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人民城市有机更新”——2023上海城市更新论坛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行。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通过观点分享和对话碰撞,深入探讨城市更新与人民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从可持续性、社会包容性、创新技术应用、文化风貌保护等多个视角分享了上海城市更新中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福利会副主席、政协上海市第十三届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李逸平,新华社上海分社党组书记姜微,中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工作委员会书记、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胡广杰,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王永前,上海市城市更新中心主任、上海地产(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永平,新华社上海分社副社长张小军,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局长王桢,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副主任马韧,中海企业集团副总裁刘慧明共同启动“上海城市更新优秀案例征集活动”
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王永前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城市建设正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城市更新既是回答“好不好”的解题之笔,也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抓手。城市更新“改什么”“怎么改”,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既要解决今天的问题,也要为明天的发展腾出空间。
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王永前致辞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局长王桢表示,城市更新是为民造福的事业,必须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城市更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2年,上海全面完成30年成片旧改历史性任务,彻底改善165万户居民居住条件,同时带动解决了城市环境、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短板问题,实现城市空间物质形态改善和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整体提升。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局长王桢致辞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郑时龄以《人民城市的有机更新实践》为题,着重介绍了外滩第二立面、金陵东路、建国东路、徐汇滨江、杨浦滨江等城市更新案例如何践行“人民城市”发展理念。他认为,城市更新应该是可持续的有机更新,是“在城市上建设城市”的一个动态概念。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郑时龄发表主旨演讲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曾刚以区域一体化与上海城市格局优化为切入点,阐释上海如何以城市更新服务科创,发挥在长三角的核心引领作用。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曾刚发表主旨演讲
上海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正职)、上海外滩城市更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尧介绍了外滩区域更新、虹口区瑞康里、浦东三林滨江城中村改造等城市更新案例。他表示,上海市城市更新中心成立三年来,不断完善政府和市场的沟通渠道,积极发挥桥梁和平台的作用,并将在全力做好成片旧改下半篇文章的基础上,继续谱写“两旧一村”的新篇章。
上海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正职)、上海外滩城市更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尧分享上海“两旧一村”改造优秀案例
城市更新既需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也需要面对历史与未来。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孙娟,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万勇,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杨连星共同把脉上海新城建设,就“中心城区与五大新城的协同发展之路”展开对话。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周群华,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院长严荣,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院长俞斯佳,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建筑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就“历史风貌的传承保护与魅力重塑”话题进行了研讨。
本次论坛由新华通讯社上海分社、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房屋管理局指导,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上海中心主办,中海地产支持。70多位来自上海市城市更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上海各区建管委主要负责人、相关领域专家、相关企业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