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段炼
据第一财经,9月25日下午,知名鲜花电商“花加”人事部门发布了全员信,对于花加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员工工资等问题进行了说明。
全员信承认了公司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并表示“过去几个月,淡季、历史订单履约以及银行还款压力,导致公司一直入不敷出”。而9月初公司银行账户被封,对于供应商、客户和员工的转账都被禁止,花加决定进入停业整顿阶段。
此外,花加宣布公司9月社保公积金可能无法支付,原定于9月底发放的薪资也无法按时支付。从9月26日起花加全体员工休假(KA项目组、招商项目组、有礼项目组等需要对接客户的按需坐班),恢复坐班时间另行通知。
对于这则通知,花加的员工表示很无奈,只希望花加有礼项目能顺利融资发放欠下的工资。
据报道,此前有消费者发现花加的配送出现了延迟,而平台人工客服“失联”,退款也无人处理。消费者表示9月25日下午前往花加位于上海嘉定的总部,拿到了所购买套餐剩下的余额。不过后续前往总部的消费者未能拿到退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未经同意擅自延迟配送
人工客服“失联”
据新闻晨报,近日,不少网友反映鲜花电商品牌“花加”联系不上人工客服,预定的鲜花配送一直延迟发货,怀疑品牌已“倒闭”。9月20日,记者发现花加小程序及淘宝店均无人工客服。有用户在粉丝群反映,产品迟迟不发货,商家均无回应。不过品牌公众号仍在正常更新。
据第一财经,此前,花加发布了通知称“将在9月全面调整供应链生产配送模式,因涉及生产仓库的布局变动造成服务能力受限,在此期间调整为隔周配送(自9.09开始调整)”。
用户们的焦虑在于,花加未经消费者同意将每周配送改为隔周配送,且隔周配送也出现了延迟。此外,消费者无法联系上花加的客服,对于种种变化无法得到回应。
王雨(化名)表示,目前自己购买的4788元套餐还剩58次,价值约在2900元。对于上述情况,王雨选择了申请退款,截至发稿退款没有进展,同时王雨已经向12315投诉。
另一位花加的消费者在近日收到延期订单时发现,不少花材已经腐烂。
她对第一财经表示,“八月前送货都很准时,从八月底开始花加会以花材损耗为由延期发货。延期的订单还是会发货,但物流比之前慢很多。9月20日我收到了9月16日发货的花,因为在路上四天花烂了挺多。之前有客服的时候,可以联系客服解决品质问题,现在客服联系不上解决不了问题。目前淘宝和小程序的客服都没了,让人心慌。”
付费用户1500万,覆盖300多个城市
已成被执行人
企查查资料显示,花加的主体公司上海花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9月5日被申请强制执行,已成被执行人,执行金额约52万元,执行法院为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
据上海长宁区官方微信号8月6日消息,作为中国鲜花电商领导品牌,花加于2015年成立于长宁,致力于“为城市人群,塑造美好生活体验”。凭借创新的“线上订阅+产地直送+增值服务”商业模式,自营的全链路供应链,花加累计付费用户超1500万,全国开通配送城市300多个,鲜花基地规模超5000亩,专业鲜花仓储面积超5万平方米,在各大电商渠道鲜花品类赛道排名靠前。
“我们希望成为用户心中‘日常鲜花订阅’的代名词。”花加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为了完成这个目标,花加不断完善产品体验和生活方式引导,持续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及服务。以艺术级花束“大国名伶”为例,每一束花的初始创意都源于京剧扮相和行头的精美,花束造型配色汲取京剧服装色彩,花束配件提炼角色经典道具元素,花束包装运用戏曲经典元素进行打磨,以花传递国粹经典。以戏入花,花加的鲜花逐渐拥有更深厚的内涵,承载着具有历史积淀感的审美和艺术趣味。
据了解,花加25岁及以下的年轻消费群体增长较快,目前接近25%的受众占比。通过推出偏向有趣、个性、另类、注重性价比的产品,花加希望继续扩大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影响力。“三年千店,万亩花田。”花加相关负责人用八个字简明概括了2023年的品牌目标。
2018年6月,一部以鲜花行业为背景的都市青春偶像电视剧《一千零一夜》在湖南卫视热播,该剧由迪丽热巴和邓某主演,所依托的企业原型,正是“花加",而邓某所饰演的则是剧中花加公司创始人,迪丽热巴则饰演花加公司的员工。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企查查资料显示,花加的创始人、实际控制人为王柯。他曾多次创业,是NOOLABEL私人衣橱创始人,零零狸网拍联合创始人,曾在搜屋网络、安居客担任产品经理。
据中新经纬,2015年-2018年,花加曾获得5轮融资,其中金额最高的一次是2017年获得的A+轮融资,达上亿元。2019年10月,其已完成了3500万元B1轮融资,领投方为上海双创基金投资中心旗下基金,创始人王柯、国灏资本、昆仲资本等老股东参与了跟投。
彼时,对于公司的盈利情况,花加创始人王珂表示,公司早期需要多投入来培育市场,这属于战略性亏损;2019年上半年已经实现盈利,净利在1000万元以上。
编辑|段炼 杜波 盖源源
校对|何小桃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第一财经、新闻晨报、上海长宁、界面新闻、中新经纬、公开资料等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