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王月龙
当地时间5月14日,土耳其总统和议会选举开始投票。
投票于当地时间14日上午8时(北京时间13时)开始,17时(北京时间22时)结束。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同时举行,本次选举还将选出600名议员。土耳其6400多万选民在超过19万个投票站进行投票,还有340万海外选民已经在5月9日结束投票。据悉,此次大选约一半的选民都是“80后”“90后”以及“00后”,首次拥有投票资格的选民人数超过600万。
按照土耳其宪法,如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无人获超半数以上选票,则在得票最高的两名候选人中进行第二轮投票。第二轮决选日期为当地时间5月28日。
首轮投票暂无人得票超半数
据央视新闻报道,土耳其最高选举委员会称,截至当地时间15日2时25分,土耳其总统选举计票已完成91.39%。三名候选人中,现任总统埃尔多安得票率暂为49.49%,6个反对党组成的“民族联盟”阵营候选人凯末尔·克勒奇达尔奥卢暂时获得44.79%选票。独立候选人奥安得票率为5.29%。目前,计票仍在进行中。
按照规定,第一轮投票中,如果没有候选人获得超过半数选票,得票率前两位候选人将参加第二轮角逐。第二轮投票定于5月28日举行。正式计票结果将由最高选举委员会公布。
总统候选人共有3位,分别是土耳其现任总统埃尔多安,最大反对党共和人民党领袖、同时也是由6个反对党组成的“民族联盟”阵营候选人凯末尔·克勒奇达尔奥卢以及独立候选人奥根。从目前民调来看,竞争主要在埃尔多安和克勒奇达尔奥卢之间展开,双方的支持率十分接近。
据中新网援引法新社14日报道,埃尔多安和克勒奇达尔奥卢目前均已在投票站投票。埃尔多安在投票后表示,希望“(大选)结果对我们国家的未来、对土耳其的民主都有好处”。克勒奇达尔奥卢则称,“我们都错过了民主”,并向记者表示“春天会来到这个国家”。
5月14日,在土耳其安卡拉,由6个反对党组成的“民族联盟”阵营候选人凯末尔·克勒奇达尔奥卢(中)在一处投票站投票(图片来源:新华社)
埃尔多安:“拜登下令推翻我”
据环球网报道,“这是土耳其跨入新世纪的关键之战”,埃尔多安这样评价此次大选。2023年是土耳其建国100周年,本次大选事关未来五年内土耳其内政外交走向。英国广播公司(BBC)14日称,反对派的梦想就是打败埃尔多安。
当地时间13日,他在大选前的最后一次集会上指责美国总统拜登,“拜登下令推翻我,我知道,我的人民都知道。明天的选票会给拜登一个答案。”对此,美国国务院当天回应称,华盛顿在土耳其大选中不选边站。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安卡拉发表讲话(图片来源:新华社)
执政期间,埃尔多安曾叫板美国,批评北约。他与俄罗斯的关系也让西方不快。对这场选举,西方紧盯埃尔多安会否成功连任。
法新社14日报道称,这场选情胶着的选举可能会延长埃尔多安20年的执政,也可能会让这个国家走上一条更加世俗的道路。这次大选实际上变成了对土耳其在位时间最长的领导人及其政党的公投。
克勒奇达尔奥卢在竞选中称,尽管面临许多挑战,包括通货膨胀高企的经济和2月份灾难性的大地震,但他仍力争让土耳其屹立不倒。这名74岁的反对派领导人被形容为性格温和,但他13日对选民发表了一场强有力的演讲。土耳其媒体称,听众因此相信他是迄今为止从埃尔多安手中夺走权力的最大希望。
通胀+地震
埃尔多安执政20年遇最大挑战
据新华社5月14日消息,分析人士指出,在2014年和2018年的总统选举中,埃尔多安均在首轮投票中以超过50%的得票率直接当选。但在此次总统选举中,因反对党联盟阵容强大,加之国内经济状况不佳等原因,埃尔多安寻求连任面临严峻挑战。
土耳其问题专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李亚男指出,当前经济问题最受土耳其选民关注,是此次选举的焦点。2018年以来,土耳其陷入货币和债务危机。里拉汇率大幅下跌,从2018年的不到5里拉兑1美元一路跌破19里拉兑1美元;通货膨胀严重,去年11月通胀率高达84.39%;失业率高企,2022年全年失业率为10.4%。
据新京报5月12日援引英国《卫报》报道,部分经济学家将土耳其的经济危机归咎于埃尔多安的低利率政策,除导致通货膨胀飙升外,还致使里拉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今年2月,土耳其发生了灾难性地震。埃尔多安及其领导的执政党也因搜救不力以及部分房屋未达到建筑规范要求而受到外界批评。
反对党联盟激烈批评埃尔多安多年执政导致的经济发展问题,并提出一揽子经济发展纲领。克勒奇达尔奥卢在竞选中表示将推动土耳其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升级,承诺将实现经济增速超5.5%、国民人均年收入超2万美元。
埃尔多安也承诺改善土耳其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宣布了一些惠民措施,包括民众可以免费使用黑海天然气一个月等。土耳其马尔马拉大学学者巴勒什·多斯特说,政府连续3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并在选前给公务员再次加薪,还出台大型保障房项目等惠及中低收入群体的措施,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执政党支持率。
编辑|王月龙 杜波
校对|陈柯名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中新网、环球时报、新华社、新京报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