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奥园补发三份财报 两年巨亏超4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7-04 22:51

    每经记者 黄婉银    每经编辑 魏文艺    

    又一家出险房企成功补发财报。7月3日,中国奥园(HK03883,股价1.180港元,市值34.99亿港元)发布2021年全年、2022年中期及2022年全年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中国奥园2022年录得物业合同销售额约202.2亿元(人民币,下同),合同销售面积约209万平方米,总营业额为187.11亿元;2021年物业合同销售额约1210.3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1096.1万平方米。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财报杨靖制图视觉中国图

    同日,中国奥园复牌进展季度更新公告显示,今年1~6月,公司未经审计物业合同销售额累计约74.8亿元,公司及其顾问正与若干主要境外债权人积极沟通,以落实全面的财务重组。当前公司正按照港交所复牌指引有序推进复牌工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就有关资金往来及奥园健康调查事宜,独立调查委员会已委聘独立财务顾问,就(其中包括)奥园健康调查是否充分及涉及的人员于相应时期内的诚信问题提供独立意见,截至本公告日期,尚未有任何结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与其他出险房企类似,中国奥园两份财报也被核数师提及“与持续经营有关的多项不确定因素”,包括录得亏损、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百亿元等。

    毛利由负转正

    2021年度,中国奥园的总营业额约为500.22亿元,较2020年的约677.94亿元下降约177.72亿元,下降26.2%。其中,物业发展收益、经营酒店等获得的其他收益以及物业投资收益各占91.1%、8.4%和0.5%。2022年总营业额约为187.11亿元,较2021年的约500.22亿元减少约313.11亿元,减幅为62.6%。

    毛利方面,2021年中国奥园毛损为约119.35亿元,较2020年的毛利约160.81亿元下降174.2%,毛利率为-23.9%;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330.75亿元。2022年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78.43亿元,毛利约为8.41亿元,较2021年的负毛利119.35亿元上升107%,毛利率为4.5%。

    也就是说,2021年和2022年,中国奥园的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总计约为409.18亿元。

    奥园方面相关人士称,当前地产销售行情持续下滑,消费者购房信心严重不足。为了确保兑付与交楼,以及应对未来行业形势有可能更加严峻的考验,公司刚刚进行了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力争以最少资源消耗坚持最长发展时间,最大程度整合奥园的所有资源,精打细算分秒必争,坚持到市场回暖阶段有所作为。

    2022年,中国奥园在全国45个城市实现交付面积近209万平方米。截至2022年12月底,奥园共拥有267个项目,总土储达3083.3万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约2489万平方米。同时,拥有的城市更新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达3155万平方米,规划可售面积约1356万平方米。

    中国奥园董事会主席郭梓文表示,“2023年本集团将继续苦修内功,开源节流,确保项目的开发建设和顺利交付,加快销售回款,同时以坦诚和负责任的态度争取尽快与境内外债权人达成和解。”

    有序推进复牌

    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中国奥园资产总额约为2344.2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614.23亿元有所下滑,负债总额约为2520.63亿元;现金及银行存款约为51.1亿元,受限制银行存款约为42.31亿元;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762.94亿元,优先票据及公司债券约327.56亿元。

    2022年,奥园将约453.21亿元的持作可供销售物业、物业、厂房及设备、投资物业、使用权资产及受限制银行存款抵押予不同银行,以取得授予公司之项目贷款及一般银行融资。

    按照奥园复牌进展季度更新公告披露,境内方面,奥园陆续达成包括公司债和非标的展期安排,其他境内融资安排展期工作也已进入与境内债权人的协商阶段。境外方面,奥园已与境外优先票据持有人组成的临时小组就境外债务全面重组的主要条款达成协议,境外主要债权人同意重组支持方案并签署重组协议。

    根据境外重组方案,中国奥园将发行新的融资工具对原债券进行置换,包括4支共计23亿美元新债务工具期限至2031年,14亿股普通股、1.43亿美元无息强制可转换债券,及16亿美元永续债。

    奥园方面表示,公司正按照港交所复牌指引有序推进复牌工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有信心尽快实现复牌交易,完成保兑付、保交楼使命,引领企业恢复到正常经营状态。目前中国奥园加速保复工保交楼双百行动,旗下项目均按计划及进度进行中。

    封面图片来源:数据来源:上市公司财报杨靖制图视觉中国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紫金矿业回复监管工作函:项目投资决策审慎合理

    下一篇

    弘信电子股价大跌后获百家机构调研 公司第二大股东又抛大额减持计划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