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头部券商做大做强,一系列规划相继出炉。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培育一流投行,随后证监会表示,支持头部券商通过业务创新、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具体规则也在逐步落地。近日,证监会就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据悉,此举有利于支持合规稳健的优质券商适度拓展资本空间,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做优做强。“预计后续还将不断有政策出台。”券商分析师表示。(证券时报)
点评:近期政策面证券行业的利好不断,反映出监管层对券商行业的重视和支持,为头部券商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头部券商可以借助政策红利,加快业务创新和并购重组,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为投资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也有利于推动券商行业的整体发展和优化,提高行业的规范性和稳健性。
近日,国海证券发布定增落地,成为年内A股首家落地定增再融资的券商,定增募资金额约32亿元。国海证券公告,确定本次发行价格为3.39元/股,发行股数为9.42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为31.92亿元。国海证券的定增批文的批复日期为2022年11月15日,批文的有效期为12个月内。
控股股东广西投资集团及控股子公司认购20亿元,此外还有多家券商、基金和外资QFII等参与认购,包括同行的国泰君安、华安证券、广发证券3家券商,认购金额分别为3.1亿元、1亿元和2000万元;诺德基金、财通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等也参与认购。
点评:国海证券的定增落地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通过定增,国海证券可以增强自身的资本充足率,降低财务杠杆,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同时也可以拓展业务范围,增加收入来源。此外,定增的认购方包括多家同行券商和基金,机构间的互相认可,对于提升券商行业的整体形象和信心有积极作用。
由易方达等头部公募掀起的自购潮仍在持续。11月3日,南方基金宣布出资2亿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10月29日至今,6家头部公募已累计自购11亿元。若从上一轮自购潮的起始日8月21日起统计,至今已有37家基金公司、券商及券商资管发布自购公告,自购金额合计达到31.22亿元。其中,公募合计自购金额为23.82亿元,券商及旗下资管合计自购金额为7.40亿元,自购投向均为旗下权益类基金,以真金白银呵护市场。
点评:公募基金的自购行为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也是一种市场的引导。通过自购,公募基金可以增加自身的持仓成本,提高对市场的敏感度和责任感,同时也可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权益类基金。自购的规模和频率也反映了公募基金对市场的判断和预期,表明他们看好市场的中长期走势,认为当前市场估值合理,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11月3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表示,中国证监会在审阅华金证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注册申请文件的过程中,发现华金证券和主承销商国泰君安证券分别提交了《关于终止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审核的申请》。根据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终止华金证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注册程序。
今年,证监会对两家券商的公司债券发行申请进行喊停。除了华金证券外,另一家是国联证券,证监会9月份宣布中止国联证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注册程序。华金证券和国联证券均是主动撤回。
点评:华金证券和国联证券的公司债券发行申请被终止或中止,或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的融资需求和成本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哪种原因,这都表明了证监会对券商的公司债券发行的监管力度和标准,也体现了券商的自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在多次质押东莞证券股权后,锦龙股份最终选择转手出售。11月3日晚间,锦龙股份公告称,正筹划转让所持有的东莞证券部分股份事宜。此次锦龙股份拟转让所持有的东莞证券3亿股股份,占自身所持股份的半数,占东莞证券总股本的比例为20%。经初步测算,预计此次交易将构成重大资产重组,通过此次交易,将降低公司的负债率,优化财务结构,改善现金流和经营状况,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作为锦龙股份参股券商,2023年3月2日,东莞证券IPO平移申请获深交所受理。对于此次交易,锦龙股份称目前尚未能确定是否会对东莞证券上市审核程序造成影响。
点评:锦龙股份出售东莞证券股权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调整,显示了公司在应对市场变化和资金压力上的灵活性。此次交易有利于锦龙股份改善财务状况,提高资产质量,为未来发展留出空间。但同时,也意味着锦龙股份放弃了东莞证券的潜在收益,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增长前景有一定的影响。对于东莞证券来说,此次交易可能会影响其上市进程和估值水平,需要关注后续的交易细节和受让方的情况。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