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丁舟洋 每经编辑 宋思艰 孙志成
这个五一节,人们堵在路上、堵在景区,可让电影人心塞的是:电影院没有“堵”。
汇集19部影片、堪称“史上最拥挤”的2023五一档,截至5月3日14时,总票房13.96亿,远未达到预期。最拥挤五一档没能带火电影院。
截至5月3日14时总票房 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5月3日凌晨3时,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原副局长、电影局原局长,现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宏森有感而发,写下近两千字长文,称看到面向现实的故事片在这个五一档惨淡排映,让电影供给侧改革的问题水落石出。
在张宏森看来,电影最宝贵、最本质的部分就在于直面当代生活、面向人间万物,面向人与人之间微妙且永恒的支架关系。而这部分电影在供给侧结构中沦为“腰部”,生得艰难、死得难堪。“头部有了重工高科,尾部有了功利配置,而中间最大最重要的代表电影本质的那一部分,正在痛苦地丢失!”
《长沙夜生活》导演兼编剧张冀求排片纵观即将收官的这个五一档,马丽特别出演的喜剧电影《人生路不熟》,王一博、胡军等领衔主演的大制作《长空之王》占据主力,两部电影在五一档的票房占比均超过30%。即便如此,截至今日14时05分,《长空之王》累计票房5.09亿,与此前对其11亿票房的预测相去甚远。影城经理认为“不及预期”,上海、青岛等多地影院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哪怕是档期热门影片的黄金档,都没有出现满场情况。
而其他几部冲击五一档的国产新片,存在感就更弱了。《这么多年》《检察风云》排片占比分别为13.4%、5.3%,《倒数说爱你》排片占比3.7%。《长沙夜生活》在五一档期间的综合排片占比仅1.9%。
《长沙夜生活》的票房和排片数据图 图片来源 猫眼截图
《长沙夜生活》导演编剧张冀发文称:“排片可用惨淡形容,上映第一天只有1.8%。这也是我职业生涯到目前为止从未遇到的。老实讲,我整个人都懵了。虽然在团队小伙伴面前,我刻意保持镇定,让人觉得我不悲不喜,但其实内心是割裂的。”张冀说,“五一期间,我选择跟家人和朋友去了北京郊区,与其说是度假,不如说是逃避。我是一个深度恐高的人,破天荒第一次坐索道下山,眼见万丈峡谷,如临深渊,我想是用刺激来遮掩内心的痛吧。”
张冀朋友圈发文截图
张冀表示,自己从《中国合伙人》《亲爱的》《夺冠》的编剧,到这次编剧加导演的《长沙夜生活》,创作原则首先是寻求创新;其次,是致力于写真实故事和真实情感。“一直以来,上述一些我的作品也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但《长沙夜生活》目前这个票房表现,不仅让我一以贯之的创作追求发生了动摇,连我的职业生涯接下来该怎么走都发生质疑了。”
5月3日13时49分监控到的五一档热门影片《长空之王》当晚在某地核心商业区影城黄金档电影票售出情况(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张冀表示,从5月1日开始,《长沙夜生活》在各购票平台的观众打分是9.3分,在豆瓣开分7.6,观众口碑看上去还不错。但影片上映以来他陆续收到许多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发来的信息,称“《长沙夜生活》在其所在地的排片特别少,而且拍片时间多是集中在早上8点,或晚上12点左右”。
5月4日,《长沙夜生活》的豆瓣评分为7.2分,仍然是五一档新片中,豆瓣评分最高的影片。
张冀对《长沙夜生活》的描述是:一曲书写普通人日常生活和不屈韧性的赞歌,是“我们作为中国电影人在疫情后用心交出的一部温暖真诚、抚慰人心的作品,决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一部作品”。
张冀同时表示,这是他第一部导演的电影,虚心接受大家的批评指正,但他还是希望影院同仁能增加排片,特别是有效场次的排片,“中国电影应该多元发展,百花齐放,各类型的创作都应受到鼓励”。
《长空之王》《人生路不熟》锁定前二
资深电影人:其他电影基本沦为炮灰
5月3日凌晨3时,有感于《长沙夜生活》的排片惨淡,张宏森写下近2000字的长文,他认为,这部影片的“惨淡排映”,让电影供给侧改革的问题水落石出。“这个优秀的电影人是真优秀,证据就是他在疫情环境下考虑了人与人的常态,希望用电影展示出人间生活中本不应轻慢的优质事件。现在,他选取的优质事件被晾在一旁,张冀无语,山水无语。”
影片《长空之王》上座率 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张宏森表示,在中国电影这个领域,他干了十五年,离开已五年。从在场到离场,他耿耿于怀的一件事是:中国电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不要完成,该怎么样完成。看起来好好的,需要改吗?
资深电影人高军对此表示,“森局(指张宏森,下同)为中国电影的鼓与呼,本不是一件新鲜事。在他供职电影局十多年职业生涯中,他力挺过多部优秀国产电影。但这次为《长沙夜生活》的登高一呼,颇为意义非常。首先,在这个史上最拥挤五一档中,该片虽然品质较高,但卖相弱势话语权少,而且,宣发声势不强。其次,排场极少,且多处于非黄金时段的早场晚场,失去逆袭的跳板。再次,当亭东影业用《长空之王》和《人生路不熟》提前锁定档期冠亚军之后,其他电影基本全部沦为炮灰!而《长沙》则显现出更多的无力、无奈、无招。森局看得很清楚:电影供给侧改革,刻不容缓”。
张宏森在长文中表示,中国电影在拆解、借鉴全球先进经验、模式的基础上,“自强自立,有了自己的一套渐成体系”,“这些都是好的,这些都是电影银幕上的成果和票房。正如此,电影生产上游固化了这些作品,形成了电影结构。只是,仅仅是,当这个电影生产的供给侧结构把市场勾住的同时,我们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张宏森认为,问题的表象是:或者把大主题框架化,塞进许多原本就应该在剧本层面删去的内容,让金属外壳越大越强;或者是利用已学到或可借以援手的重工业,成为与外片打擂的重武器;或者是借用部分成熟的类型化手段,加之本土化、手工化的花活,试图打造最简易的流量奇观;再或者站在道德主义制高点,直销舶来的艺术电影外套,再蒙上一把本土的尘暴和沙砺,展现艺术电影的悲凉结局。
张宏森承认,“凡此种种,可能以偏概全”,但他表示,将自己放在一个远离电影生产中心的观众位置上,对看到的这个电影生产的供给侧结构是如此观感:“直取大题材,强扑高科技,拖拽重工业,克隆造类型,土法创新态,人为造风情,大则强震慑,小则精算计。”
他直言:“有的电影在市场层面爆发式成功,有的电影用精致配置招徕了粉丝流量,还有的电影一路哀鸣,穷途末路。而电影市场档期的充分化、均衡化、包容性越来越不可能。留给我们的担心是,大片的重大节假日观影越来越像民俗,小片的流量式操作越来越像曲艺。”
“今朝有酒今朝醉, 权宜之计不可为”在张宏森看来,本来一个橄榄球状的供给侧结构,头部有了重工高科,尾部有了功利配置,而中间最大最重要的代表电影本质的那一部分,正在痛苦地丢失——“电影要面向普通人,面向复杂的生活,面向可以戏剧化光影化传达的人间万物,面向奇异中有可能潜在的人性力量,面向人和人之间微妙且永恒的支架关系!而我们的痛苦丢失却不以为然,漠然视之!”
张宏森认为,“腰部电影”在供给侧结构中生得艰难、死得难堪。这个造成丢失的供给侧结构,不仅仅是策划者创作者生产者独立制造,也包含着发行方院线方影院方的共同合谋。“凭借这样固化的供给侧结构,我们的电影正在成为节假日的集中性消费,而观众对电影的力量与本质在消费之后则无感无知,时间更是以最快的速度将其遗忘。这些集中消费的电影即使有热闹的评述,也大部沦为附庸随和,和电影本身有约,和电影本质无关。”
邻国的《寄生虫》《熔炉》,远处的《克莱默夫妇》《肖申克的救赎》,伊朗的《一次别离》,美国独立公司的《海边的曼彻斯特》,印度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张宏森说,仅举这些稍稍老化的电影来对比,中国电影在创作生产中几乎全部回避和屏蔽。“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阶段也是初级阶段,而我们步伐超迈,目光涣散,遗忘了电影发展进程中完全不可逾越的经典叙述模式,遗忘了电影和世道人心须臾不可脱节的血肉关系。”
“今朝有酒今朝醉,权宜之计不可为!”张宏森呼吁,“学界、创作界、市场界、依附在电影链条上的各工种、各兵团,为长久计,为可持续计,为优化计,都应该深思之,慎行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六年前的2017年五一档期间,时任广电总局副局长、电影局局长的张宏森也曾发长文点评当时五一档上映的四部主力国产片——《喜欢你》《拆弹专家》《记忆大师》《春娇救志明》:“它们全部指向当代生活,努力梳理人心纷乱,努力寻找生活定力,虽然它们不如《速度与激情8》火爆,但它们似乎比之更走心”。
记者|丁舟洋
编辑|宋思艰 孙志成 杜恒峰
校对|王月龙
封面图自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