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国家统计局答每经问:上半年我国占全球出口份额比重保持基本稳定 下阶段外贸有望顶住压力实现促稳提质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7-17 17:51

    ◎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规模突破20万亿,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0.1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增长3.7%,占全球出口份额的比重保持基本稳定。

    ◎下阶段,尽管外需收缩压力持续,但我国外贸仍然有望顶住压力,全面实现促稳提质目标。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星    

    7月17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01016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114588亿元,增长3.7%;进口86429亿元,下降0.1%。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8159亿元。

    尽管面临外需收缩的风险,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仍然创下20.1万亿元的新高点,原因有哪些?如何预判下半年的外贸走势?围绕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现场向国家统计局提问。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右)介绍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61.6%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主要经济体为抑制高通胀,收紧货币政策,加剧了全球需求的收缩。全球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持续位于收缩区间,全球贸易低迷不可避免会影响我国进出口增长。

    尽管存在压力,但我国外贸运行强、活力足的特点明显,在稳外贸各项措施作用下,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规模突破20万亿,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0.1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增长3.7%,占全球出口份额的比重保持基本稳定。“下阶段,尽管外需收缩压力持续,但我国外贸仍然有望顶住压力,全面实现促稳提质目标。”

    付凌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首先是我国生产供给的能力比较强。我国产业体系完整、配套较为完善,产业组织能力和供应链韧性强,为外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上半年情况看,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继续保持增长。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6.3%。

    其次,高水平开放的成效不断显现。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在互利共赢基础上扩大同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进自贸区建设,拓展外贸增长空间。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增长9.8%,对非洲、拉丁美洲进出口分别增长10.5%和7%。

    “三是外贸新增长点逐步形成。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发展,新产品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成为推动外贸增长的新亮点。上半年,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61.6%。同时,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较快发展,也为外贸提质扩容创造有力条件。”付凌晖说。

    他进一步表示,还要看到,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实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各项措施,帮助外贸经营主体积极应对外需收缩,紧抓市场机遇,稳定进出口贸易,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8.9%,为外贸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总的来看,外贸增长有压力,但也有不少有利条件。下一步,要落实好各项稳外贸政策,力促实现外贸促稳提质的目标。

    中国经济不符合通货紧缩条件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416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30682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331937亿元,增长6.4%。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我国6月CPI同比持平、PPI同比下降5.4%,这是否意味着通货紧缩要来了?

    对此,付凌晖表示,总的来看,中国经济目前不存在通货紧缩的现象,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尽管价格目前阶段性处于低位,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这些相关指标看,中国的经济都不符合通货紧缩的条件。

    从价格本身来看,今年上半年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能源价格回落,带动国内能源价格走低。同时,国内车企降价促销、猪肉价格转降,加之上年同期基数较高,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上半年总体回落。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

    “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由上月的上涨0.2%转为同比持平,也引起各方面关注。”付凌晖表示,总的来看,CPI涨幅低位运行是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是阶段性的。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市场需求逐步扩大,生产供给持续增加,经济运行呈现恢复向好态势。

    从供给来看,在疫情期间我国大力实施助企纾困,保障了量大面广经营主体的生存。疫情影响消退后,我国凭借完善的产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市场供给快速增加,就业形势的改善,反映出生产供给恢复较好的情况。

    从需求来看,过去三年受到疫情影响,居民和企业的收入都受到了一定影响,相应的市场需求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这种生产、需求之间恢复的不同步,一定程度上造成目前CPI价格的低位运行。

    与此同时,国际输入性因素以及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因素也是导致CPI涨幅阶段性回落的重要原因。从下阶段来看,随着我国经济恢复向好、市场需求逐步扩大、经济循环畅通,供求关系将逐步改善。

    从食品价格看,我国粮食生产总体稳定,有利于保障食品价格稳定。后期猪肉消费需求季节性增加也会带动价格回升。

    “从工业消费品价格来看,国际能源价格低位运行的输入性影响可能会持续,但是车企的短期降价促销的影响有望逐步消除。”付凌晖指出,从服务价格来看,服务需求稳步扩大,服务价格将稳中有升,二季度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9%,比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综合上述因素,加之去年同期高基数因素逐步消除,价格涨幅会逐步回归合理水平。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韵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金岭矿业:公司不生产阴极铜或电解铜,生产的铜精粉属于副产品,产量占比较小

    下一篇

    公司有和蓝箭航空合作吗?天银机电回应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