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张强 每经编辑 赵博渊
活动现场 图片来源:宜宾市提供
竹吸管、竹衣服、竹餐具、竹子制成的新型材料……在2023国际竹业品牌博览会暨第四届中国(宜宾)国际竹产业发展大会(以下简称:竹博会)上,各种以竹子为原材料的产品琳琅满目。
一根根修长的竹子正带来一个巨大的产业发展机遇——近年来,“以竹代塑”话题在国际上呼声不断。竹子作为绿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在代替塑料产品、减少塑料污染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和作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改革司司长王俊中在竹博会上表示,竹子极具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全国竹产业年产值近3000亿元。目前竹产业正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到202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有望突破7000亿元。
作为全国竹资源富集区,宜宾是“川南竹产业集群”核心区域。竹博会开幕式上,经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认定,决定同意宜宾市作为“中国竹都”品牌培育试点单位,并在开幕式上进行了“中国竹都”授牌。
本届竹博会突出“以竹代塑”和“森林粮库”两大重点为主题。
据介绍,伴随着“以竹代塑”带来的发展新机遇,竹产品正推陈出新、不断涌现。从一次性竹纤维餐盒、实竹制吸管、竹制刀叉勺等为代表的日用品类,到以竹纤维汽车内饰件等为代表的工业制品类,再到竹缠绕复合管道等为代表的工程设施类“以竹代塑”产品,“以竹代塑”已覆盖从国家生产建设到居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引领绿色消费风尚。
开幕式上,重庆市忠县、乐山市、眉山市、达州市、雅安市、昭通市、遵义市、宜宾市共同签署了践行《“以竹代塑”倡议》联合承诺,内容包括制定利好政策,推动产业发展,以及鼓励科技创新,满足消费需求等四大方面。
签约仪式 图片来源:宜宾市提供
宜宾也受到行业的青睐——在竹博会期间,宜宾市共签订合作项目31个,签约金额119.03亿元。作为全国十大竹资源富集区和川南竹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域,近年来,宜宾按照“做优一产、做大二产、做精三产”的思路,全力推动竹产业提质升级,取得明显成效。竹资源方面,大力推动竹资源规模、质量“双提升”,全市竹林面积达334万亩,建成高产竹林示范基地28个、现代竹产业基地26个;竹加工方面,全市有现代竹精深加工园区5个、竹加工企业408家、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13家。2022年全市竹产业综合产值达353.5亿元,总量和增速连续4年稳居全省第1位。
我国是竹资源大国,现有竹类植物500多种,集中分布于四川等16个省区,竹林面积1亿多亩。
竹子生长3—5年就可成材成林,在固碳减排、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据了解,竹材强度高、韧性好、硬度大、可塑性佳,是加工制造结构材、板材、家具、纸等产品的优良原料,竹笋、竹叶、竹纤维等均可开发利用,竹产品种类达上万种。
如何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更好在“竹”上做文章?开幕式上,颁发了成渝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聘书。
据介绍,成渝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由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联合重庆市林科院、四川省林科院等18家科研院校、涉竹龙头企业共同组建。该中心围绕成渝地区丰富的林竹资源及产业发展趋势,组建了竹资源现代培育、竹食品加工、竹材清洁制浆及高值化利用、竹基新材料开发利用、竹文旅融合、生态文明与碳中和研究6个科技创新团队,开展优良竹种选育、竹纤维、竹食品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并力争建成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宜宾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宜宾将全面深入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坚持“二产带动、三产联动”,在抢抓项目、培育企业、做强龙头、联动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强化市场主体培育、提升产业质量、提高产值营收,大力推动竹产品精深加工,带动竹林基地规模化经营,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市竹产业综合产值达500亿元以上,转变成为竹经济强市。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