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卢祥勇
成立于2010年的WeWork是全球共享办公鼻祖,近年来,在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共享经济概念先后受到资本热捧时,这家共享办公巨头却自曝处境艰难。
当地时间8月8日,WeWork在公布第二财季业绩时发布警告称,公司持续经营的能力存在很大疑问。公司称,目前的亏损、预计的现金需求、较高的会员流失率和流动性水平都引发了这种担忧。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自称持续经营存疑
WeWork在全球几十个国家都设立了分公司,数次进入全球顶尖初创科技公司排名,估值曾高达470亿美元,是全球无数投资人热烈追捧的“独角兽企业”。
说起来,WeWork公司的业务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
他们从房产商那里租来各种楼盘,将它们改造成“共享型”的办公社区,然后灵活租给企业和个人,赚取差价。
只是,这些社区面向需要办公的人群(多半是初创人员),提供了更加舒适,更时尚,收费灵活的办公桌,工作室,外加一系列配套服务,通过租金和会员费等形式收取费用。
8月8日美股盘后,WeWork在二季度业绩中称,“严重怀疑”公司能否持续经营,当前公司面临持续亏损和办公空间会员不断取消租约的处境。在财报中,公司表示,公司能否持续经营主要取决于未来12个月在削减租赁成本、控制开支并限制资本支出、提高营收水平以及筹措资金等方面的成效。
二季报显示,公司二季度营收为8.44亿美元,同比增长4%,略低于市场预期的8.51亿美元;净亏损为3.97亿美元,同比收窄2.38亿美元;调整后息税前亏损为3600万美元,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调整后息税前盈利2680万美元。
截至二季度末,其入驻率为72%,略高于去年同期的70%。
该公司临时首席执行官戴维·托利(David Tolley)表示,商业房地产供应过剩、灵活办公空间的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不确定的经济状况损害了该公司的业绩。
2019年,WeWork带着“共享经济”的光环筹备上市,但就在即将IPO之际,该公司宣布终止IPO进程。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Mike Wilson认为,WeWork首次公开募股的失败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他表示,为没有实现盈利的企业提供慷慨资金的日子已经结束了。
WeWork最终于2020年底上市。截至8月8日收盘,该公司股价0.21美元,今年以来已经跌去85%,最新市值4.47亿美元。公司盘后股价大跌超30%至0.13美元。
WeWork作为办公空间头部企业,似乎陷入了持续亏损的怪圈。2022年全年净亏损22.5亿美元,自2019年披露财报以来,WeWork已经连续4年亏损。4年累计总亏损金额达144.9亿美元。
曾获软银投资上百亿美元
wework被视为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投资生涯的最大败笔之一,因该公司估值大幅下滑,愿景基金于2019年三季度录得89亿美元亏损,拖累软银遭遇14年来的首个季度亏损,追随孙正义多年的投资人公开质疑其烧钱投资高估值初创企业的高风险策略。
孙正义今年6月现身软银股东年度会议(来源:软银官网)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WeWork的大股东,软银集团曾计划在2019年11月份按照19.19美元/股的价格收购价值高达30亿美元的WeWork股票,其中包括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前任首席执行官亚当·诺伊曼手中高达9.7亿美元的股份。最终,软银还是决定放弃30亿美元对WeWork的要约收购。
这不是软银第一次在其投资方面出现判断错误。它曾向WeWork投入了至少1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00亿元)的资金,还向建筑技术初创公司Katerra投入资金,Katerra在烧掉了20多亿美元资金后,于2021年6月倒闭。
昨日(8月8日),软银集团公布了最新季度业绩。
据路透社8日消息,日本软银集团2023财年第一季度亏损477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0.76亿元),这是该公司连续第三个季度亏损;净销售额1.56万亿日元,同比下降0.9%。
报道称,该业绩远低于分析师预计的750亿日元利润(约合人民币37.81亿元), 但对比去年同期净亏损3.1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92.87亿元),亏损额收窄。
面对巨额投资损失,孙正义去年曾经承诺,收紧投资标准并保留现金以度过经济低迷时期,但结果可能会考验投资者承受更大损失的意愿。
值得一提的是,期内软银集团的愿景基金实现了1600亿日元的投资收益,在连续五个季度亏损后扭亏为盈。
8月9日截至发稿,在东京交易所上市的软银集团股价下跌约3.4%。
编辑|卢祥勇 杜恒峰校对|孙志成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界面新闻、第一财经、北京商报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