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AI快讯,自去年11月份监管层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以来,二级市场对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文简称“中特估”)概念股的追逐此起彼伏。其中,既有对特定上市公司价值的再挖掘和再评估,也有跟风式的短期炒作。而人们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也有不同理解,其中,存在三种误解: 第一种误解是,搞“中特估”,就是把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估值拉起来。 第二种误解是,“中特估”缺乏理论基础和市场基础。 第三种误解是,“中特估”只强调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的独有优势,不考虑或者少考虑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定位,很可能与全球估值体系相悖。(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