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黄岳:问界一举成名,新能源车又行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1-17 10:01

    直播嘉宾:黄岳 国泰基金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14日15:30

    直播简要内容:

    展望明年,市场目前的预期是美联储、欧洲央行都会在明年进入到降息的货币政策周期里面,尤其是明年下半年,外部的需求会有所好转。国内来看,特别是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各项政策也比较多,明年上半年国内经济也会进一步复苏,到下半年应该是全球共振性的全面复苏的状态。 

    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讲,后续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向上的,这对于大宗消费品汽车来讲,就是经济的一个大Beta,汽车本身也是一个顺周期的标的。如果从周期的角度来看,往后看汽车的基本面情况应该逐步向上的。 

    汽车ETF(516110)主要是聚焦于汽车零部件,里面也有整车。这个标的今年很多人是当成机器人去炒的,因为和机器人有很多成分股的重合。所以除了汽车板块的周期性之外,还有机器人以及其他一体化压铸等等新技术带来的成长性机会。

    虽然中国、欧洲等新能源汽车应用比较领先的国家的渗透率可能比较高了,但是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还很低。所以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提升这个大的产业趋势还远远没有结束。短期可能很难再给它很高的估值,更多是按照周期+成长的逻辑。周期性来源于经济周期,可能差不多四、五年左右一个经济周期,里面又有一些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带来一些成长性。可以关注新能源车ETF(159806)。

    智能汽车ETF(159889)代表未来新一代的汽车技术,成分股也是以汽车零部件和汽车电子为主。相对来说这个标的可能弹性会比较大。如果未来有一些新的智能驾驶技术的算法会出来,相关的零部件以及产业链里面的标的也会受益。 

    科创板100从市值的风格上来讲,绝大多数集中在50亿到200亿区间,是偏中小盘的市值风格。行业分布上,第一大行业是医药,第二大行业是半导体芯片,再往后还有通信、计算机等等板块,行业分布比科创50更均衡。当前也有大量的资金聚焦在科创板100板块,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关注科创板100ETF(588120)。

    直播全文:

    一、汽车基本面有望向上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来到长城证券直播间,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国泰基金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黄岳总来到直播间,下面有请黄岳总跟大家打声招呼。

    黄岳:各位直播间的小伙伴,大家好。

    主持人:最近有一个板块热度很高,那就是沉寂很久的汽车板块,像华为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新一代问界M7,10月交付超过1万辆,包括“金九银十”的带动下汽车板块销量也表现很好,一下子点燃了市场的热情,所以投资者对于汽车板块的行情的表现产生了一个疑问,黄岳总是怎么看待当前汽车板块的?

    黄岳:当下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汽车板块的。我们首先看汽车这个产业,它本身是一个大宗消费品。如果看消费的话,其实主要就是大宗消费品、汽车以及家电。

    汽车这个板块的表现,如果我们抛开政策因素的影响,其实更多的是和经济周期息息相关的。我们今年应该说经济周期是微弱复苏的情况,去年相对来说可以理解为是不大好的,有点类似于衰退的经济周期,那么今年应该说从衰退逐渐走向微弱复苏的情况。

    但是因为今年出口压力都比较大,今年大家可以看到美联储,包括欧洲央行货币政策都是非常鹰派的,利率水平快速地提升,所以对于海外的需求势必会造成比较大的负面冲击。展望明年,市场目前的预期是美联储、欧洲央行都会在明年进入到降息的货币政策周期里面,尤其是明年下半年,外部的需求会有所好转。

    我们看内部,内部的话一方面是地产,今年应该说仍然是惯性下滑的一年,但是今年又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包括认房不认贷,包括其他一系列的政策,所以明年正常来讲,相比今年,环比应该是偏好的。

    另一方面,大家可以看到,从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应该说政策的手段是非常多的,而且我们再往后看,包括中央政府赤字率的提升,明年其实很有可能也会进一步延续。往明年展望,应该说很有可能上半年是中国国内的复苏,到下半年应该是全球共振性的全面复苏状态。

    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讲,我们往后展望方向是向上的,这里面对于大宗消费品汽车来讲,应该说就是经济的一个大Beta。如果从周期的角度来讲,往后看汽车的基本面情况应该是向上走的。

    今年整体的情况应该说基本算是符合预期,夏天的时候可能比预期稍微差一点。大概从8月份开始,汽车的销量开始有所好转,尤其是刚才提到的问界等新车型上市,也驱动了最近汽车的销量数据。包括其他一些汽车上险的数据都是不错的。但是也没有好得太多,肯定达不到去年6月、7月份爆发式增长的情况。去年有购置税的重磅政策出来,而且去年欧洲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大幅超预期,

    今年汽车的市场基本上是属于符合年初的预期的,只不过中间有波动,夏天的时候可能稍微弱一点,到了秋冬季又稍微强一些,但是基本上还算是符合预期。

    主持人:黄总刚刚提到了后续宏观是对我们有利的,比如说美联储明年可能会降息,汽车是继房地产以后最大的产业,所以对经济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另外一点,从行业来看,智能汽车、新能源电动车产品层出不穷,所以也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对新能源还是比较看好的。

    周末我们也看了一组数据,乘联会发布今年汽车的销售可以达到2950万辆,10月份公布新能源88万辆,渗透率达到了36%,对于汽车销售有这么好的数据,您怎么看?

    黄岳:这个数据我觉得应该算是符合预期,因为年初的时候,市场给的今年展望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情况,所以应该说数据是符合预期的。其实后面主要还是看预期,进一步增长还是会稍微有些压力,就像我最开始说的,这个就要结合经济周期和其他一系列因素来看。

    刚才给大家介绍过经济周期,明年相对来说还是偏乐观的,不论是从政策角度,还是从几个因素分析来看,包括地产、出口、政府投资,这块相对来说明年的力度比今年更强。从周期性的角度来讲,明年汽车这一块应该会好一些。

    另外,重要级的就看明年有没有新的政策,比如说购置税,类似税收方面的,包括其他方面一些重量级的东西出来。

    另外还有一条线是产品方面,目前来讲应该说没有太大的突破,包括这一轮的问界,包括其他的一些汽车,在智能驾驶上有很多亮眼的地方,这是未来比较大的潜在机会,但是目前应该说它的提升没有那么明显,而且国内可能还涉及到立法等等其他的情况。

    所以我个人认为,可能明年更多的还是集中在预期上,兑现是不好说的,汽车板块大的重点还是放在对于经济周期的判断上,经济周期的向上从而带来大宗消费品的向上,因为本身汽车也算是一个顺周期的标的。而且里面有很多的上市公司,尤其是零部件的公司,本身就是大的机械板块,所以里面也会涉及到机器人,大家可以看到里面有很多标的和机器人的标的是重合的。

    另外还有一块是智能驾驶,目前在智能座舱,包括国内整车的企业,虽然总量上没有太大的突破,但是车型,比如说从完全聚焦在低端车,现在开始做一些中高端的车型,毛利水平还在提升。所以更多是行业内部的变化以及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应用所带来的一些偏Alpha的机会,Beta还是看经济周期。 

    二、智能驾驶前景广阔,但仍需长期努力

    主持人:黄总也提到了智能驾驶,包括华为问界、“蔚小理”、特斯拉等等现在都致力于打造智能化驾驶,尤其在今年AI的发展情况下,AI+汽车智能驾驶站在风头,投资者也比较关注造车新势力的汽车智能化发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在AI的催化下,智能汽车和ChatGPT的时刻有望到来吗?

    黄岳:汽车的智能化可以分为几个维度,提到智能汽车,我们首先关注最核心的还是智能驾驶。

    智能驾驶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说,它可以分成一个系列,包括信息采集和收集的零部件,比如说激光雷达或者是车身四周的传感器组成的产业链。

    国内这一波赶上了电动车的浪潮,正常来说,在燃油车的时代基本上属于二流、三流的汽车工业地位,但是目前电动车在国内实现了弯道超车,已经变成了全球第一梯队、第一流的电动车的供应国。从这个角度来讲,不论是从消费群体的数量,还是从产业链来讲,我们在全球的竞争力还是比较明显的。

    电动车产业链直接带来的是,智能汽车相关一系列的配套设备的普及,因为电动车没有燃油车设计上一系列的包袱。也有人分析过,因为电动车是采用电机电控的这一套系统,所以从传输速度、制动的时间,可能比传统的燃油车,和智能汽车的适配性更好。

    但实际上看参数的话,其实传统燃油车完全一样,没有那么大的差别,基本上差别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燃油车也完全可以上智能驾驶的系统,只不过燃油车的设计有固有的路径依赖,包括我们可以看到传统车企现在也在做电动车,但是它的电动车,不论是在智能化的应用上还是在汽车的设计方面,其实都脱离不开原有燃油车的理念对它的约束。

    但是现有很多造车新势力也就是纯电动车的企业,没有燃油车的束缚,它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打造心目中的产品,所以造成的实际结果就是目前电动车在智能驾驶,包括智能驾驶系统、一系列智能设备的应用上,从整体角度来讲,应该要强于传统的汽车企业。

    智能驾驶这一块,应该说各家有自己的风格,包括技术路线,有的可能是用激光雷达,包括华为这一代新车也是减少了激光雷达的数量,尽可能地用算法,因为相当于降低整体的成本,用算法的先进性来降低硬件的一些感知成本,实现成本的下降。然后再组织智能驾驶的算法,应该说目前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

    大家都知道,AI训练需要数据,那么具体到智能驾驶,因为智能驾驶本身就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一种应用,应该说今年所谓的ChatGPT也好,包括其他的东西也好,更多是基于所谓的大语言模型。大语言模型本质应该是下代的人工智能算法,那么上一代的人工智能算法,还要追溯到神经网络相关的算法,但是神经网络的算法目前性能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已经很小了,就是说你不断地再去给它增加算力、增加数据,它的性能也很难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那么新的算法是基于2018年谷歌提出的Transformer,它是下一代的人工智能的算法,只不过Open AI公司在这个算法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一些技术细节,把它运用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情况下,从而在大语言模型领域形成了一些非常有市场竞争力的模型。

    简单来说,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性能的大幅提升,这是毋庸置疑的。第二是在人机交互方面,本身是一个语言模型,可以直接增强人机交互的体验。包括大家使用过的话都会知道,你可以直接以自然语言的方式向它提问,我们目前用搜索引擎都是输入关键字,所以这里面有很大的提升。

    针对智能算法、智能驾驶,性能提升对于智能驾驶是有帮助的,但是目前智能驾驶最大的瓶颈在于数据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包括现有的大语言模型训练。因为现在互联网,包括人类的知识集已经有大量的数据集可以做训练了,但是智能驾驶势必要有足够多的车主的样本,既包括正常驾驶的情况,也包括在拥堵路段的驾驶情况,甚至包括发生事故的时候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路况以及驾驶状况,综合起来形成对于未来能够上路算法更好的适配。

    AI+智能驾驶解决的是性能提升,计算能力提升了,这毫无疑问有帮助,但是目前数据的积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目前除了算法的维度,包括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市和其他城市,已经有一些区域可以实现在人监督下的,比如说出租车的自动驾驶。未来有些区域中,尤其是人流比较少的地方,会不会有可能实现公交车的自动驾驶,我觉得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真正距离一个成熟、商业化,而且能够在真正大城市复杂路段应用的智能驾驶算法还有比较远的路要走。

    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比较好的一些实践案例,包括我身边也有很多朋友晚上加班下班之后,已经完全通过自动驾驶的方式回家,已经做到了比较好的情况,但是离真正能够商业化的大面积应用还有很大的距离。

    另外,在法律法规的层面也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比如说我出现事故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我的责任要怎么样去界定,我觉得可能还有很多的事情,程序上、法律上的一些事情要去鉴别以及要去做。

    从商业的角度来讲,未来它的商业价值是非常大的。包括我们现在看特斯拉,特斯拉目前的估值体系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给智能驾驶的算法,因为未来的算法有可能能够完全脱离自己的车型,以这种智能驾驶算法的形式去卖给其他没有能力做智能驾驶研发的厂商。让他们能够搭载特斯拉的智能驾驶的算法,本身有点类似于一个平台公司。从数据的角度,从未来商业化应用介入的角度,那么它的商业价值就非常大。

    主持人:新能源车其实是和芯片离不开的,尤其是现在汽车往智能化发展,但是随着我们国家的芯片被国际上一些国家制裁,也出现过缺芯的问题,请问黄总,能否跟投资者讲解一下芯片和智能汽车之间的关系,以及之前芯片短缺对于国内汽车智能化的影响是否有所好转呢?

    黄岳:我们做直播,那么就有摄像机,摄像机里面也有芯片,包括我面前的笔记本电脑。那么这些芯片相对来说,绝大多数的电子产品基本上使用成熟制程完全就可以覆盖了。

    那么汽车里面用到的芯片主要有几类,一类是中控,比如说如果用到智能驾驶的话,中控系统要连接到汽车各个零部件,包括实时获取零部件的信息,这里面也需要用到芯片。

    这里面的芯片是偏运算和储存类型的,相对来说原来是以海外公司的为主。但是国产替代最近也做得比较好,而且这些相对来说不需要用到太先进的制程。

    国内在芯片制造的领域,自主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主要还是在设计领域,原来国内的设计能力相对来说可能偏弱一些,但是最近几年也在不断地追赶。尤其是在制造领域,我个人认为应该没有太大的瓶颈,只要国内的公司能够设计出来,基本上国内的晶圆代工的企业能够完成制造,这是一类。

    还有一类是传感器里面大量的芯片,而且汽车电子最近几年主要的需求量大增的是这一块。因为智能驾驶原来只是车身前部、后部,包括侧面,有影像、倒车的雷达,这里面需要传感器。但是如果要是实现智能驾驶的话,那么需要对更多的区域进行感知,而且感知的时延、感知的能力需要提升,所以光学芯片这一块的需求量大增。

    过去几年主要缺芯的地方也卡在这个领域,但是最近一年左右这个缺芯的问题已经逐渐缓解了。尤其是国内有很多企业,包括功率半导体的企业都在这个领域开始进行产能的扩张,因为这一块技术难度不像手机、AI芯片那么高。国内很多设计企业或者一体化的企业,既做设计,又做加工,这些企业基本上差不多也可以搞。

    过去因为缺芯,所以大家就做产能扩张,反而使得这个领域有点产能过剩,目前库存水平也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高的位置。应该说目前芯片短缺的问题在汽车领域基本上不存在了,甚至可能库存水平还不是很低,稍微有点过剩,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国内的芯片企业在这个领域应该说是在加速进行国产替代,因为这一块技术难度相比手机的芯片要低很多,所以很多国内企业在缺芯的过程,也把握住了这一轮扩大自己市场份额的机会,在这里面进行了大量的国产替代。 

    三、明年有望迎来汽车的中外周期性向上共振

    主持人:其实我们看到最近新能源产业链表现不是很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这么高的背景下,如果再投资新能源汽车,大家觉得有点担忧,担忧的就是未来增长空间在哪方面?

    黄岳:新能源车这个板块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去理解。

    第一个阶段是从0到1,就是原来没有,那么现在有了。对应到新能源汽车领域,上一波大概在2014年到2016年。那个阶段原来你没有电动车,大家可能有印象,那个时候炒的是充电桩,还有一个是客车。因为客车、出租车在很多城市实现了电动化,真正开始有订单交付了。但是那个时候乘用车还没有能够让大家眼前一亮的车型,哪怕有,成本端也不够便宜,甚至厂商要自己贴钱让消费者购买。

    第一阶段是从0到1的阶段,很像目前的AI,炒股的时候都去炒算力,很像那个时候炒充电桩、基础设施,这个阶段就是拔估值。大家都觉得这个板块未来前景很好,早晚都能成,虽然现在没有,把这个估值拔得很高。

    第二个阶段,2019年到2021年,那个时候是产业趋势、渗透率,包括特斯拉的Model 3出来了,包括国内的比亚迪,很多比较好的车型出来之后。消费者发现本身又有购置税的减免,包括其他车牌、号牌优惠政策,原来开燃油车的人愿意去尝试电动车了,渗透快速地提升。

    在这个阶段,上市公司,尤其是汽车企业、零部件、锂电池的经营业绩释放了,但是估值水平仍然是比较高的,所以更多的是涨业绩。大家还是按照成长股给它去做估值,每年可能有30%到50%左右的业绩增速。

    一直到今年一直反映的情况是,不按成长股给你估值了,大家发现增长的速度仍然很快,比如说今年行业仍然是10%到30%的增速,但是增长速度降下来了。原来从2019年到2021年有可能是第一年50%的增长,第二年可能是70%的增长,第三年甚至是100%,所以大家发现不能按照成长股去做线性外推。

    而且本身大量锂电池的企业开始投产,产能可能又过剩了,所以这个时候就开始把估值杀下来了。

    今年新能源汽车板块的经营业绩很好,所以就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杀估值。

    杀估值有没有终点?终点就是说最低的估值也是个周期股,国内的电动车的产业链最差也是个消费电子。大家都知道原来没有电动车之前,国内技术实力比较强的产业链就是电子,包括手机的加工,像以华为为代表的手机设计。包括光学、零部件,这是全球最强的产业链。真正的估值杀到十几倍、二十倍差不多就到头了,最差也是个消费电子。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包括龙头的一些电池公司估值已经杀到20倍以下了,所以杀估值的负反馈基本上已经告一段落了。

    从后续来看,估值杀不动了,盈利到底后续有没有问题?大家都知道今年新能源其他的领域,比如说光伏,欧洲的库存也比较高,订单情况相对来说也没有之前想得那么理想。行业内部也产能过剩,目前汽车领域其实也是这样。因为很多汽车为了补贴消费者,定价定得相对来说比较低,锂电池这个领域也有局部的一些产能过剩。包括我们看龙头的一些企业,可能产能利用率都没有办法达到100%,甚至达到一个很好的比率,产能用不完。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正常来讲,我们就要看汽车这一轮周期性的低点到底在哪里,我觉得目前市场一致预期可能到明年就差不多了,主要是消化一些过剩的产能。因为今年海外的需求比较差,包括最开始介绍的经济周期也是这样,今年国内的需求汽车领域应该是不差的,基本符合市场的预期。海外相对来说没有去年那么强,因为去年欧洲的需求是比较好的。

    再往后展望,因为欧洲、美国的利率水平很高,如果明年进入到降息周期,那么欧美的经济周期从通胀进入到衰退,然后再进入到复苏。这个阶段很快,海外的经济周期也会向上,这样到明年下半年,甚至是到后年的这个时间点,我们会迎来中外周期性向上的共振。

    国内本身估值已经杀到比较低了,我觉得新能源汽车板块都有比较强的反弹机会,但是这个反弹更多的是估值的修复。因为毕竟如果按照消费电子的产业链进行估值,目前新能源汽车板块的估值也是偏低的。目前负面的因素计价过度了,这里面有估值修复的机会,再叠加年底以及明年大盘相对来说是乐观的,所以我个人认为新能源汽车板块短期是比较看好的。

    但是这个位置如果进行估值修复,如果板块涨幅到20%、30%左右,我觉得可能还是要稍微谨慎一点。如果有一个比较大的反弹之后,可能还是要看一看基本面,因为我觉得基本面的恢复时间可能没有那么快。当然,我们也要走一步说一步,因为一致预期可能要到明年的下半年左右,有可能下行的周期能够走完,能够出清,然后再进入到一个上行的周期之中。

    另外,其实有一个很好的增长点,比如新兴市场中的越南、中东,包括“一带一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国内的汽车在海外卖得很好。我们可以看到今年国内经营业绩比较好的整车企业,都是海外的车型卖得很好。虽然国内的渗透率已经比较高了,但是我觉得渗透率没关系,因为估值和渗透率是匹配的,未来渗透率很难再加速成长了,但是估值也已经打到周期股的估值了,所以估值是匹配的,甚至估值已经是偏低的位置,所以这个没关系。

    另外一个业绩增长点在一些新兴市场,比如在中东、东南亚,这些市场国内的电动汽车渗透率在快速提升,而且全球几大经济体中国、美国、欧洲,美国目前电动车的渗透率仍然比较低,但是中国和欧洲的电动车渗透率已经比较高了。

    四、电动化VS智能化,哪个更有潜力?

    主持人:针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有两句话,新能源汽车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针对新能源这两条线路,您觉得这两条路哪一条更具潜力和成长力?

    黄岳:我觉得更具潜力的是智能化,如果成长股分成四个阶段,目前它还属于第一阶段,就是从0到1的阶段,这个阶段正常来讲市场对于板块,包括对于个股的估值能够容忍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都觉得未来的成长潜力很高。

    但是目前智能驾驶领域还没有进入到第二阶段,就是说业绩能够真正释放的阶段,因为目前哪怕是智能驾驶定价最乐观的公司,比如说特斯拉,在纯智能驾驶领域也很难说已经盈利了,这是进入到第二阶段最核心的标志。

    比如说对应到智能手机是iPhone 4,对应电动车就是Model 3这种爆款的车型。第一是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眼球,第二是性能、产品力非常好,已经完全达到了能用的阶段,第三是非常关键的,从财务的角度已经完全可以自负盈亏了,这个产品一出来之后就可以赚钱。

    但是现在智能驾驶领域都在烧钱,都在做资本开支,都在做研发。但是真正说这个东西能卖多少钱,或者说哪怕现在华为有智能驾驶的算法,我卖给汽车企业一套多少钱,这个售价能够覆盖研发成本吗?我觉得很难去算这笔经济账,所以目前还处于相对来说比较早期的阶段。

    从技术的角度,包括从法律法规监管的角度也有一系列的问题没有解决。目前电动车的渗透率是智能驾驶的领先指标,只有渗透率达到很高了,而且这里面的人必须要使用智能驾驶的算法,简单来说就是必须要有足够的智能驾驶数据的积累才有可能催生出非常好用、能够自负盈亏的智能驾驶的算法。

    所以目前从周期角度来讲,从产业演进的角度来讲,应该说还处于第一阶段,也就是拔估值的阶段。智能驾驶目前国内也有比较好的算法,海外也有,但是这些算法公司大多数都是非上市公司,想在二级市场分享它的红利也没有机会。但是它有其他的产业链,比如说零部件、感应器,这里面是有产业链机会的。

    还有一块,目前逐渐进入业绩兑现的还是智能座舱这一块。屏幕更大一些、更漂亮一些,感知的系统搞得更好,这些目前有不少好的东西。包括这一次华为的问界搭载了比较新的技术,包括操作系统,内部架构里面也有大量的零部件的供应商,我觉得这是短期能够看到直接受益的,能够看到经营业绩。

    目前大概处于业绩开始逐渐释放的阶段,但是未来真正业绩的大爆发还是要看智能驾驶。目前可能还在比较早期的阶段,但是这个毫无疑问是非常有潜力的,市场容量、市场空间也比较大。 

    五、汽车产业链投资标的,如何选择?

    主持人:如果想要投资配置汽车板块,我们都知道有汽车、新能源车、智能汽车各种标的,作为投资者,这几个标的之间区别是什么?该如何选择?

    黄岳:这几个标的我们公司正好也有相关的ETF,汽车ETF(516110)主要是聚焦于汽车零部件,里面也有整车。但是整车不是所有的汽车企业,是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比较好的汽车整车企业。占比比较高的可能还是零部件。零部件里面有很多和机器人是重合的,零部件里面也有一些其他机械的供应链供应商,包括热管理、一体化压铸、空气悬挂等等渗透率相对来说比较低的技术,这些未来也有可能走成长股的路线。

    汽车ETF(516110)主要更偏汽车零部件一些,另外还有少数的整车制造的企业,这个标的今年很多人是当成机器人去炒的,因为和机器人有很多成分股的重合。所以除了汽车板块的周期性之外,还有机器人,包括其他一体化压铸等等新技术,带来的成长性的或者偏拔估值阶段的机会。

    另外一个是新能源车ETF(159806),市场对于它的预期就是一个偏周期性的板块。因为新能源上一波是真正的量价齐升,业绩提升、估值提升的格局,这一轮产业趋势起码在二级市场已经炒得差不多结束了。

    但是虽然中国、欧洲等新能源汽车应用比较领先的国家的渗透率可能比较高了,但是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还很低。所以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提升,这个大的产业趋势还远远没有结束。短期可能很难再给它很高的估值,想要再回到2019年、2020年的估值也已经不大可能了,更多是按照周期+成长的逻辑。大家可能更多考虑周期性,周期性来源于经济周期,可能差不多四、五年左右一个经济周期,里面又有一些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带来一些成长性。

    从这个维度去给它做估值,目前估值水平应该说已经处于比较极端的低位了。我觉得是偏低估的,所以这里面的估值修复是有机会的,估值向下的空间不是很大。业绩向上的空间主要就看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的强度也要取决于全球经济周期是不是共振的,包括其他的一些产业政策等等,这个板块目前属于比较中规中矩的板块。估值修复是有机会的,但是不像汽车零部件一样里面有一些机器人概念和其他新技术的概念,尤其是很多权重比较大的成分股能够有想象空间。新能源汽车目前来说想象空间稍微弱一些,更多的反映出周期性,算是周期+成长。

    另外是智能汽车ETF(159889)方面,从名字上来讲,它是代表未来新一代的汽车技术,但是里面的成分股也是以汽车零部件和汽车电子为主,就是说这个智能汽车标的虽然名字叫智能汽车,但是真正看里面,几乎没有一个公司做智能驾驶算法的。

    就像刚才提到的,目前真正做智能驾驶核心的算法基本都是非上市公司,所以在标的里面也找不到。这个标的其实应该理解为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汽车电子目前来讲库存水平不低,压力稍微偏大一些。

    大家也可以看到,今年以来汽车电子的表现相对来说是比较弱势的,汽车零部件相对来说会好一些,相对来说这个标的可能弹性会比较大。因为里面还有一些电子的股票,而且未来有一些新的智能驾驶技术的算法会出来,虽然标的里面没有算法,但是有其他的零部件,包括产业链里面的很多标的。所以这个标的至少一到两年以内更应该理解为零部件+汽车电子。这一块可能属于周期+成长,汽车电子目前可能更多体现出周期性,零部件的机器人相关概念可能会有一些成长性,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 

    六、当前可以关注科创板100ETF(588120)

    主持人:最后看一下布局了新能源相关板块的科创板100指数,最近科创板100在市场的热度也比较高,短期反弹也比较突出。市场有一种说法叫科创板100指数表现是加强版的科创板,黄总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科创板100后市的机会会呈现什么样的特征?

    黄岳:目前投资科创板还是有门槛的,而科创板100ETF(588120)相当于给投资者一个更低的门槛去布局科创板相关标的。

    目前聚焦科创板的指数主要有科创板50和科创板100,科创板100的指数编制方法是科创板50之后的100只股票,从市值的风格上来讲,绝大多数集中在50亿到200亿区间,也就是偏中小盘的市值风格。

    从行业分布上来讲,第一大行业是医药,第二大行业是半导体芯片,再往后还有通信、计算机等等一些相关的板块,行业分布比科创50更均衡。

    如果把科创50的历史走势和芯片走势复盘叠加一下的话,你会发现走势基本上是完全一样的,科创50里面芯片的权重比例是很高的,科创板100的权重相对来说更均衡一些,权重比较高的是医药、芯片以及计算机,这几个板块我个人是比较看好的。

    而且大家可以看到,科创板100在10月份的低点基本上不是显著低于8月份的低点,因为10月份有很多宽基指数都创下8月份的新低,说明也有大量的资金聚焦在这个板块里面,所以科创板100还是目前一个比较好的标的。

    主持人:目前A股呈现出比较低的位置,PB、PE情绪都比较低,下跌的空间可能也比较明显,当前这种反转的情况下,是不是布局科创100指数比较合适?

    黄岳:我个人觉得目前应该是布局科创板100比较合适的时间,里面有几个板块也是比较看好的,其实我个人觉得现在选板块有几个思路。

    第一是机构的赛道,因为机构已经连续两年左右跑输沪深300指数了,正常来讲,这个位置上去赌均值恢复的胜率是很高的。正常来讲,看历史上,机构跑赢市场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而且机构最擅长的就是捕捉产业趋势向上的板块,比如说2019年到2021年的新能源,包括2019年到2020年的芯片,但是恰好这两年产业趋势都是向下的,找不到符合机构特征的赛道,所以机构跑输也是比较符合情理的。

    但是我们再往后看经济周期,我个人觉得会往上走,可能又会回到机构比较擅长的赛道里面,所以第一是我比较关注机构的赛道。

    第二是最好已经连续跌了两年以上。

    第三是10月份的低点最好没有创8月份的新低,或者和8月份的新低差不多。

    这里面选出几个板块正好是医药、汽车、电子,电子主要是半导体芯片。这里面除了汽车之外,像芯片、医药,正好都是科创板100最核心的一些权重板块,所以站在当前时点,我个人确实还是比较看好科创板100指数的,投资者也可以关注科创板100 ETF(588120)。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300009285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首创证券给予山东玻纤买入评级,2023年三季报点评:玻纤行业持续下行,公司由盈转亏

    下一篇

    上海首条往返埃及直飞航线正式开通,每周执行三班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