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据媒体报道,近日,华南地区一家大型公募基金发布公告称,据基金合同的有关规定,旗下一只基金产品截至8月24日的资产净值已连续45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而该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22年10月27日,距今不足一年。该只基金产品在8月31日披露的半年度报告显示,其所在基金公司总计持有5000万份的基金份额,占基金产品总份额的96.43%,散户和其他基金持有人所占比例不足5%。而在去年末,该基金公司所持5000万份基金份额当时仅占基金总份额的23.55%,散户和其他资金持有的基金份额比例高达76.45%。也就是说,由于外部投资者的集中退出,导致了基金公司独自撑起自家产品的情况。
类似的情况并不是孤例。笔者统计发现,在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开放式公募基金产品中,有6只产品的第一大持有人都是其所对应的基金公司。这些基金的共同特点是,ETF基金、成立时间普遍不长(5只在1~2年,1只有5年),基金公司自身持有比例较高(23%~77%)。
基金公司大比例持有“迷你基”,多是市场偏弱情况下的被动之举,若是基金公司跟随其他投资者一起撤走投资,触发清盘的时间点必然会大幅提前。基金公司之所以要勉力支撑,或是为了维护品牌形象,或是留存投资者的诉求,也可能是在等待行情转好,资金可能重新流入,还有可能是基金公司传统的“爆款思维”仍在起作用——多一只产品,就多一点可能造出高收益率爆款,而爆款是拉动销售最有效的手段。
基金之所以成为“迷你基”,业绩不佳是主要原因。基金公司高比例支持旗下产品,将直面净值下跌的风险。以某港股通ETF为例,该基金成立于2022年1月20日,成立时规模有2.54亿份,对应的基金公司购买了其中2500万份,占比9.83%,但到当年一季度末,其份额就降至5600万份,基金公司持有比例被动升至46%,基金单位净值也下跌至0.934元,目前其最新单位净值只有0.910元,基金公司所持份额亏损225万元左右。同时,存续的基金产品会一直持续产生各种成本,比如托管费;管理费由基金公司收取,最终会回流基金公司,但管理费对应的是更高的人力成本,更多信息披露的成本,这也给基金公司带来了成本上的风险。
截至目前,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产品数量有6651只,其中净值不超过5000万元的有831只。基金产品必须有一定的规模,才能满足分散投资的基本要求;一定的规模也可以摊薄基金管理过程中的固定成本,既提升投资者回报,还能给予基金经理足够的激励,将产品做得更好。规模过小的基金,已经变得十分不经济,及时予以淘汰出清,才是最合理的选择。对基金公司来说,应当彻底摒弃“广撒网”的思路,及时清盘规模垫底的产品,将资源集中到拳头产品、优秀基金经理上,通过内部的充分竞争,最终为投资者创造出穿越周期的优秀产品。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