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美克生能源董事长魏琼:储能是新能源的“心脏”,未来将更聚焦安全储能的优化运营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31 00:51

    ◎美克生能源创始人兼董事长魏琼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的比例超过传统能源势在必行,在这一过程中,储能技术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魏琼表示,随着储能的大规模运用,对储能安全检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可以借助数字能源的方式来进行储能的精细化运营和维护。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旭    

    3月28日至3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办。今年年会的主题是“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

    正如年会主题所述,无论是全球经济发展还是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如何减少其中的不确定性并增加确定性,成为与会专家和企业人士最为关注的焦点。

    年会期间,博鳌零碳示范区受到广泛关注。在博鳌亚洲论坛会址所在地东屿岛,所有场馆均实现100%“绿电”供应,全部电力均来自岛内外发电项目。

    “新能源的比例超过传统能源是势在必行,而在这一过程中,储能技术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克生能源创始人兼董事长魏琼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美克生能源创始人兼董事长魏琼参加论坛 图片来源:主办方

    解决电力稳定供应须依赖于储能技术

    魏琼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传统电力系统转型升级到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储能显然是新能源的“心脏”。因为在传统电力系统中,电不能被存储,而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则是可以被储存的,可储存就意味着可以进行调节和优化,这是一个显著的差异。

    “传统电力系统和新型电力系统最大区别是少源和多源的区别。”魏琼进一步向记者表示,传统火电的电源分布比较少,而新型电力系统由于风、光等加入,变成了多电源。大到一个光伏发电站,小到农户的楼顶,分布着成千上万的电源。为了解决电力稳定供应的问题,就必须依赖于储能技术的发展。

    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我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为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强大支撑。

    截止到2022年底,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核电的装机达到12.7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9.5%,2022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7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31.3%,并已成为我国新增发电量的主体。

    与此同时,2022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7.5%,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与增量稳居世界第一,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

    魏琼认为,我国新能源发展的“上半场”是聚焦新能源的制造业,而新能源的优化运营将成为“下半场”的重要内容。

    储能大规模运用对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储能安全领域,预防问题永远比解决问题重要。”魏琼表示,随着储能的大规模运用,对储能安全检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美克生能源成为业内最早推出商业化锂电池安全故障预警应用平台及数字化电池管理系统的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做到提前预防?

    魏琼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传统的预防性技术主要是关注电流、电压、温度等几个特点,“而我们关注的是电化学级的一些特点,比如电解液浓度、隔膜厚度等,这些东西其实是无法测量的。”

    正因为如此,就需要运用一套体系,从初创的状态进行分析,通过不断的分析形成结果,和电流电压等数据进行耦合,从而推断出大概是什么问题。

    “目前来看,这项技术是非常难的,以电化学为机理来研究的,全球目前也只有三个团队,包括牛津大学和麻省理工在内,所以我们在这一块应该说走得比较靠前。”魏琼说。

    梳理公开资料发现,伴随着大型电化学储能项目的大量投产,如何保证大容量储能电池的安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以来全球发生的储能安全事故超60起,2021年以来已发生18起。储能电站的电池堆、电芯、模组等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引发事故。

    正因为如此,储能安全问题逐步被多个部门关注。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在《“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中强调,要严密防控电化学储能站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安全风险;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的通知》中将项目法人列为安全运行责任主体,从规划设计、设备选型、施工验收、并网验收、运行维护、应急消防处置能力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要求。

    魏琼表示,目前美克生正在将电芯级的管理作为技术切入点,力求让储能更安全,让储能更长寿,让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里经济性更好,并通过数字能源的方式来进行储能的精细化运营和维护。

    封面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中国能建:2022年度净利润约78.09亿元,同比增加20.07%

    下一篇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