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程鹏
近日,前反诈警官老陈(陈国平)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2022年的总收入引发热议。通过视频截图可以看到,老陈2022年总收入共计133万多,缴税近40万元,累计进行捐赠84万元。
3月7日,陈国平告诉南都记者,捐赠的84万余元来自网络收入,“网上挣钱都是打赏,应该回归社会,不属于我,因为我曾经是公务员才火的。”
此前媒体报道,今年45岁的陈国平原为一名民警,因与主播PK连麦宣传“反诈”,意外成功出圈受到关注。去年,他宣布辞去公职,引发广泛讨论。
反诈老陈自曝年收入133万: 缴税40万,捐赠84万
近日,陈国平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报税纳税开始了”,并晒出其2022年收入合计133万余元,已申报税额合计近40万元,累计捐赠84万余元。此举引发网友热议,有人为其捐赠行为“点赞”,也有人称“还是网红来钱快”,“ ‘反诈老陈’自曝年收入133万”登上微博热搜。
据南方都市报,陈国平曾对外表示,“从网上得到的收入,分文不取,全部捐出,会公布所得和捐出明细。”此次晒出收入和捐赠情况,他告诉记者,“没有别的想法,因为当天报税,就是想记录一下。”
陈国平在社交平台发消息晒出收入和捐赠情况。
不少网友在网络上对老陈的做法表示称赞和敬佩,有网友留言“他是第一个晒扣税记录的主播”“虽然脱下警服,对得起当年的宣誓”。但是同时也有质疑的声音。
另据大象新闻,“晒出报税截图是无心之举,想分享一下,没想到会一下受到这么大关注。”3月6日,老陈和记者分享了自己再次登上热搜后的感受。老陈称自己近一年一直在网上遭受到一些质疑和网暴,这次看到网友的支持感觉非常激动。“我一直以来都把自己的捐赠和收入都晒出来了,把打赏功能也都关闭了,但是网暴却没有停止。但是突然因为这个事情,大家看到了我。我也看到不少网友肯定,‘老陈挺实在的’这种声音越来越大了,特别激动。”
老陈给乡下老人送冬衣 图片来源:大象新闻
此前报道,今年45岁的陈国平原为秦皇岛市公安局海港分局的民警,“做过刑警,缉过毒,干过反诈”,2017年开始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尝试发传单、进社区和学校,“反诈”宣传效果并不如意。直到与主播PK连麦,意外成功出圈,随之受到关注。随后“反诈警官老陈”成为网上一大主播。
突如其来的关注,也令他身陷争议。有人质疑“穿警服直播”的合理性,有人认为他怀有商业目的,甚至还有人向他单位举报。陈国平一度宣布暂停直播。不过,十余天后他决定“复播”。
在运营“反诈警官老陈”时,陈国平也有个人账号,并开通了直播打赏。2022年3月下旬的一场直播中,333个“嘉年华”降落,总价值约百万元。这将“老陈”送到舆论风口浪尖。“您到平台是来赚钱还是来做反诈骗的?”类似的质疑接连不断。
2022年,陈国平在公益直播中接受网友百万打赏被网暴,并举报到其单位。因担心单位受牵连,他最终决定辞去民警职务,专注公益事业。
后来,陈国平将辞职原因归结为被“网暴”。他宣布上述直播收入“会做公益捐赠”,并晒出了捐赠证明和完税证明。但有关“嘉年华”的调侃,仍充斥他的评论区。
2022年6月1日,因网传他与女主播连麦时做出不雅动作,被指不尊重女性、言行低俗,陈国平再次引发争议,发布视频致歉并解释,“以为是一个男扮女装主播,就想跟对方开开玩笑,活跃一下直播间气氛,所以才会做出那些动作。”
现在的主业是“养羊”
据南方都市报,辞职近一年后,陈国平向记者表示,“一直被‘网暴’把我锻炼得麻木了。”
陈国平对大象新闻记者表示,网暴在他看来其实很可怕,就是不断的给你加一些没有的罪名,让你去解释,让你去配合,之后自己就会钻进这个死胡同出不来。和网暴抗衡最重要的还是要放下,提高自己内心的强大,不要钻牛角尖,他觉得他算是公众视野下一个战胜了网暴的人。
陈国平没有想过退网。他一直想用他自己的行为证实他的真实和实在,他也一直在给自己加油打气。“不是要让每个人都喜欢你,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认知,就做自己该做的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允许别人说他想说的。我是从反诈走出来的,这个事对老百姓有意义,我没有动摇过,只要我不退网,就还是以宣传反诈为主。这也是我的爱好和情怀,我喜欢这个,并且用业余时间做这个,并把它当成我生命的一部分。“
现在,陈国平的主业是“养羊”,计划“配合政府部门做些事助力‘三农’”。业余时间他还会拍视频宣传“反诈”,“不想注意力在捐款上,应该在反诈上。”他对记者表示道。
另据大象新闻3月7日报道,离职之后陈国平除了在网上进行直播外,还和他战友一起做了个农场。“因为我是农村人,就想着承包些山地做这个。现在第一批养了不到200只羊,以后还想再养点鸡,种点中草药,慢慢把农场扩大。”
“除了梦想之外我得顾上生活,生活基础得有些保障。现在农场已经有些羊下崽了,还处于投入阶段,以后应该能有些收益。”
编辑|程鹏 杜波
校对|段炼
封面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大象新闻(记者:张子琪 李莉芸)、南方都市报(记者:张林菲)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