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清新环境总裁李其林指出,低毛利陷阱是当前环境产业面临的首个典型问题。
◎李其林指出,龙头企业整合市场、制定商业模式,科技企业专注创新、协助提升盈利能力,运营企业数字化赋能、提升“增质效”,金融企业投资创新溢价、投资资产增值,这种多元协同合作,可能是未来环境产业再次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场景。
每经记者 杨煜 每经编辑 张海妮
今日(6月5日),“第二届环境日沙龙暨清馨2023实践先锋项目发布”活动于线上举行。沙龙以“和谐共生 数智赋能”为主题,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指导,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进行学术支持,每日经济新闻主办。
近年来,环境产业正在经历一次深刻的调整。从高速扩张成为资本宠儿,到冲高回落、企业经营压力陡增,低毛利、融资难、竞争加剧等问题摆在环境企业面前,而三年疫情让局面变得更加棘手。
危中取机。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清新环境(SZ002573,股价5.76元,市值82.63亿元)总裁李其林认为,尽管环境产业面临挑战,但也存在诸多发展机遇。未来,龙头企业、科技企业、运营企业、金融企业之间的多元协同合作,可能是环境产业再次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场景。
李其林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回望环境产业近10年的发展之路,曾经历高速发展,也曾遭遇产业震荡。
李其林指出,低毛利陷阱是当前环境产业面临的首个典型问题。根据上市公司相关统计数据,近年来环境产业的平均毛利率持续下滑,2021年及2022年这一趋势仍未好转。“毛利率下滑是行业竞争力减弱的一个标志,如何克服我们的低毛利陷阱,提升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是环境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李其林说。
与此同时,环境产业在资本市场也遇到重重挑战。“十二五”期间,资本市场对于环保产业持续看好,一批典型的环保上市公司陆续登陆资本市场,融资能力显著增强,总体市值持续增长。但自2018年以来,环保产业融资难度攀升。
李其林表示,环保项目普遍存在“建设周期较长、资金需求规模较大、投资回报较长”等特点,一直存在融资相对较难的问题。在债权融资方面,近年来大力倡导的绿色金融,公募REITs等新型融资工具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不足以弥补金融周期对环境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在股权市场,环境上市公司的市值总体仍处于低位区域,主流环境企业今年的涨幅相对于其他战略新兴产业也较低。
在此背景下,环境产业的竞争格局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据李其林介绍,一方面,存量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行业洗牌趋势更加明显;另一方面,具有较强资金实力、资本运作能力的大型央企国企进入市场,并成为业内重大项目的推动主力。
“截至目前,央企有近半数的企业布局了生态环保产业,20多家省级环保集团相继成立。过去三年,同时也有五六十家细分市场的民营环境企业上市。央企体系、省级市场是否会形成封闭市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将如何与产业共同发展?这也是当下环境产业面临的一个问题。”李其林说。
危中取机,危中存机。尽管环境产业的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但宏观及行业环境也释放出不少积极信号。
李其林首先提到的是当下的经济复苏。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的阶段,叠加二十大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优势将再次显现,投资环境、消费秩序将逐步改善,市场预期和信心平稳,加之政策支持效果逐步显现,未来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而环境治理依然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应有之义。年初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抢抓经济发展的热潮,一大批重大项目开始推进实施,作为绿色新基建组成部分的环境产业必定受益,这是环境产业再次增量扩容的机会。
其次是环境产业政策驱动的机遇。李其林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思想。在传统环境业务趋于稳定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向着全过程减污降碳和清洁生产延伸,这就极大地扩展了环境产业的内涵。
李其林举例道,在环境治理领域,尽管当前市政领域环境治理已经逐步实现了专业化、标准化,但在区域环境的局部还需加强,比如工业环境治理,农村环境治理的细分领域仍然面临挑战和发展的机遇,仍需重点关注。在新业务探索方面,环保+新能源、环保+低碳节能、环保+新材料、环保+资源化,已经成为50多家环境上市公司的新选择,部分公司的市值和业绩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最后则是环境要素整合的发展机遇。现阶段,环保产业正在由过去的拼资本、拼技术、拼商业模式、拼政府关系的时代逐步过渡到拼综合解决方案的新时代。随着央企国企带动的行政区域和市场整合的浪潮,以及区域环境质量和工业清洁生产的更高需求,围绕着“一企一园一城”的综合环境治理需求愈加明显。
李其林指出,龙头企业整合市场、制定商业模式,科技企业专注创新、协助提升盈利能力,运营企业数字化赋能、提升“增质效”,金融企业投资创新溢价、投资资产增值,这种多元协同合作,可能是未来环境产业再次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场景。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