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蕊 每经编辑 陈旭
“县城是连接城乡的重要节点,它不仅为生活在县城的人口提供安居乐业的条件,而且还能有效为5亿农业人口就业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这是引导农业人口转移,特别是就近城镇化的重要方面。”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2年相关县域统计公报视觉中国图
7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2023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上作上述表示。
本次论坛发布了《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赛迪百强县”)。研究显示,从发展规模看,2023赛迪百强县中进入“GDP千亿俱乐部”的县域达到54个,苏浙两省保持领先,闽湘皖蒙省(区)内差异较大,鲁鄂川三省发展潜力较大。
百强县发展有三大模式
研究显示,从发展水平看,百强县与“粤苏浙鲁”等经济强省体量相当,百强县进出口总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与“粤苏浙鲁”等经济大省比肩。从发展动能看,固定资产投资强势拉动百强县经济增长。从富裕程度看,人均可支配收入彰显百强县“富民”与“强县”并重,百强县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比重低于发达省份,城乡人均收入占比较高。
赛迪顾问业务总监、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余德彪介绍,百强县发展有三大模式。一是江苏、浙江为代表的“狼群模式”,江苏、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均衡,县域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互竞逐;二是福建、山东、湖北、四川、湖南为代表的“雁行模式”,形成省内县域经济“雁行”梯队式发展格局;三是贵州、山西、江西、河北、云南的“狮王模式”,集中培育核心典型县市,把其打造成为标兵,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研究显示,2022年54个“千亿县”完成GDP8.6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7.1%。“千亿县”财力雄厚,2022年“千亿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值达到108亿元。
余德彪介绍,当前“千亿县”形成了六大典型发展模式:一是以昆山市、江阴市、慈溪市、义乌市等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创新驱动主导模式;二是以晋江市、南安市等为代表的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产业集群驱动主导模式;三是以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为代表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融合驱动主导模式;四是以龙口市、胶州市为代表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传统产业升级驱动主导模式;五是以神木市、准格尔旗为代表的呼包鄂榆城市群资源驱动主导模式;六是以仁怀市为代表的核心企业驱动主导模式。
谈及推动培育更多的经济强县,余德彪建议,首先要由无向有,推动暂无百强县、“千亿县”等标杆县市的省(区)培育出核心县市;其次,由单核向多点,推动单核示范省(区)向多点引领模式发展;再次,由多点向群,“雁行模式”的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向“狼群模式”县域迈进;此外,由群向全域,推动江苏、浙江为典型的“狼群模式”县域迈向更高发展层次。
高新区要做强产业支撑
在同日举行的2023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苏波表示,高新区是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在现代化全局中地位突出、作用突出。“立足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我认为未来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要做好‘强’‘融’‘优’三项工作。”
具体而言,首先是“强”,高新区要做强产业支撑。苏波表示,一方面,高新区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积极推进传统产业强链和优势产业延链,促进产业链价值链提升。要采取更大力度推进短板产业补链,攻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补齐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等“五基”短板。
“另一方面,高新区以发展未来产业培育竞争新优势。”他说,要走一步看三步,加快在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细胞与基因、未来网络、深海空天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谋划布局,支持手段要从“给政策”转为“给场景”,打造未来产业的应用场景体系。
二是“融”,高新区要构建融合型的产业生态。一方面,高新区要把握趋势、保持定力、敢为人先,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一二三产均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处理好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避免割裂对立,推动产业深度融合。“高新区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要在发展工业的基础上,以技术创新打破产业边界,拉通农业和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与价值链升级。”苏波强调。
另一方面,要坚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过度把资金、设备等资源向大企业倾斜,要做到既要抓大,也不放小,搭建大中小企业的交流、展示、对接、服务平台,积极推动在技术创新、产品配套、市场开拓等方面深入合作,释放大企业活力、激发中小企业潜力,实现在全球竞争中由单点企业竞争逐步转向生态竞争。
最后是“优”,高新区要优化产业环境。苏波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高新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更要全面做好改革创新和制度优化,对人才、资金、政策、产业治理等方方面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形成更加高效、稳定的要素供给能力与产业发展环境。
封面图片来源: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2年相关县域统计公报视觉中国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