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IIGF观点|ESG助力保险资管业高质量发展

    2023-03-06 19:09

    本文将立足于险资投资与ESG投资现状,洞悉险资ESG投资所面机遇与挑战,给予保险资管业高质发展相关可行建议。

    每经特约评论员 俞越 杨晨辉 施懿宸

    每经编辑 黄宗彦

    目前引导保险资金进入ESG投资领域,促进险资投资的高质发展的需求正在不断提升。2023年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张懿宸提到,在保险资金方面中国第二代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的二期修订制度使保险公司股权投资的风险因子提升,增加了偿付能力的消耗。

    保险资金的特性也多处符合ESG投资的特征,其天然的适配性为险资ESG投资带来了发展机遇。随着银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ESG投资的相关课题正在稳步推进,为了积极应对机遇伴随而来的挑战,各政府监管单位、行业机构应快速构建完善高效的险资责任投资体系,以助力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本文将立足于险资投资与ESG投资现状,洞悉险资ESG投资所面机遇与挑战,给予保险资管业高质发展相关可行建议。

    险资投资与ESG投资的适配性

    随着国内保险业发展,今年保险资金体量呈爆发式增长,为保偿付能力与标的市场的稳定,须保证保险资金正常稳定地运作,而险资投资恰是保险资金运作过程中一道重要防线。截至2022年底,保险资金的运用规模已超25万亿元。近期第二代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的更新增加了险资偿付能力的消耗,同样也刺激着更多保险资金流入投资领域,去年两会召开前夕,原中国银保监副主席周廷礼建议引导保险资金进入ESG投资方向。其不仅在于当前双碳目标战略执行、加大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背景也是由于保险资金所具有的长期性、稳定性、社会性及渠道多样性等特性与 ESG 投资理念高度适配。

    数据来源:Wind,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险资与ESG投资的社会价值属性高度契合,无论是寿险、财险还是养老保险,均带有明显的社会公共属性,需要能够保障居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而ESG投资正是发挥其属性的有力抓手,其价值创造既包括经济价值,也包括社会效应和生态保护在内的外在价值,体现绿色、人文、公平正义等理念,能有效降低保险资金负债端面临的外生性风险。

    ESG 投资的本质则是筛选出具备长期价值创造特征的投资标的,其始终围绕能否获得长期收益,对企业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考量,这正与部分险资所追求的投资期限长与长期稳定回报的特点匹配。对于保险资管而言,其资金规模量大与存续周期长的特性常追求投资标的的长期稳健性,同时对长久期优质资产投资有需求,2022年四季度末基金公司所管理的养老金规模已达4.27万亿。

    其次以财险资金为例,其受自然灾害等外部影响大、赔付不确定性高、且负债风险外生性明显,而对于险资配置规模而言,债券类投资等固定收益产品始终是险资投资最为重要的标的,而ESG投资恰可以在其间发挥筛选作用,将所具有特殊风险的投资品种进行筛查,以ESG角度利用各种风险管理方法学规避投资标的环境与财务风险,由此再度拔高险资投资稳定性与避险属性。

    图2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去向表(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Wind,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险资ESG投资的新挑战

    ESG投资的进入为险资投资带来新的机遇,但也伴生着新挑战。不仅是向着双碳目标发展还是低碳转型进发,国内各政府部门与监管机构都在积极拥抱ESG这一新理念。但不可避免的是,虽然险资投资与ESG投资相契合,但传统险资的管理与运作方式短期内仍无法适应ESG投资要求。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时期,保险资管无论是在政策、市场还是具体的机构层面,都面临着不小挑战。

    (一)险资参与ESG投资暂无明确指引

    保险协会及银保监层面已就ESG投资与绿色投资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但针对产品设计、投资流程、风险识别等方面仍未提供规范性引导,响应监管体系也存在空白。如下表所示,政府及各行业监管机构所发布文件均呈建议、与现状风险报告的探索状态,各方面对投资流程形成体系化指引,信息披露也暂无规范性文件。部分保险公司选择自成一套险资ESG投资体系,但是市场上众多标准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极易导致投资流程混乱、抗风险能力未达预期等情况发生。同时政府和监管部门尚未公布险资ESG投资的引导政策,而未创建投资者规范、清晰了解ESG投资的窗口与了解的机会;同时尚未完善的ESG信息披露体系管理办法导致市场上企业 ESG 信息披露情况整体不足,披露主动性低。

    表1 险资绿色投资政策梳理

    (二)ESG投资能力有待完善

    ESG投资理念汇聚了包括道德投资、社会责任投资、社会影响力投资、绿色投资和可持续投资等五个方面,而投资方亟需足够的ESG管理与评价体系才能具备良好ESG投资能力,发挥资源统筹调配的作用。各金融企业、学术机构、指数公司及行业协会仍就ESG评级体系意见未达成统一,国际标准对国内市场本地化不足等状况,给各领域ESG投资者带来不小阻碍。

    同时,我国ESG投资正处于起步阶段,而ESG投资作为长期价值投资产品,使得众多投资机构未被培养相应投资意识,难以于短期证明ESG投资的可行性,同时相应ESG投资产品少且种类单一,所以保险机构投资者基于保险投资的高安全性需求将更偏向于传统投资项目。由于被投资项目缺少相关ESG评价与披露信息以做判断依据,此消极影响也传导至投资者使其在进行ESG投资时会更为保守,形成恶性循环。结合保险行业发展与中国实际国情的现实情况可知,ESG投资理念对具体业务的影响仍有待评估。就目前ESG投资现状与政策出台情况而言,我国保险机构开展ESG信息披露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保险资管机构 ESG 风险管理体系仍待完善,对ESG治理和组织架构健全的认知度仍需提高。机构宏观层面,机构自身ESG投资能力存在短板,需在战略规划、产品设计、投资流程等多方面进行自我改善,持续提升员工ESG投研能力与机构ESG投资管理和实践能力。

    (三)ESG产品规模小、种类单一

    根据中财大绿金院通过公开信息资料整理显示,目前我国险资的ESG投资领域板块,存在规模小、种类单一的问题。规模上,中国责任投资论坛公布的中国主要责任投资类型的市场规模仅人名币24.6万亿元而全球涉及ESG投资的资产规模已超过121万亿美元,约占全球ESG投资市场的不到3%。种类分布上,产品多为以“绿色”“生态”“环保”为关键词的环保产品(56%)和“新能源”“清洁能源”“节能”等为关键词的能源类产品(26%)。同时在ESG 主题基金、债券方面也存在种类单一的情况,ESG主题基金整体上以被动指数型基金为主(35%),灵活配置类的产品较少(9%),并且上述基金仍是以环保与公司治理为关键词,投资风格单一,与险资特点相适应的金融产品严重不足。

    图3 公开渠道险资ESG投资种类分布

    数据来源:Wind,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ESG助力险资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

    保险资管端的ESG 投资兴起是保险机构需要直视的双刃剑,正对应带来巨大机遇与挑战。随着经济社会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诉求逐步提升,各利益相关方都应积极应对,积极充分地运营ESG投资工具保障险资的永续稳健运行。新挑战下,政府、市场与机构都应当积极共同打造 ESG 投资良好生态环境培育险资ESG投资成长土壤,实现保险资管机构转型发展。

    (一)加大ESG领域探索

    保险资管公司需要抓牢险资ESG投资风口,首要就是加大响应投资领域的研究与探索。保险公司可以重视开发自有ESG能力,包括不限于打造行业共识性原则与投资指引,打造ESG研究体系与评级体系,构建ESG投前、投中、投后管理机制等,充分使用智能化工具,起到内外部数据源对接的作用,以应对一级市场数据清晰度不足的问题。在行业间协同发展亦可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路径研究,为险资ESG投资与险资投资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二)强化数据标准

    提升数据披露水平与明确披露要求能够为投资者更精准、公允地评估ESG投资标的提供可靠支持。创建合规数据管理体系,行业需标准化数据信息披露水平,在碳核查、环境信息披露等方面做到数据化、制度化与常态化。同时也可建立环境压力测试体系,提升ESG识别能力的同时提升标的产品的风险规避水平。在监管部门层面,可以出台类似SFDR标准,强化对ESG信息披露框架要求,提升产品透明度,拨开投资者面对ESG投资领域的迷雾,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ESG投资风险。将ESG信息披露标准化与常态化也能够有效监控ESG波动情况,同时也能避免污染性投资,错投伪ESG产品。

    (三)加速能力建设

    保险公司应积极推动责任投资与绿色金融领域能力建设。通过改进技术手段,加强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产品开发、环境风险管理、绿色可持续投资等方面的应用,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保险资管公司可以通过对ESG专项研究建立ESG产品识别边界;并就不同投资标的物的特征画像与风险描述,成立险资ESG投资评价标准与评级体系,以定性与定量结合的选样方法识别ESG投资标的的ESG水平;最后就保险资金特性及运作需求结合ESG投资特征明确加权方式。以强大的ESG能力拥抱险资ESG投资。

    (四)深化国际交流

    欧美等发达国家ESG投资的信息披露标准、评级体系与投资策略已经呈体系化发展,作为处于起步初期的ESG投资市场,应当及时总结与推广中国险资ESG投资的实践结果。保险机构可积极加入PRI、定期举办各种主题的ESG论坛活动,促进国内外机构和人员交流、深化ESG领域国际合作,在“一带一路”发展方面可以适当加强ESG项目合作,获取国外经验发展险资ESG投资全球化发展新格局。

    作者俞越系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ESG研究员;杨晨辉系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ESG中心联合主任,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研究员;施懿宸系中财大绿金院高级学术顾问、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


    上一篇

    注意!锐科激光将于3月22日召开股东大会

    下一篇

    京东方不再给苹果供屏?供应链:尚在验证阶段,料继续供应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