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传智教育和安利股份相继发布公告,公司认购的中融信托产品发生逾期兑付,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兑付的风险,涉及本金合计达7000万元。12月以来已经有多家公司公告中融信托产品发生逾期兑付。
每经记者 冯典俊 每经编辑 张益铭
跨年前夕,又有两家上市公司发布中融信托产品兑付风险公告。
12月29日晚间,传智教育(SZ003032,股价14.40元,总市值57.95亿元)、安利股份(SZ300218,股价13.55元,总市值29.40亿元)相继发布公告,公司认购的中融信托产品发生逾期兑付,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兑付的风险,涉及本金合计达7000万元。
记者注意到,12月以来已经有多家公司公告中融信托产品发生逾期兑付。火星人购买的中融-隆晟1号到期后未收到本金及投资收益,涉及本金5000万元;安记食品购买的中融-昱盈1号产品到期后未收到本金及投资收益,涉及本金500万元;法狮龙购买的中融信托产品存在未能及时兑付风险,涉及本金6000万元。
根据传智教育公告,公司于2023年4月通过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传智教育于2023年7月3日认购了中融信托发行的信托产品圆融1号,认购金额为5000万元,到期日期为2023年12月28日。
截至公告披露日,圆融1号的本金及投资收益尚未兑付。公司已就该信托产品的兑付事宜向中融信托多次进行了问询与沟通,目前尚未收到中融信托的书面回复。
传智教育表示,目前正在积极联系督促各相关方尽快向公司兑付上述投资本金及收益。同时积极准备相关材料,必要时将采取法律诉讼措施等其他维权手段,最大程度减少公司的潜在损失,维护全体股东的权益。后续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使用自有资金投资理财产品的安全评估,严控投资风险,密切关注理财产品的回款进展情况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传智教育进一步表示,目前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均正常进行,该事项不会影响公司的持续运营能力及日常经营资金需求。
传智教育是一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集团,公司致力于培养高精尖数字化人才。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4.46亿元,同比下降28.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下降38.84%。截至9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8.05亿元,负债为3.55亿元。
安利股份也在12月29日晚间公告,公司于2022年8月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为进一步提高公司自有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水平,在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资金需求和确保资金安全及流动性的情况下,同意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使用额度最高不超过15000万元的自有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在该额度范围内,资金可以滚动使用。
产品信息显示,安利股份2000万元购买中融-圆融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8%,产品期限为2023年6月30日至12月27日。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收到上述信托产品的本金及投资收益。公司已就信托产品逾期兑付的事宜与中融信托多次进行了沟通,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未收到中融信托方面的正式文件回复,后续公司将继续督促中融信托尽快兑付本金及投资收益,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根据中融信托官网发布的公告,其与建信信托、中信信托签订了《委托管理服务协议》,并聘请上述两家公司为其经营管理提供专业服务。中融信托相关的债权债务关系、信托法律关系不因此而发生改变,中融信托将继续按照有关法律和信托合同约定,对信托产品投资者承担受托人责任。
安利股份成立于1994年,位于安徽省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桃花工业园,主要生产经营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和聚氨酯复合材料。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4.31亿元,同比下降4.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42亿元,同比下降77.38%。
12月以来,已经有多家公司发布公告称购买的中融信托产品发生逾期兑付。火星人(SZ300894,股价16.24元,总市值66.38亿元)于12月5日公告,公司购买的隆晟1号到期后未收到本金及投资收益,涉及本金5000万元。
安记食品(SH603696,股价10.58元,总市值24.88亿元)于12月4日公告,公司购买的中融-昱盈1号产品到期后未收到本金及投资收益,涉及本金500万元。
法狮龙(SH605318,股价16.07元,总市值20.77亿元)发布公告称,公司购买的两个中融信托产品,一个已到期,尚未收到本金及投资收益;另一个即将到期,预计也存在未能及时兑付风险,两个产品涉及本金合计达6000万元。
金房能源(SZ001210,股价19.75元,总市值21.51亿元)在12月22日晚公告,公司购买的中融-圆融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发生逾期兑付,金额达到5000万元。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846723932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