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全家二阳了!多地网友晒抗原,中疾控最新通报:“大角星”报告42例!张文宏发声:要做好药物储备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4-23 00:07

    每经编辑 何小桃 易启江    

    CFF20LXzkOyJNqXaBuehInlwG4LMmJz93oiaN2tJZBb9Zeb8xTJBEWGQ8rXdJ7jxial3vaskucd86UZZr9WxibZKA.jpg

    近日,不少人在网上晒出阳性的抗原,声称“二阳”了,还有网友称“全家二阳”。

    CFF20LXzkOyJNqXaBuehInlwG4LMmJz9I4GI3bfk9BviaNDuIHVnoby5cgqo2azXCnhkdvxiajn8ETtT4aD5jfkA.png

    与此同时,4月22日晚,话题#新冠#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引发关注。

    CFF20LXzkOyJNqXaBuehInlwG4LMmJz9m5nUiaEPumI1ftTB0eMHCybtAgKCxRwXPEcBDLrkDSH0uNnOJ1jVw6A.png

    距离去年年底的疫情高峰马上5个月了,很多人担心的下一波疫情高峰是否已在路上?感染过了,如今还需要疫苗接种吗?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中国首次监测到12个新分支!

    “大角星”报告42例

     

    据北京日报报道,4月22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对比4月15日中疾控公布数据,4月14日至4月20日,新监测到12种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

    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阳性人数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0日降至2661例;检测阳性率2022年12月25日达高峰(29.2%)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0日为1.7%。

    2022年9月至12月上旬,全国流感哨点医院每周流感样病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数量稳定在10万左右,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人数比值在2.7%至3.6%区间波动。2023年第7周(2月13日至19日)流感样病例占比(1.8%)开始呈现增加趋势,第10周(3月6日至12日)达阶段高峰(9.1%)后开始持续下降,第15周(4月10日至4月16日)流感样病例占比降至5.8%。

    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20日,全国共报送32993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涵盖117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及其亚分支(构成比64.3%)和BF.7及其亚分支(构成比33.0%)等。

    其中,BA.5.2及其亚分支包括DY.2(19.2%)、DY.4(11.6%)、BA.5.2.48(11.3%)、DY.1(8.6%)、DY.3(5.6%)和BA.5.2.49(3.5%)等;

    BF.7及其亚分支包括BF.7.14(22.4%)、BF.7.14.1(3.7%)、BF.7.14.5(3.0%)、BF.7.14.4(2.4%)、BF.7.14.3(0.4%)和BF.7.14.2(0.3%)等。

    共监测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603例,其中12个分支系首次监测到。

    4例BQ.1、4例BQ.1.1、

    19例BQ.1.1.13、1例BQ.1.1.17、

    1例BQ.1.1.18、1例BQ.1.1.35、

    1例BQ.1.1.38、1例BQ.1.1.46、

    1例BQ.1.1.53、2例BQ.1.1.66、

    1例BQ.1.1.69、8例BQ.1.2、

    1例BQ.1.23、2例BQ.1.8、

    2例CH.1.1、3例CH.1.1.1、

    1例CH.1.1.11、1例DT.2、

    1例EA.1、2例EG.1、

    3例EL.1、7例EM.1、

    1例EU.1.1、2例FB.1、

    3例FE.1、1例XBB、

    4例XBB.1、2例XBB.1.11.1、

    1例XBB.1.12、4例XBB.1.15、

    42例XBB.1.16、5例XBB.1.16.1、

    16例XBB.1.17.1、37例XBB.1.19.1、

    2例XBB.1.22、22例XBB.1.22.1、

    1例XBB.1.23、5例XBB.1.24、

    1例XBB.1.4、109例XBB.1.5、

    2例XBB.1.5.11、9例XBB.1.5.12、

    2例XBB.1.5.15、7例XBB.1.5.23、

    35例XBB.1.5.24、1例XBB.1.5.28、

    1例XBB.1.5.32、1例XBB.1.5.36、

    1例XBB.1.5.5、2例XBB.1.5.7、

    2例XBB.1.9、163例XBB.1.9.1、

    35例XBB.1.9.2、1例XBB.1.9.3、

    1例XBB.1.9.5、11例XBB.2.3、

    1例XBB.2.3.2、1例XBB.2.4和2例XBB.3。

    值得关注的是,其中监测到42例XBB.1.16。此前,上周(4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共监测到15例XBB.1.16(系我国首次监测到),本周已增加到42例。

    XBB.1.16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重组毒株的一种,属于XBB家族,民间取名“大角星(Arcturus)”。3月以来印度报告的序列中XBB.1.16占比增长迅速,目前已成为印度主要流行株。美国目前流行的变异株中仍以XBB.1.5为主,但XBB.1.16和XBB.1.9.1近期占比均上升。由于亚洲部分国家流行XBB.1.16,我国近期输入病例中XBB.1.16的占比增加。

    但民众无需过度担心,4月21日,国家疾控局表示,我国本土病例中XBB.1.16仍维持极低水平,未形成传播优势。

    总体来看,北京和内蒙古以BF.7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海南、山西和天津两簇进化分支基本持平;其它省份均以BA.5.2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张文宏最新发声:需关注脆弱人群

    4月20日下午,在由上海市免疫学会与Frontiers期刊中国区共同承办的“感染免疫高峰论坛(2023年度)”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做了题为《新冠二次感染》的演讲。

    他介绍,数据显示,如果新冠病毒发生变异,6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一般规模不大,但如果下一波病毒的变异有效突破了人体为对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会形成感染高峰。他表示,应对新冠二次感染,需关注脆弱人群,不断地监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

    张文宏呼吁,建议脆弱人群在6个月以后(再次接种疫苗),二价苗和一价苗都可以。

    CFF20LXzkOyicwYkNy5E0eNJY7q6dj7uBYtgKpoCIQZtoVdibicwgTbpTpmYYQJMlz7WDeDboB3Uib2btNI8NAOC3w.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322385868

    新冠的变化

    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均出现了两波新冠疫情。张文宏解释,二次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根据监测数据,目前中国很多新冠感染者的情况都是后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董晨教授在张文宏演讲后提问,为何不同国家二次感染的峰值有高有低?张文宏引用美国传染病专家福奇的话称,“新冠病毒会找到每一个人。当群体免疫的屏障建立起来后,新冠病毒会去寻找尚未建立起免疫屏障的人。所以第一波感染控制较好的国家,第二波感染的峰值就会比较高。”

    “目前,中国存在的几个新冠变异株主要是BA.5、BF.7、XBB。XBB在美国流行的毒株中占90%,在中国香港占50%,接下来在中国内地的占比也会逐渐上升。它会把有效的中和抗体的保护时间缩短,从6个月缩短至4-5个月。但中和抗体仍然具有保护作用,在感染后6个月时,中和抗体的保护率仍然有50%。”张文宏说。

    张文宏还表示,“如果在XBB以后,没有新的病毒变异株出现,那么这一波的感染可能从此就慢慢远去,我们一直会看到低水平的、反复存在的epidemic(流行病),如果在XBB以后,又不断有新的变异株出现,那么又会有一波新的感染。但毒力最强的毒株在哪里,我们不知道。”因此,中国正在积极监测。“一方面监测有没有新的变异株进入,另一方面监测新的变异株造成的重症程度是否更高。”

    对于新冠病毒未来的趋势,董晨院士抛出另一个问题,新冠病毒是否会流感化?张文宏表示,流感每年都会出现很多亚型,会基因重组,变异株更多,波动性更大;而新冠病毒的亚型是取代式的,后一种取代前一种,不会基因重组。如果不发生特殊情况,它会越来越像已有的冠状病毒,一直会存在,但存在感没那么强。它最终是否会流感化,还取决于它后期变异的特征。

    面对二次感染,需关注脆弱人群

    面对二次感染,仍然需要关注重点人群。丹麦的一项纳入了7000人的研究对二次感染进行了分析,发现奥密克戎(Omicron)非常容易导致二次感染,其它毒株则不太容易导致二次感染。女性、年轻人、医务工作者更加容易二次感染。

    张文宏提醒,国际和国内的数据均显示,在第一波新冠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感染来临时感染的风险较高。而对于二次感染,大约60岁及以上的人和未接种疫苗的人感染风险较高。

    此外,张文宏表示,仍需进行抗病毒小分子药物的储备。同时一个很重要的举措是建立起可以在48小时内及早治疗的模式,市民可以就近到社区卫生中心测抗体或抗原,给予相应的药物。

    “我相信,不断地监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而且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我们一定可以跑到下一波疫情的前面。”张文宏说。

    编辑|何小桃 易启江

    校对|刘小英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北京日报、澎湃新闻、正观新闻等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A股绿色周报丨9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 两家上市公司被开环保罚单

    下一篇

    中国大使馆发布重要通知:统计在苏丹中国公民撤离意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