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特约评论员 陈宪
近日,郑州都市圈成为国家级都市圈的新成员。《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是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第10个都市圈发展规划。从某种意义上说,郑州都市圈是在不断认识、调整与中原城市群关系,并从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中优化出来的。
中原城市群是一个跨省的城市集群,涵盖了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等的30个城市。2016年12月,国务院曾批复同意国家发改委报送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在这一规划中,有一个“1+4”的大都市区构想,即以郑州为中心,与开封、许昌、新乡、焦作四市相连接,形成郑州都市圈的初步构想。根据都市圈的本意,也借鉴先前的都市圈发展规划,现在发布的《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将空间范围调整为“1+1+2”模式,主要包括郑州市、郑州航空港区、开封市和许昌市。这三个地域相邻城市及航空港区是郑州都市圈的阶段性范围,郑开同城化是郑州都市圈的核心。同时,郑州都市圈将与其他相邻及周边城市互联互动、协调发展。
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我国第一个有关都市圈规划建设的文件《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城市群与都市圈分别作出定义,并阐释了二者的关系。《意见》指出,“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城市群、都市圈都是大国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都是城市集群、区域集群的空间形态。但二者有着若干差异。
首先是空间范围的差异。在一个城市群中一般有2个及以上都市圈。在长三角中心区,目前规划了三个城市群,每个城市群又都有两个都市圈。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城市群),已有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在中原城市群,尽管下一个都市圈发展规划尚需时日,但随着时间推移,笔者认为,它肯定会出现。
其次是相邻状态的差异。“职住平衡说”是从城市(中心城区)演化到都市圈的一个逻辑。职住平衡说认为,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心城区“人满为患”,在其郊区出现以居住为主要目的的新城镇,直至行政区划周边的城市也加入这个行列。为了方便上下班并缩短通勤时间,轨道交通应运而生,并获得快速发展。因此,都市圈内部城市间都是地域(包括陆域和水域)相邻的,它们通过轨道交通(地铁、轻轨和城际铁路)连接起来,亦即俗称的“轨道上的城市”。现在也有“大都市圈”的说法,其本质是城市群。因为在所谓大都市圈中,城市间并非都是地域相邻的,有一部分是连绵相邻,地域并不相邻。
再次是经济联系的差异。由于空间距离、基础设施的影响,城市群和都市圈内部经济联系的内容,客观上存在紧密程度的差异。但是,这一差异还表现在经济联系方式上。在相对发达的地区,都市圈成为城市集群的主要形态。从要素流动和产业体系的角度看,都市圈内部要素和产业的关系,以辐射、溢出和分工为主。我国地域广大,在长三角、珠三角这两个世界级城市群,有着多个都市圈,且经济密度高,它们内部的经济联系和都市圈内部的经济联系是相同的。然而,在其他地区,城市群内部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要素流动和产业体系的关系,则是以集聚、吸纳和转移为主。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我国其他城市群内部也要将要素流动和产业体系的关系提升到辐射、溢出和分工的水平。由此,才能实现城市群都市圈协同创新,进而带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为了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厘清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概念,有助于城市群或都市圈发展规划落地做实,进而在不同空间范围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通过强链补链,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在不同空间范围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衡化发展,持续提高共建共享水平和共同富裕水平;在不同空间范围跨行政区划整合社会资源并优化配置,完善区域协同协调能力,实现自然和社会生态的治理水平。
笔者最后要强调的是,多年来,我们经常混用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概念。概念的不清晰,在学术研究中会引发歧义,在制定政策或规划时,同样会导致偏差。是时候厘清并正确使用城市群与都市圈的概念了。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