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王海慜 每经编辑 彭水萍
今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海外股票、商品、债券市场跌多涨少,其中黄金、原油、美债的下跌令市场关注。相比之下,以港股、中概股为代表的中国资产在长假期间表现却相对强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各券商研究所纷纷开工,对假期产生的一系列数据进行解读。从这些数据中,有券商察觉到A股或将触底回升的信号。
原油与美债跌幅明显
据Choice(金融数据机构)数据统计,今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海外股市整体表现跌多涨少,但美股、港股表现相对强势。
9月29日以来,在全球各主要指数中,纳斯达克100、纳斯达克涨幅排名前两位。纳斯达克金龙指数则小幅上涨0.34%。此外,恒生指数在长假期间上涨0.65%,在全球近40个指数中排名第8位,恒生科技指数则累计上涨1%。相比之下,欧洲、亚洲地区主要指数在长假期间表现偏弱,德国DAX(综合指数)、法国CAC40(综合指数)均告小幅下跌,日经指数则累计下跌2.75%,排名倒数。
A50股指期货作为A股的影子市场,最近的表现也备受关注。中秋国庆长假期间,A50股指期货出现下跌,不过走势先抑后扬。
长假期间,包括农产品、能源、金属在内的海外主要大宗商品几乎全线下跌,尤其是黄金、石油的下跌受到了不少的关注。据Choice(数据机构)数据统计,今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COMEX黄金、ICE(国际石油市场的一种基准价格)布油、WTI原油主力合约分别下跌1.84%、9.34%、9.8%。其中国际金价延续了9月下旬以来的跌势,实际上自今年5月见顶以来,国际金价便陷入持续的调整中。国际油价则是在长假期间突然转入跌势,此前连续4个月的反弹俨然已暂告段落,10月4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下挫5.6%,创2022年8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相比之下,长假期间,国际天然气价格明显强势,NYMEX(纽约商业交易所)天然气累计大涨13.1%,不过自去年9月至今年3月间,NYMEX天然气曾经历一轮暴跌,此后价格处于底部盘整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长假期间,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约20个基点。
自2021年以来,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大幅攀升,给全球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截至目前仍然没有见顶迹象。长假期间,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多次创下数年来的新高,其中当地时间10月3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攀升11个基点至4.801%,达2007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最新发布的9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的意外表现也提升了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预期。
美国国债收益率的持续攀升也让美国国债“跌跌不休”。iShares 20年期以上美国国债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在长假期间下跌4.1%,继续创出阶段新低。该ETF已较2020年的历史高点下跌近50%,目前处于2011年以来的最低点。
券商争相举办电话会
10月7日,各大券商的研究所可能是券商各主要部门中最早开工的部门之一。虽然9日才开市,但各大券商的电话会已争相举办,相关研报更是已大量发布。而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数据、国内外事件的解读则是这些电话会、研报的共同主题。
9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为4月份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域。
对此,财通证券策略团队发布最新研报指出,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上修,且9月升至50以上,非制造业PMI也触底回升。历史前5次制造业PMI连续2月回升叠加破50后,股市基本都出现了触底回升。
国金证券策略团队最新发布研报表示,预计10月A股在见到“盈利底”与“估值底”之后,随着基本面、流动性及情绪面的驱动力逐步回升,将大概率迎来反弹行情。期间,随着美债收益率“见顶回落”,港股市场的“估值底”亦将呼之欲出,届时,其将同时受益于海外及本地流动性回升,以及印花税、红利税下调等政策红利预期,或更具弹性。
双节长假期间,国内旅游数据表现更是抢眼。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中秋节国庆节假期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较2019年增长1.5%。
各大券商研究所社服、零售等大消费条线团队本周末表现活跃。中信证券最新发布的研报指出,假期数据亮点有二,一是此次出游人均消费恢复度达疫情后历次节假日新高约97.5%,较文旅部预测高出4.4%;二是出境游热度持续提升,日均出入境旅客恢复约85%,整体看国人出游仍保持较为强劲恢复势头。
中信证券表示,市场担忧火爆出行恢复主要受积压需求释放推动,来年或有回落,中信证券认为总体需求有望保持稳定,基数效应下增速将放缓。当前虽行业数据优秀但鉴于对后续趋势的担忧已使估值提前回落,行业趋势保持稳健的判断下,估值具备一定支撑。展望来年,建议重点关注出境需求继续释放,以及估值回落至低位的配置机会。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