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凌霄 每经编辑 梁宏亮
7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
座谈会上,刘尚希、罗志恒、田轩、黄先海、袁海霞、秦海林、陆铭、赵伟等专家学者先后发言。大家认为,今年以来,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展现出巨大的发展韧性。尽管当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但更有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的累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应当充满信心。大家还就解决好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这次参加座谈会的专家们有部分来自研究机构、也有部分来自高校,他们的研究领域各有侧重,但都已经在其领域有所建树。我们对这些专家们的主要研究重点进行了一些梳理总结,供大家学习参考。
图片来源:央视
刘尚希
刘尚希现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是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国务院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医改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刘尚希对收入分配、公共风险、财政风险、公共财政、宏观经济、公共治理等问题有创新性的探索成果,其出版著作包括《公共风险论》、《大国财政》、《共同富裕与人的发展:中国的逻辑与选择》、《新中国财政史》等。
刘尚希是我国最早系统研究财政风险理论的学者。2018年时,他曾提出过一个问题:中国40年财政改革的逻辑本质是什么?他的答案是应对风险。他认为,财政之所以要改革,意味着在那个阶段整个社会面临相应的公共风险。
他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改革实质上都是遵循公共风险变化的逻辑而推进的,其变化的脉络是从“家贫国穷”的风险到“机会不均”的风险,再到全球公共风险,这也是我国主要公共风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罗志恒
罗志恒是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曾先后就职于建信基金、国泰君安、恒大研究院,专注于宏观经济、财税政策研究。
罗志恒认为,财税体制要服从和服务于新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国家战略,财政必须站在国家治理和国家战略的高度而非账房先生的视角出发,要立足人口老龄化、促进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构建统一大市场、推动科技强国建设、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企业、科学家各方面积极性的角度构建新的财政和税收制度。
在此背景下,罗志恒提出,我国必须深化改革,理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简政放权、精兵简政裁撤冗员、深化行政体制、财政税收体制、社保制度改革。建立匹配多元目标治理体系下的政绩考核激励约束制度和财政评估制度,同时尽快稳定宏观税负,减税降费要从追求数量转向效果,选择对普通居民影响不大、但有利于推动绿色发展和缩小贫富差距的税种进行结构性加税。
田轩
田轩现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等。田轩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公司金融、企业创新和风险投资。其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各大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
今年,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开始进入“一行一局一会”时代。田轩认为,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全面实行注册制为引领,进行资本市场逻辑重构,通过提升直接融资比重,释放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潜能,将成为提升金融拉动经济增长、真正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的要义所在。
田轩曾提到,此次调整中的证监会机构改革对于证监会今后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在机构地位上予以了保障。全面注册制改革背景下,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回归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理念,这客观上需要监管部门强化监管的水平。
黄先海
黄先海现为浙江大学党委常务委员、副校长,也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其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产业经济学。
黄先海认为,当前全球数字经贸规则体系构建迎来新机遇,世界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开放模式可以分为美国模式、欧盟模式和中国模式。中国面对世界数字经贸规则,整体战略安排可以是积极参与多边和双边数字经贸协定谈判,主动对接基本接受的条款,对WTO、RCEP、CPTPP等多边、双边的经贸规则积极参与。而对于接受难度比较小的条款,加快国内立法改革,在保障国家安全和数据隐私的基础上,顺势接受难度较小的条款。最后,倡导开放包容的全球数字经贸规则体系,为接受难度较大的条款争取缓冲的时间,综合考虑发展与安全的问题,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有效地推进发展。
袁海霞
袁海霞是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政府债务研究中心联席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债券市场、地方债与城投行业等。
在地方债问题上,袁海霞提出,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呈现节奏前置、期限延长、结构以新增为主的特点,同时,在专项债募投方面,“两新一重”持续发力且新建项目大幅增加。
对于地方债的未来发展,她建议,在地方债快速扩容、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需关注“债务—资产”转化效率不高、项目资金闲置及挪用、项目收益偏低、债务偿还压力加大等问题。需要从提升效率、稳步扩容、精准投向、加大撬动四个方面促进其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好其作为积极财政重要抓手的作用。
秦海林
秦海林现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总工程师,此前任赛迪集团总经理、赛迪顾问总裁,曾主持编制多个省市工业经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主要从事工业经济、区域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的研究。
在数字贸易方面,秦海林提出,相较于传统贸易,数字贸易通过引入数字技术,大幅提升了传统贸易的效率,催生了全新的贸易形态,甚至改变了国际贸易结构,使国际贸易的模式和内容发生了深刻变革。
而就区域和城市发展而言,秦海林认为,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将成为各国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而数字贸易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数字技术的重要应用,也成为了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重要突破方向。
陆铭
陆铭是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同时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陆铭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劳动经济学、城乡和区域发展、社会经济学,其出版著作包括《大国大城》、《大国治理》、《向心城市》等。
陆铭认为,大国发展的三角是统一、效率与平衡。如果把平衡的目标视为一种经济资源和人口均匀分布意义上的“平衡”,这个三角只能是“不可能三角”。要破解这个“不可能三角”,就要把均匀分布意义转到人均意义和生活质量意义上,这种平衡恰恰可以在人口自由流动的过程中实现。
他对于中国城市发展的理解是,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构筑起城市群现代发展的增长极。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制造业越发达,中心城市的服务业比重应越高,生产性服务业还有消费性服务业都向中心城市集中。
赵伟
赵伟是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同时也是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曾著有《转型之机》、《蜕变•新生》等书。
赵伟的研究团队在过去几年中多次进行前瞻性研究,2017年团队坚定看多经济,2018年提示信用收缩,2019年提出向风险要收益,2020年结构主义“兑现年”,2021年强调全球大通胀和国内信用收缩,2022年则提示能源通胀第二波和财政“大年”。
对于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赵伟认为,当前,短周期经济修复比较健康,稳增长政策效果仍在加速显现,疫后修复中,就业到消费正反馈刚刚开始,地产链条“积极信号”也在积累,经济渐入佳境。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393708925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