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8月31日,合力泰被冻结银行账户累计78个,冻结金额约1.5亿元。7月时,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问及合力泰相关经营问题,并称“诸多子公司在停工停产”。而合力泰从未在公告中明确披露旗下公司是否已停产。上述投资者的质疑,是从何而来,因何而生?记者走访了合力泰部分旗下公司,寻找其中原因。
每经记者 赵李南 于垚峰 每经编辑 文多
一纸公告披露了合力泰(SZ002217,股价3.39元,市值105.65亿元)的窘境。
截至今年8月31日,合力泰被冻结银行账户累计78个,冻结金额约1.5亿元。
7月时,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问及合力泰相关经营问题,并称“诸多子公司在停工停产”。
合力泰回复其下属公司是否存在停业情况时称,当前公司因股转事项的不确定导致资金流动性紧张,营收规模大幅收缩,“下属子公司将根据具体订单情况及市场环境变化灵活调整产能,产能调配暂不会对公司整体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合力泰从未在公告中明确披露旗下公司是否已停产。但起诉了合力泰一家子公司的原告方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合力泰名下公司的确有停产情况。
8月末,《每日经济新闻》在对合力泰名下公司现场走访时发现,其中一家子公司的办公大楼玻璃门被贴上了封条。
在合力泰旗下被冻结银行账户的公司中,有一家名为江西安缔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安缔诺)。经记者查询,江西安缔诺被多家公司起诉,其中不少原告方位于江西省信丰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信丰县协华包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华包装)和信丰县长丰气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丰气体),这两家公司都起诉了江西安缔诺。
以下为记者采访协华包装实录:
NBD(《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欠你们的钱还了吗?
协华包装:没有。
NBD:欠你们多少钱?
协华包装:不多,才1万多一点。
NBD:你们是给他们做什么业务?
协华包装:做纸箱。
NBD:现在的情况是怎样的?去找过他们吗
协华包装:具体怎么样?因为我们是委托律师去操作的,我们现在就律师在跟进这一块。
协华包装:打电话负责人一直没人接,跟那个原来的采购(联系),(采购)就说他们现在也不上班了。因为我们跟他合作的时间也不是很长,就去年跟它合作的。它量也不是很大嘛,而且一般这么小的量我们也不会太关注这一块。因为他刚开始做几个月,他这个付款也算差不多,感觉后面有三个月的货款没付,一直拖一直拖嘛。
NBD: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付钱的?
协华包装:去年,就去年。去年他一开始就解释,说股东这一块什么,要协调这个问题。本来我早就停掉了,本来就是欠一个月,后面他说他们协调好了会付,又做了两个月,总共就(欠了我)三个月的货款。
以下为记者采访长丰气体实录:
NBD:这家公司是停产了吗?
长丰气体:停产了
NBD:你们和他们是做什么业务?
长丰气体:我是供气体,供了一万多块钱。
NBD:他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还钱呢?
长丰气体:从去年开始吧。
NBD: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生产了?
长丰气体:不生产好久了,也差不多有半年,是今年都没有生产过了。
最后,他补充道,具体情况是下属在忙,自己也不太清楚。
9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名下公司停产情况向合力泰发出采访函,但截至记者发稿(9月6日20点40分)未获得回复。
2022年,合力泰信用减值损失约8.1亿元,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约7.9亿元。资产减值损失约13亿元,其中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近10亿元。
但合力泰并未在其年度报告和审计报告中披露具体的应收账款方名单。而在今年6月回复交易所问询时,合力泰也并未披露具体的计提坏账的应收账款方名称。合力泰称:“结合公司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信用政策、账龄、坏账准备计提政策及客户的经营状况,公司充分评估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可回收价值,认为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合理准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合力泰的前五大应收账款方名称向公司发出采访函,但截至记者发稿未获回复。
截至今年8月底,合力泰方面13个月累计发生的诉讼、仲裁事项的涉案金额合计约10.5亿元,占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19%。
图片来源:合力泰公告截图
在这些诉讼中,合力泰及其子公司作为被告方的情况较多,但合力泰并未披露相关案件的具体细节。
从今年7月披露的、关于志圣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志圣科技)与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合力泰)关于买卖合同纠纷的民事案件中,或可管中窥豹。
据该案一审判决书,原告志圣科技称,江西合力泰与其在2018年签订《设备采购合同》,约定江西合力泰向自身采购四台“无尘烤箱”,货款总额为24.8万元。
裁判文书显示,志圣科技认为,截至其起诉之日,江西合力泰仍拖欠货款人民币2.48万元。志圣科技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发送书面函件、律师函等方式多次催讨,江西合力泰均以各种理由推诿,拒绝付款。
此后,一审法院判决江西合力泰需要支付货款及相应利息。
类似的这样“小金额”拖欠,还有合力泰名下公司上海安缔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安缔诺)。
据相关案件一审判决书,上海智联易才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智联)称,其与上海安缔诺签订《委托服务合同》等。2022年10月期间,上海智联按约为上海安缔诺提供了服务,上海安缔诺应按约定向上海智联支付2022年10月服务费53元和代付社保、公积金费用3555元,共计3608元。但经上海智联催告,上海安缔诺仍未支付该费用。上海智联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特提起诉讼。上海安缔诺则不认可原告全部诉请。
同样,一审法院的判决结果为上海安缔诺需要向上海智联支付3608元及相应利息。
对于前述原告一方所称江西安缔诺的情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往公司所在地江西省信丰县实地核实。
8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信丰县工业园区科之光路上的江西安缔诺,只见公司的伸缩铁门紧闭,大门口的岗位空无一物,公司内部马路两旁杂草丛生,院内只停放着一辆汽车,看不到任何人员。
8月22日,江西安缔诺大门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于垚峰 摄
透过公司的大门,可以看到办公大楼的玻璃门上,被贴上了封条,透过玻璃门,只见里面漆黑一片,看不到任何物件。
紧挨着江西安缔诺的,是江西一诺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一诺新材料)。合力泰2023年半年报显示,该公司为合力泰全资子公司。记者走近该公司大门时,发现大门处也没有人员值守,伸缩门处于关闭状态。
8月22日,江西安缔诺办公大楼玻璃门上的封条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于垚峰 摄
企查查显示,江西安缔诺是上海安缔诺的全资子公司,而江西一诺新材料持有上海安缔诺74%股份,为控股股东。
记者随后在江西一诺新材料的一道小门处发现了一座安保亭。此处的安保人员称,江西安缔诺目前“没什么事做”了,与该公司(指江西一诺新材料)是一起的。
记者注意到,在该门岗后面,是一栋研发大楼,但是略显冷清,未能看到人员进出。
上述安保人员称,该岗亭为车辆进出之地,员工进出要从另一侧的岗亭走。这位安保人员还提及,现在员工数已经大幅减少,只有三四百人,以前高峰时有两千人。
8月22日,江西一诺新材料大门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于垚峰 摄
记者从另一座岗亭的安保人员处也得到了同样的说法,江西一诺新材料的产线和员工都大幅减少,有部分厂房处于空置状态。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大楼外侧靠马路的江西一诺新材料人力资源部。以应聘者的身份进入该办公室后,记者看到只有一个工作人员。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不招工,行业有淡旺季,但是公司的生产正常。
今年6月5日,合力泰的控股股东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与深圳慧舍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慧舍科技)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
按照彼时的协议约定,慧舍科技需要在协议签署后1个工作日将首期款5000万元汇入转让方指定银行账户。第二期款项约8.7亿元,需要在协议签署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或者转让方另行同意的其他时间,由慧舍科技汇入双方指定的转让方名下共管账户。第三期款项约21亿元,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经营者集中审查后5个工作日内或者转让方另行同意的其他时间,由慧舍科技汇入共管账户。
同时,按照协议要求,慧舍科技承诺通过适当方式向合力泰提供不低于30亿元的资金支持。
然而,截至目前慧舍科技仍未按照该协议支付第二期款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超过30个工作日仍未全额支付完毕第二期、第三期任一期应付的股份转让价款的,转让方有权解除合同,并且没收受让方已支付的首期款。”当时的协议当中有这样的条款。
8月19日,合力泰发布公告称,6月8日,本次交易的收购方慧舍科技披露了《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慧舍科技已支付磋商诚意金及第一期款项人民币6000万元。8月5日,交易双方签署了《关于调整付款安排的协议书》。慧舍科技已向转让方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支付了保证金人民币2000万元。
8月18日,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发出了一个类似于“最后通牒”的要求。
合力泰称,当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的《通知函》,要求慧舍科技尽快落地上述协议事项,并要求慧舍科技在2023年8月21日24:00前给予上市公司进一步的资金支持,若达不成上述要求,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有权终止本次交易。
8月23日,合力泰发布公告称,慧舍科技及其相关方已为公司提供了资金支持600万元。第二期款项的支付日期也被定到了今年9月6日之前。
9月6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支付款项进度缘何迟缓向合力泰发出采访函,但截至记者发稿未获得回复。
同时,记者也就支付款项进度事项拨打了信立泰公告当中慧舍科技所预留的电话。但接电话的人员表示李兴龙(慧舍科技执行事务合伙人)不在。在记者要求对方提供邮箱以便发送采访函,该人员表示“没有,这方面我不清楚”。
记者还试图采访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但该公司官网(https://www.feig.com.cn/)所列示的电话未能接通,向列示邮箱发邮件也会退回。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于垚峰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