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赵勇进入长虹,开启了其长达20多年的长虹生涯,除了中间曾在绵阳市政府任职外,赵勇的绝大多数时间都贡献给了长虹。
◎7月10日,长虹控股召开干部大会。会上宣布,柳江任长虹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去年10月,柳江开始出任长虹控股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每经记者 曾剑 每经编辑 魏官红
千亿国企长虹迎来换帅。
据四川长虹(SH600839,股价4.59元,市值212亿元)7月10日下午披露,公司董事会当日收到公司董事长赵勇的书面辞职函,赵勇因年龄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席、ESG管理委员会主席、审计委员会委员及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自送达之日起生效。辞职后,赵勇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2004年,时年41岁的赵勇出任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前身四川长虹电子集团(以下简称长虹控股)董事长,同时兼任四川长虹董事长,至今已有19个年头。
长虹控股新任董事长的人选也已出炉。7月10日,长虹控股召开干部大会。会上宣布,柳江任长虹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
去年10月,柳江开始出任长虹控股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7月10日,一位和柳江曾共事过的绵阳当地政府机关的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柳江是高材生,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也很突出。
赵勇今年正好60岁。他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压力加工专业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清华大学热能及动力工程博士后,高级工程师。1993年,赵勇进入长虹,开启了其长达20多年的长虹生涯,除了中间曾在绵阳市政府任职外,赵勇的绝大多数时间都贡献给了长虹。
2004年7月,长虹控股的领导班子调整,倪润峰不再担任集团与股份公司的领导职务,赵勇出任长虹控股董事长、总经理。2004年8月12日,四川长虹召开董事会,会上,赵勇正式当选为公司董事长。
赵勇曾向媒体表示,自己是坚定的“技术派”。“执掌长虹以来,我的每一天都在打仗。”他曾表示,要大力气改革,去“攀珠峰”。
回头来看,赵勇上任之初,长虹还是百亿级企业。到2015年,长虹的销售规模首破1000亿元。
2018年,在长虹建业60周年大会上,赵勇提出:到2025年,公司的销售规模要进一步取得突破。彼时,他表示要加快体制机制改革以及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利用好旗下上市公司平台,重新整理相关产业,让每一个平台主业清楚,行业地位突出,以利于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评估。
据四川日报报道,2022年长虹全年实现规模收入1473亿元;利润总额16.98亿元,同比增长27.38%;工业总产值853.66亿元,同比增长12.02%。长虹以智能家电、核心器件、机顶盒、新能源等为核心的海外业务,2022年出口收入195亿元,同比稳定增长;家电及核心部件产销量同比增长10%。
另一方面,长虹的品牌价值也处于稳步增长中。6月15日,由世界品牌实验室主办的2023年(第二十届)世界品牌大会发布了2023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长虹”品牌价值达2039.68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
在资本市场层面,长虹也取得了突破。6月下旬,长虹旗下华丰科技(SH688629,股价23.10元,市值106亿元)在科创板上市交易,随着华丰科技的上市,长虹在资本市场已经形成“7+3”的新局面,即7家上市公司(四川长虹、长虹美菱、长虹华意、长虹佳华、长虹能源、中科美菱、华丰科技),3家新三板挂牌公司(长虹民生、长虹格润、爱联科技)。
实际上,曾经的“彩电大王”长虹,目前已发展成为集智能家电、核心部件、IT服务、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为主的跨国企业集团,同时,其正加快实施面向物联网的数字化转型。
柳江出任长虹集团董事长此前已有征兆。绵阳市委组织部6月8日发布了一批干部任前公示,其中,长虹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柳江,拟进一步使用。
简历显示,柳江出生于1969年6月,湖南浏阳人,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工程专业大学毕业,成都理工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工学硕士学位,1990年7月参加工作。
柳江早期曾在国营涪江机器厂、九洲电器集团工作,1997年“由企转政”,履新绵阳市引进外资项目办副主任科员,而后历任市招商局招商处副处长、处长,市建设科技城协调小组办公室干部,市招商局副局长,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等职。2016年,柳江调任江油市市长,2020年任绵阳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
去年10月,柳江出任长虹控股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今年3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柳江曾围绕退役动力锂电池回收和利用提出建议。
一位与柳江曾共事过的绵阳政府机关的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柳江是高材生,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也很突出,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他为人也很有亲和力。”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