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孙志成 毕陆名 盖源源
近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开始显著加速,继巴西宣布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而是以本币进行贸易结算后。又一南美大国阿根廷宣布,将使用人民币结算中国进口商品。
阿根廷将用人民币结算中国进口商品
据央视新闻4月27日消息,当地时间4月26日,阿根廷经济部长马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阿根廷将停止使用美元来支付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转而使用人民币结算。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邹肖力受邀出席发布会。
马萨表示,与不同企业达成协议后,阿根廷将于本月使用人民币支付价值相当于大约10.4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使用人民币可以加快阿根廷未来几个月的中国商品进口节奏,相关授权的效率将更高。预计从5月份起,阿根廷还将使用人民币支付价值相当于7.9亿至1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图片来源:新华社)
此外,马萨还强调,使用人民币可以提高阿根廷净外汇储备的预期,也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度。今年1月,阿根廷央行表示,阿根廷和中国已正式扩大货币互换协议,此举将强化阿根廷已有1300亿元人民币的外汇储备,并激活350亿元人民币可支配额度。
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邹肖力表示,“加强中阿经贸合作是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双方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中方支持阿方维护经济金融稳定的努力,这也体现在去年费尔南德斯总统访华期间发表的中阿联合声明中。中方重视与阿方开展货币金融合作,愿与阿方共同努力,在尊重市场自主选择前提下,鼓励企业在双边经贸和投资中更多使用本币结算,减少汇兑成本,减少汇率风险,并为推动本币结算创造良好政策环境。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与阿根廷中央银行续签本币互换协议,为维护阿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国央行还建立了信息交流机制。中方愿同阿方在现有框架下进一步密切本币互换合作,支持在阿人民币清算行发挥更大作用。中方对阿方保持金融经济稳定抱有信心,对中阿合作光明前景抱有信心。”
据财联社,阿根廷的一家商会表示,过去几天,通过大量批准进口授权机制(Siras),人民币结算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大大简化了流程。
根据阿根廷经济部称,进口审核一般需要180天,但如果是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审核时间将被缩短至90天。
当地商会因此表示,人民币在阿根廷对外贸易中越来越频繁地被使用。而为了使用人民币结算,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和中国公司进行贸易,且更多公司已经前往当地的中国工商银行或汇丰银行进行开户。
贸易公司Quality Comex的Fernando García Martínez指出,他已经有两个客户在中国找到供货,并使用人民币协调第一笔Siras业务。过去一个月,以人民币请求的Siras批准率为95%,而以其他货币结算的话,Siras的批准率要低很多。
我国跨境交易“去美元化”加速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布的数据,2023年3月,人民币在我国银行代客涉外收支中的占比从2010年近乎零的水平上升至48%,刷新逾十三年历史新高,而同期美元份额从83%降至47%,创历史新低。
上周五,国家外汇管理局在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有助于降低在跨境交易中货币错配风险。本周二,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中也提到,进一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
事实上,越来越多国家正在“拥抱人民币”。
3月29日,巴西政府表示,巴西已与中国达成协议,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而是以本币进行贸易结算。巴西总统卢拉随后则公开呼吁,金砖国家用本币结算,“我知道大家都习惯了使用美元,但21世纪我们可以做做不同的事。”
3月28日,中国海油和法国道达尔能源达成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采购交易。
此外,东盟各国也讨论了如何减少金融交易对美元的依赖。马来西亚方面表示,“没有理由继续依赖美元”。值得一提的是,黄金正在成为各国央行对抗美元的重要工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环球网4月26日援引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25日在推特上再次对“去美元化”现象发表看法。他就美元被过度“武器化”问题称,如果将一种货币“武器化”的次数足够多,其他国家就会停止使用它。
据中国证券网4月26日报道,对于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交通银行总行业务总监兼上海分行行长涂宏建议,短期应重点关注支付清算领域的突破和人民币金融市场定价权的突破。着眼中长期,为实现人民币资本项下完全可兑换,应该在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建立的宏观审慎措施(MPM)管理框架下,研究在开放后的市场环境下如何管理国际资本流动的问题,建立健全与国际规范接轨的跨境资金流动统计监测体系。
不过,涂宏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的相关数据,人民币保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支付、投融资、储备、计价货币功能持续深化。但是,对标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货币,人民币市场占比仍不高。”涂宏说。
编辑|孙志成 毕陆名 盖源源
校对|王月龙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环球网、中国证券网、财联社等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