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官方明确:乘地铁、公交建议戴口罩!这些情形可不佩戴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4-12 18:19

    每经编辑 张锦河    

    4月12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发布《关于印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的通知》。

    《通知》称,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期间、现发热、咽痛、咳嗽、流涕、肌肉酸痛、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期间等应佩戴口罩;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等建议佩戴口罩。露天广场、公园等场所可不佩戴口罩。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明双 摄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

    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要求,为指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有效保护公众健康,制定本指引。

    一、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期间。

    2.出现发热、咽痛、咳嗽、流涕、肌肉酸痛、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期间。

    3.生活、工作或学习的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时。

    4.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

    5.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6.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及托幼机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工作期间。

    二、建议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2.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

    3.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

    4.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且没有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

    三、可不佩戴口罩的常见情形或场景

    1.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

    2.人员相对固定的室内工作场所和会议室等。

    3.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但有明确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

    4.对于定期开展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的特定人员,如庆典活动演职人员、仪仗队队员等,在参加大型活动时。

    5.进行运动的人员,佩戴口罩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时。

    6.3岁及以下婴幼儿。

    7.学校师生在校期间。

    四、口罩选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建议佩戴N95或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罩(无呼吸阀),其他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五、其他注意事项

    1.除以上情形或场景外,个人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需求自主选择是否佩戴口罩。

    2.心肺功能障碍人员应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口罩。

    3.有关公共服务人员所在机构应当为其配备符合相关要求的口罩,并设立独立废弃口罩收纳装置。

    本口罩指引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动态优化调整。各地各部门可根据本地和行业实际,参照本口罩指引制定本地和本行业的口罩指引。

    吴尊友:乘坐公交或地铁,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戴口罩

    4月2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就“口罩还要戴多久,什么场合要坚持戴,什么场合可以不戴”等问题在其微博发文。

    CFF20LXzkOySTcyFsap3sYNDqKNlzHnAGRNfvrQ5WkVRC8Rfw3TN2QJouChibYxxxDKex9Q6hiauxlCNyjm8CV3g.png

    全文如下:

    居住小区,有几位老人,戴着口罩,晒着太阳。

    大街上,行人匆匆,少数人戴着口罩,多数人没戴。

    口罩还要戴多久,什么场合要坚持戴,什么场合可以不戴,这既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管理问题,同时也与三年防疫培养的个人习惯有关。

    戴口罩,主要是从保护健康的角度考虑,特别是预防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我们先看看当前的疫情形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其网站公布了截止2023年3月30日的最新疫情信息。3月30日,全国日报告核酸检测阳性人数已经下降到低于3000例,回落到2022年10月份的疫情水平。全国每日报告核酸检测阳性的人基本上是主动检测发现的,而且是全国性流行期间没有“阳过”的人。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人数上周为零,且已经连续数周为零。可以说,这波已经基本结束。

    从世界卫生组织截止2023年3月29日报告的全球新冠疫情来看,自2020年3月以来,全球每周报告新冠发病人数首次下降到10万例以下;全球每周报告新冠死亡人数首次下降到千人以下。无论是发病人数,还是死亡人数,都下降到了新冠大流行以来的最低点。这组数据预示着全球新冠大流行将趋于结束。

    流感流行季节即将结束。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流感病毒阳性率监测来看,过去三周流感流行已经趋于平稳。随着天气转暖,流感病例数还会进一步下降。

    在这样的疫情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戴口罩。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对于戴口罩,目前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一定要随时随身备用口罩。

    对于明确要求戴口罩的场合,比如参加会议,会议举办方要求大家戴口罩的,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仍然要求乘客都要戴口罩的,按照规定执行。

    出入特殊机构或场所,比如敬老院,特别是那些在全国性流行期间未出现疫情的机构或场所,一定要遵守机构或场所关于戴口罩的相关规定。

    对于没有明确要求戴口罩的场合,比如出入宾馆、商场、乘坐公共汽车或地铁,可以根据本人情况,自行决定是否戴口罩。

    在人员密集而通风又不好的场景,比如医疗机构的就诊场所,建议戴口罩。

    出现沙尘天气或严重空气污染的天气时,户外活动建议戴口罩。

    出现发热或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建议戴口罩。

    家有老人或小孩或有抵抗力低下患者的家庭,如果同事出现咳嗽、发热等呼吸道症状的,建议戴口罩。

    在公园、大街、社区等宽敞地方,可以不戴口罩。

    合理佩戴口罩,保护你我健康。

    钟南山:条件允许时建议可不戴口罩

    据南方都市报,3月31日上午,单药3CL靶向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来瑞特韦片研发研讨会在广州实验室召开。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王帆 摄(资料图)

    钟南山院士称,过去三年,戴口罩是一个很好的预防病原体的有效手段,但疫情发展到现阶段,佩戴口罩已经可以成为非强制性的措施。“人群长时间低暴露于流感等病原体,鼻腔缺少刺激,对人体自然免疫力的形成不利,进入4月以后,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可以不戴口罩。”

    新冠疫情基本结束,国内6款新冠口服药需求有多大?会上,钟南山院士表示,“基本结束”这一说法是相对于去年的新冠感染高峰而言,目前大家都在预测下一波高峰,不同学者对此预测不同,有人说5月左右,因为疫苗保护时间为半年,也有人说9月份以后。

    根据新加坡和美国的疫情监测情况,钟南山院士认为,新冠高峰未来会局部出现,但不会是全国性的,新药和疫苗研发不中断,可以做到有备无患。为了更好应对可能到来的新一波疫情高峰,国家正在研发针对新变异毒株的新冠疫苗,预计几个月后会上市。另有研究发现,处于“疫苗+突破性感染”混合免疫状态的人群,会有6~8个月的保护期。

    坐地铁可以不戴口罩了?多地回应

    日前,多地对坐地铁是否强制戴口罩一事进行回应。上海、杭州、广州、南京、西安、郑州等至少6地地铁已不强制要求乘客佩戴口罩,北京坐地铁仍需佩戴口罩。

    北京

    据北京日报,目前北京地铁尚未接到相关调整的要求,乘客进站乘坐地铁时仍需佩戴口罩。

    一位北京地铁工作人员表示,在遇到没有佩戴口罩的乘客,工作人员会劝导乘客将口罩戴上,同时站内也会为忘记佩戴口罩的乘客提供口罩。

    西安

    据华商报,3月30日下午,记者拨打了西安地铁客服热线,询问是否乘地铁必须佩戴口罩?“建议您佩戴口罩,因为地铁人流密集。”工作人员说。那么,如果偶尔忘了戴会不会被拒绝乘坐?工作人员表示“不会”,只是建议。

    上海

    据上观新闻,3月30日,上海地铁服务监督热线工作人员称,新冠病毒实施“乙类乙管”后,乘坐上海地铁已不强制要求乘客佩戴口罩。工作人员还称,为了乘客的健康,建议乘坐地铁全程配戴口罩。乘客不戴口罩,也不会不让进入地铁站。

    广州

    据南方日报,3月29日,广州地铁回应称,1月8日后,我国正式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市民乘坐地铁时不强制佩戴口罩,但由于地铁属于人流密集场所,建议市民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南京

    据现代快报,3月30日,南京地铁服务热线工作人员表示:“不强制要求佩戴口罩,即使没有佩戴口罩,也可以正常乘坐地铁出行。”

    杭州

    3月31日10时03分,杭州地铁官方微博回应:目前,杭州地铁对乘客佩戴口罩不作强制要求。因地铁内是人流密集场所,为保障广大乘客的健康出行,建议乘客全程佩戴口罩,杭州地铁也将持续做好乘客口罩配戴的提醒和引导工作。

    郑州

    据正观新闻,记者通过私信郑州地铁官方微博账号了解到,目前郑州地铁不强制佩戴口罩,但建议乘客佩戴口罩进站。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国家疾控局、南方都市报、北京日报、上观新闻、华商报、南方日报、正观新闻、第一财经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明双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中材国际:全资子公司苏州中材与WIH控股签订《埃塞梅尔卡杰布杜工业园合作协议》

    下一篇

    NOA官宣上线,智己汽车人工智能模型正式发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