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段炼
昔日“国货一哥”李宁(HK02331)有大动作。
12月10日晚间,据港交所文件显示,李宁将以2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0.24亿元)从恒基兆业购买物业,物业的一部分用作集团于香港的总部。
不过,在香港楼市价格不断下跌背景下,这一动作并不被市场看好。今年下半年以来,香港楼市价格不断下跌,12月4日,美联楼价指数最新报140.78点,按周跌1.13%,已连续下跌十六周,本年迄今楼价跌3.6%,创逾六年半新低。
受此影响,今日早盘,在李宁股价跳空低开逾11%,截至午间收盘,跌13.63%,报18.44港元,年内累计跌幅近73%,总市值484.11亿港元,年内蒸发上千亿,已不到安踏的四分之一。
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联系了李宁媒体关系负责人,该人士回应称,“公司在香港置业的原因和背景已经详细在公告中进行了披露。今日公司股价走势是市场行为,我们也不好置评。”
豪掷22亿港元在香港买楼
李宁12月10日在港交所公告,李宁将以22.08亿港元从恒基兆业购买物业。买方(公司之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与卖方订立买卖协议,据此,买方有条件同意购买销售股份并承接转让销售贷款,代价为22.08亿港元(须作完成调整)。
于完成后,公司将拥有目标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之权益,而目标公司将成为公司之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因此,目标公司之财务业绩将会于集团之财务报表中综合入账。
目标公司为一家于香港注册成立之有限公司,并为卖方之全资附属公司。目标公司主要从事物业投资,并为物业的唯一法定及实益拥有人,而物业为目标公司之主要资产。
物业为一整幢楼宇,总占地面积约9600平方尺及其总建筑面积约144000平方尺。楼宇包含22层商业/办公空间及两层零售区域。据董事经作出一切合理查询后所深知、尽悉及确信,各物业租户均为独立。
李宁表示,本集团在香港的业务具有庞大发展潜力。此外,拓展集团在香港的业务运营将有助拓展国际业务,因而具有重要策略意义。通过收购事项购买物业用作集团的香港总部展现了集团对香港的业务充满信心,并标志着其落实执行加强国际业务发展计划。
“打折都不好卖了”
李宁“高端化”遇阻
今年以来,李宁经营业绩不及预期,导致股价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10月26日,李宁股价单日暴跌20.7%,股价突然暴跌的“导火索”或许是,其最新发布的第三季度的经营情况。10月25日,李宁公布了三季度运营情况报告,报告中零售流水仅录得中单位数增长,环比第二季度的10%-20%的中段增长大幅下行,这无疑让投资者们大失所望。
值得一提的是,到2022年之后,李宁“高端化”策略明显乏力。一方面,阿迪、耐克再度归来,安踏等国产品牌奋力向上,都对李宁形成了挤压;另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消费者似乎并不愿意为李宁的“高端化”买单,李宁的转型之路充满坎坷。
据2022年年报显示,2022年李宁营收达到了258.03亿元,同比增长14.31%。如果说营收端由于2021年突发利好的影响,在高基数下短暂回落尚在情理之中。那净利润仅录得40.6亿元,较2021年仅仅增长1.32%,不但远低于营收同比增速,相较2021的136.1%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也有天壤之别。
图片来源:李宁官网
更令人担忧的是,李宁现在打折都不好卖了。从2023年中报来看,李宁2023年中期营收增长13.0%,净利润却同比下滑3.1%。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公司为了促销,再度增加了线上渠道和零售终端的折扣力度,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
与此同时,李宁的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却从2022年的55天上升为57天,货品积压更为严重。降价和压货并存,表明李宁的高端之路已经走到最为坎坷的路段。
“今日李宁股价大跌,这可能是因为投资者对于李宁公司的未来前景感到担忧。此次买物业的动作可能被视为一种抄底香港楼市的行为,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投资者并不看好李宁公司的发展前景。市场反应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公司财务状况、行业竞争环境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等。”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
编辑|段炼 杜波
校对|孙志成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上市公司公告、证券时报-e公司、每经网、公开资料等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