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876名员工,被追索扣回绩效薪酬5824万元!7000亿市值大银行,为何这么做?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2-30 20:08

    每经编辑 孙志成    

    12月28日晚,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发布的监事会决议公告显示,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招商银行2022年度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的议案》(下称《议案》),引发较大关注。

    据证券时报,记者从接近招行人士处获悉,招行根据监管的最新要求,由银行保险机构董监事会每年对本公司的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至少进行一次审核,并相应地予以公告,属于正常的一项管理工作,并非一些舆论所谓的“讨薪”“退工资”,更不涉及影响银行保险机构的经营状况

    事实上,这类“追索扣回绩效薪酬”在业内已并非新鲜事。在监管频频出台政策下,截至2023年3月,有95%以上银行保险机构已制定并实施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今年,已有多家银行公布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具体情况及节点进展。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招行追索扣回绩效薪酬近6000万

     

    12月28日晚,招商银行发布监事会决议公告称,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招商银行2022年度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的议案》。

    CFF20LXzkOycSoibMibcWFRG01LuEcpaIp2y5xLHwNACMpVrjDdDFXpVD5NmpnCttgDf7dWR9rH4vSe63Gia9icUEg.png

    事实上,此次监事会决议公告审议通过《议案》仅是招商银行2022年度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一次节点进展。

    12月1日,招商银行就曾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审议通过上述《议案》。

    拉长时间线来看,去年12月28日,招商银行发布的另一份监事会决议公告显示,会议审议通过了《招商银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管理办法》,这也为后续“反向讨薪”打下基础。

    今年3月披露的招行2022年年报显示,为缓释各类经营和管理风险,该行根据监管要求及经营管理需要,建立了薪酬延期支付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相关机制。2022年,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2876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5824万元。相当于人均退薪2.03万元

    此外,招商银行还从应分配给员工的年度薪酬中预留了薪酬风险准备金。该行表示,该准备金的分配兼顾长短期利率,以业绩与风险管理情况为依据,通过考核进行分配。如出现资产质量大幅下降、风险状况和盈利状况明显恶化、较大案件发生、监管部门查出严重违规问题等情况,其相关人员的薪酬风险准备金将被限制分配。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上,这笔追索扣回金额在招行人力成本中占比并不大。截至2022年末,招行有接近11.3万名员工,被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为2876人,占比仅为2%。

    据第一财经,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从去年制定通过《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管理办法》到执行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5824万元,再到近期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议案,招商银行基本将绩效薪酬追索全流程的关键节点都进行了披露。而这些银行以前鲜少会披露,因此容易引起社会关注和讨论

    截至12月29日收盘,A股招商银行股价27.82元,总市值7016亿元。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95%银保机构已制定相关制度

    据第一财经,事实上,银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并非新鲜事。

    在去年上市银行年报中,除招商银行外,渤海银行、九江银行也明确公布了追索扣回具体金额。

    渤海银行2022年报就显示,2022年该行追索扣回370人绩效薪酬1760万元,人均被追回约4.76万元;九江银行2022年报则显示,报告期内该行绩效追索扣回总金额为163万元,不过并未披露具体人数;江西银行则披露了扣回具体事由,表示对不良资产形成负有责任的人员,按不良责任本金大小进行认定,并追索扣回相应绩效薪酬。

    此外,根据原银保监会今年3月披露,山西5家城商行在合并重组期间,对61名高管和关键岗位人员追索扣回绩效薪酬3359万元。

    不少银行在财报中虽没有披露追索扣回金额,但已建立相关机制,在财报中有多处涉及追索扣回、延期支付绩效薪酬方面的表述。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年报显示,六大国有银行中,邮储银行已建立了绩效年薪延期支付制度,其余五大行都表示建立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及追索扣回制度。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渤海银行等都建立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及追索扣回机制。

    在地方银行中,北京银行、青岛银行、郑州银行等都建立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及追索扣回机制。

    今年以来,除招商银行外,西安银行、厦门银行、光大银行德等多家银行在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执行阶段披露了相关进展。例如,11月20日,厦门银行曾公告该行监事会通过《2022年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报告的议案》;西安银行在12月21日审议通过了《关于修订<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管理办法>的议案》。

    根据原银保监会在今年3月发布的数据,截至3月末,95%以上机构已制定并实施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特别是在一些高风险机构,相关制度为追究违规高管责任、挽回资产损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编辑|孙志成 杜波 杜恒峰

    校对|王月龙

    封面图自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公开资料、第一财经、证券时报等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央视前知名主持人,被曝行贿超950万元,行贿对象一审被判刑11年

    下一篇

    年底了,中国恒大未能清偿的到期债务已累积到3163亿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