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1000元!生第一个娃就发钱,一地明确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5-17 16:39

    每经编辑|卢祥勇    

    CFF20LXzkOxW137jM2hY08kUaEZuj5npO36OhzPGa9GOib37LqCiahic9zHzMNlEZAPwyl3E9R0xy9zyt7qID3l4A.jpg

    鼓励生育政策举措在各地持续推进。在浙江温州,生育补贴标准已于近日划定。

    根据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温州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的《温州市户籍人口一次性生育补贴发放办法》,符合条件生育的夫妻根据生育孩次将享受一定金额的生育补贴。符合条件生育的夫妻,生育一孩的予以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1000元;生育二孩的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2000元,生育三孩的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3000元(孩次认定以审核结果为准)。县(市、区)可依据财力适当调整发放标准;再婚家庭按照现家庭夫妻双方共同生育子女数计算孩次;符合政策生育的多胞胎可按个数顺序领取,超过三孩的按三孩标准领取补助。

    CFF20LXzkOxW137jM2hY08kUaEZuj5npfycmWfM5ZD0r5A3nAnLAzbReH5S8W5Npjem3MiaCJFqz5bN2Wnq9yFw.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195789382

    享受一次性生育补贴的对象应该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2022年9月24日(含当日)起分娩的对象;

    2,分娩时,夫妻双方或单方为温州市户籍人口。单方户籍人口申领需子女落户温州。

    目前,有县(市、区)已经就生育补贴标准做了规定。以温州下辖的龙港市为例,根据《龙港市育儿友好支持政策实施方案(2022年~2025年)》显示,符合条件的户籍家庭生育子女的,按政策生育一孩、二孩和三孩的分别予以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1000元、2000元和10000元。不仅如此,龙港市还明确,在其公立医疗机构生育二孩、三孩的龙港户籍常住家庭,将额外给予第二孩每月500元,第三孩每月1000元补贴,直到孩子三周岁。

    CFF20LXzkOxW137jM2hY08kUaEZuj5npSEZiak3DEZia53Ahb4cQzR9b4RiaY0V1bN36pIvRpibJmGExDvAtOUgd5A.jpg

    温州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457254747

    自2021年以来,从省级到市县,目前已有多地探索育儿补贴制度,但多数补贴面向生育二孩、三孩家庭,经济发达的温州和深圳是少数将一孩家庭纳入育儿补贴的城市。

    今年1月,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公开征求《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意见,初步拟定深圳市育儿补贴。生育第三个子女的,拟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10000元,三年累计发放补贴19000元。

    深圳市育儿补贴拟定标准如下:

    生育第一个子女且办理入户登记的,拟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3000元,另外每年发放1500元育儿补贴,三年累计发放补贴7500元,平均每年可领取2500元。

    生育第二个子女且办理入户登记的,拟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5000元,另外每年发放2000元育儿补贴,三年累计发放补贴11000元,平均每年可领取3667元。

    生育第三个子女且办理入户登记的,拟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10000元,另外每年发放3000元育儿补贴,三年累计发放补贴19000元,平均每年可领取6333元。上述补贴截至该子女满3周岁之日止发。超过三个子女的,按照第三个子女计发。

    此前,陕西省宁陕县也提出,对符合政策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夫妻双方至少一方户籍且生育子女户籍均在该县的,一次性分别给予2000元、3000元、5000元的生育补助。

    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公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60‰。这是中国人口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人口走势的拐点悄然而至。

    今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地区对二孩、三孩给予生育补贴、生育津贴等当然是好现象,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家庭养育的负担,但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贺丹提了一个建议,地方政府的生育支持政策不能只盯着二孩和三孩,一孩太重要了,这直接影响到青年人的养育体验,以及再生育的决策。通俗地说,养育一个孩子都不容易,为什么要生二孩、三孩呢。

    就在5月12日,一条名为“专家建议给生孩子的人发薪水”的短视频登上热搜榜。视频中,人口学者黄文政提出“生孩子养孩子本身就是一份工作,应是有收入的”“生育率低的根源在于没有建立有效的生育激励机制”等观点,视频迅速引发大量讨论。

    有网友认为物质奖励确实有利于鼓励生育,但也有许多人质疑把生孩子视为工作的观点存在伦理问题——给生孩子的人发薪水是否意味着不生育者在缴纳“单身税”,以及更为关键的经济基础——薪水从哪里来?

    对于生育激励问题,据红星新闻报道,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翟振武认为,发放生育津贴对于提高生育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个作用不应该被夸大。“因为现在大家不生孩子有很多原因,经济收入只是原因之一,要系统、全面、综合地实行生育支持政策,这样才能有效果。”翟振武指出,较高的房价、托育体系不健全、生育对女性工作的负面影响等问题,都是导致当前生育率较低的因素,而这些仅靠发放生育津贴是无法解决的。

    编辑|卢祥勇 杜恒峰 杜波

    校对|孙志成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澎湃新闻、每经头条、红星新闻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莱伯泰科:公司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已在多家半导体企业签订订单并已实现发货

    下一篇

    拥有超10万员工,这家巨头宣布:将裁员11000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