的社会意义就太“卷”了。而从60分到80分,这个进步是很显著的。一些比较不容易改变的指标,城市与城市之间差别很大的这些指标,我们反而应该给予大的权重。

    所以可持续发展是马拉松,马拉松比赛想改变排名是很难的,不是说今天加强训练就追上了,也不是谁现在状态好,就能超越别人的。我需要有质的和根本变化才能超越对手。这不就是可持续发展提倡的理念吗?

    谈聚焦城市:“解铃还须系铃人”

    NBD: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何重要?

    郭栋:城市只占了整个地球2%的土地面积,但是消耗了超过75%的自然资源,75%的碳排放都是来自于城市。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才是解决可持续问题的重中之重。

    要想解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也好,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好,都需要聚焦于城市,因为这是根源所在。

    NBD:在城市开展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优势?

    郭栋:在资源环境的限制下,我们只有两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可走,要不然节约使用,也就是提高使用资源、能源效率,要不然就找替代,搞创新。如果讲节约,城市必然是最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另外一条路是创新,比如找出替代性能源也能解决资源的制约性问题。从创新的角度看,城市实际上也是创新的温床。人口聚集的地方大家在一起往往才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所以城市是最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也是制造就业和创新的温床。

    还有一个很根本的方面。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城市的环境问题、极端气候对我们生产、生活上带来影响才是我们在乎的。

    封面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陈祖恒:新型工业化赋能香港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下一篇

    印度成人口第一大国 是红利还是负担?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