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第二届环境日沙龙暨清馨2023实践先锋项目发布”活动于线上举行。沙龙以“和谐共生 数智赋能”为主题,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指导,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进行学术支持,每日经济新闻主办。
◎生态环境部原国家生态环保督察专员夏光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在绿色化转型过程中,企业责任很大,但机遇也很多。
每经记者 可杨 每经编辑 杨夏
6月5日,“第二届环境日沙龙暨清馨2023实践先锋项目发布”活动于线上举行。沙龙以“和谐共生 数智赋能”为主题,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指导,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进行学术支持,每日经济新闻主办。
生态环境部原国家生态环保督察专员夏光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在绿色化转型过程中,企业责任很大,但机遇也很多。
同时夏光也建议,企业需要完善环境风险的防控与预警,强化应急准备和响应,提高企业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充分利用智能化、数字化的手段,改造和加强基础设施和管理效能。
生态环境部原国家生态环保督察专员夏光。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和谐和共生是两个关键词,什么是人与自然和谐?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有意识的、主动的一方,自然界是无意识的、被动的一方,和谐是指人类首先要善待自然,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这是人类的责任。”夏光在主题演讲中表示。
而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转型发展,夏光介绍,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分析,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在经历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进入新时代。他进一步表示,过去10年,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随着客观需要和外部形势不断拓展和提升,已经转变为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和新的范式。
而这一新范式则主要有三种变化。
首先,是从防御性环保到建设性环境的转变。
夏光解释道,防御性环保是指生态环境保护以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底线为主要目标,对造成生态环境质量退化的生产行为进行管制和调控,防御性环保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早期阶段的主要形态,为实现环境质量由退化到改善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而建设性环保则是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到经济建设内部之中,通过提高经济发展的绿色化程度,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夏光表示,建设性环保是釜底抽薪,改善环境的治本之策。在当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之下,越来越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力工具,在生态环保工作中的分量也逐步上升。
第二个变化则是从情怀型环保到经济型环保。
夏光表示,生态环境保护是最具情怀的事业之一。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则把生态环境保护推到了新的高度,经济型环保就是从经济角度带动生态环境保护,把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要素,努力地开发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使生态环境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需要,也满足发展的需要。夏光介绍,2022年全国生态环保产业的营业收入2.22万亿元,近三年平均增速约7.6%,形成了技术研发、装备制造、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投资运营、综合咨询等全链条的生态环保产业体系。
第三个变化是从初级化的环保到智能化的环保。
夏光表示,随着近10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空前提高,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撑能力逐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逐步进入到了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总体来看,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今非昔比,这是支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硬实力。
夏光在演讲中还提到,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总体要求和生态环境保护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企业在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上,应有新的行动作为和发展机遇。
他认为,一方面,企业要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能源结构向着高效节能的方向提升优化,稳步达到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深化环境污染的协同治理,参与建设无废城市,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
夏光建议,企业需要完善环境风险的防控与预警,强化应急准备和响应,提高企业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充分利用智能化、数字化的手段,改造和加强基础设施和管理效能。
他表示,这方面的核心要求是企业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做好原有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和管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水平,预防生态环境风险。“因为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生产体系,都是过去三四十年中间建设起来的,到了可能出现问题、风险加大的时候,所以需要进一步提高预警能力,加强对它的监管,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绿色发展。”
其次,夏光认为,企业要扩大生态产品的生产供给,从生态保护和建设中收获实惠,推动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他进一步表示,在这方面,当今时代,企业通过绿色发展的途径可以获得很多新的发展机遇。
夏光举例,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等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以及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都是未来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
另外,绿色低碳改造,同样是机遇之一。“因为我们现有的产业,包括很多传统的产业,是需要通过改造提升实现新的发展。老的产业也会获得新的生机,这里面都有大量的机会。”夏光认为。
第三个机遇源自碳汇建设。夏光认为,通过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的重大工程,开展生态系统建设、湿地草原恢复建设、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等,可以持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提高红树林、草床、藻等生态要素的固碳能力及复生的生态经济效益。
夏光表示,这些生态系统的建设,实际上提高了我们的碳汇能力,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这些碳汇也可以拿到国家已经建立的资源环境交易所平台进行买卖和交易,生态建设也可以变现为交易、变现为资金,也就是把生态系统转换经济效益。”
夏光最后总结道,在绿色化转型过程中,企业责任很大,机遇也很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相信我们的企业在新的绿色化转型发展的时代会具有新的理念,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能达到)既做到保护好生态系统也能够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