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刚刚,世卫组织宣布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5-05 21:54

    每经编辑 卢祥勇 易启江    

    CFF20LXzkOwslO4bMjtibwo63qZ9hHAibLemqWFJibBOVPUWlDCnaX07niaTClTzbnQoAtJ9tTviapQTTUspSMTH05w.jpg

    据新华社消息,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5月5日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年前的2020年1月30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世卫组织依照《国际卫生条例》所能发布的最高级别警报。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不再构成全球卫生紧急事件

    2022年12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曾表示,有望在明年某个时候可以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全球卫生紧急事件。

    谭德塞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23年1月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将开会讨论新冠疫情不再构成紧急事件的判断标准。

    CFF20LXzkOwslO4bMjtibwo63qZ9hHAibLpzpNT0s1bhzdQKaD8faIO1s3lsDRrUK1VG1uAo7mF081z2k1ZCF3GQ.jpg

    1月30日,在瑞士日内瓦,工作人员走出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大楼。新华社记者 连漪 摄

    谭德塞同时表示,新冠病毒并不会消失。他说,新冠病毒将继续存在,所有国家需要学会将其与其他呼吸道疾病一起管理,包括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引发的疾病,它们目前也在许多国家密集传播。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提醒,目前仍不清楚新冠病毒的所有特征,包括其未来将如何演变,而这种不确定性造成更多风险。他认为新冠病毒感染很可能仍将是一种全球性现象,感染人数因季节、地理位置、人口迁移等因素而时高时低。

    随后在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说,尽管新冠大流行可能正接近转折点,但目前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当时,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表示,新冠大流行可能正接近转折点,但新冠仍是一种危险的传染病,能对人类健康和各国卫生系统造成重大损害。尽管感染新冠或接种疫苗可能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更高的群体免疫水平并限制发病率和死亡率带来的影响,但在可预见的未来,新冠病毒仍将是一种在人类和动物中长久存在的病原体。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中疾控周报:再次感染奥密克戎

    只有少数人需医疗干预

    5月5日,中国疾控中心周报(CDC weekly)发布《预先计划的研究:奥密克戎变异株再次感染的相关因素——中国广东省,2022年12月至2023月1月》,研究结果显示,在首次感染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6个多月后,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明显增加。大多数再次感染病例都有症状,但只有少数人需要医疗干预。

    CFF20LXzkOwslO4bMjtibwo63qZ9hHAibL9rsZDliaKDeY2YsGt9K1p46QdK1ME953s60wyvsKQqicbGVSQzQE5Xfg.png

    文中介绍,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间,广东省出现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情况。该研究调查了广东省的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率和相关因素。所有的再次感染都是在2022年12月开始的第一波广泛社区传播中发现的。该研究估计,原始毒株原发感染的再感染率为50.0%;阿尔法或德尔塔变异株的再感染率为35.2%;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再感染率为18.4%;奥密克戎变异株初次感染后3到6个月内的再次感染发生率为4.0%。此外,94.2%的再次感染病例有症状,但只有7.7%的病例需要医疗干预。

    该研究结果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初次感染后3至6个月内再次感染的风险较低。在首次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6个多月后,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明显增加。大多数再次感染病例都有症状;然而,只有少数人需要医疗干预,没有发现危重病例。无论病毒变异或上次感染后经过的时间如何,既往感染所赋予的保护可能有助于降低再次感染后重症的发生率。研究团队发现,医护人员的再次感染发生率高于其他人群。

    此外,至少在未来三个月内,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广东省引发大规模疫情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尽管如此,对新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仍需保持监测,进行基于人群的常规抗体水平调查仍然至关重要。

    中国疾控中心周报还发布了《预先计划的研究:第二波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时间和规模——189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11月至2023年2月》,文中介绍,在大多数国家,由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第二波疫情,出现在第一波疫情发生后的5至7个月内,第二波疫情的规模明显低于第一波疫情。此外,该研究结果显示,在151个北半球国家中,有107个国家发生第二波新冠感染的高峰时间,为2022年6月1日至8月30日,这表明温暖的天气对遏制疫情传播的影响有限。

    编辑|卢祥勇 易启江

    校对|孙志成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新华社、北京日报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领益智造监事李学华个人名下持股减少102.77万股,涉及金额597.09万元

    下一篇

    *ST新海董事张亦斌个人名下持股增加100万股,涉及金额93万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